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普惠金融能够缓解金融排斥现象,但是传统金融的局限性无法解决我国普惠金融供需不平衡的状况,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成为发展我国普惠金融的新突破口。互联网金融助力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具有可行性,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利用互联网助力普惠金融应发挥大数据的风险控制作用、探索鼓励创新与防范风险的平衡点和提高人们对互联网金融的接受程度。  相似文献   

2.
自2005年联合国提出普惠金融这一概念之后,国内外围绕普惠金融发展的研究不断涌现。而互联网金融及其理论研究的普遍开展为深化对普惠金融发展的探索注入了新的激励性因素。本文将从互联网金融与普惠金融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互联网金融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以及运用互联网金融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建议等角度,对当前围绕互联网金融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3.
发展普惠金融已成为我国当前金融系统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而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为农村地区实现普惠金融提供了一种新途径。互联网金融依托自身优势,打破传统金融服务方式,对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将产生深刻影响。本文在对朔州农村普惠金融调研的基础上,实证地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现实意义与相关性,并提出适合现阶段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银保监会对外发布的《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情况报告》强调了互联网在普惠金融领域的关键性作用,然而,作为我国经济发展重点地区的京津冀地区,普惠金融发展中存在普惠金融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惠民力度不强,三地发展不平衡,运营平台违规现象频出的问题。本文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加强京津冀三地互联网普惠金融产品的宣传、建立互联网普惠金融产品创新的人才共享联动机制、三地互联网金融产品信息平台和监管机制,促进京津冀普惠金融发展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创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自2013年代表着金融供求内生力量的民间金融爆发以来,互联网金融模式应运而生、迅速崛起,将被传统金融所排斥的部分群体纳入服务范围内,与普惠金融呈现出高度契合、相互促进的趋势。本文通过梳理当前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状况,阐述互联网金融发展与普惠金融所具有的内在耦合性,并在次基础上分析互联网金融在普惠性所面临的挑战,在健全征信体系和加强行业监管等方面提出建议,使之更好地为普惠金融相融合。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在我国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互联网金融可以突破传统金融时空局限,将成为推进我国普惠金融的重要途径,但仍面临供给不平衡、传统心理因素、基础设施缺乏等障碍。互联网金融正通过多样的途径推进在农村地区的发展。本文将分析互联网金融助推农村普惠金融的途径与模式,提出使互联网金融助推普惠金融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金融是普惠金融的动力之一,也是实现普惠金融的最佳代表,它其改变了传统银行长期遵循"二八定律",借助全新渠道和技术优势,为处于传统金融服务边缘的长尾客户提供优质、便捷的金融服务,不断践行普惠金融,成为现代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同时,互联网金融"鲶鱼效应"不断推动传统金融业竞相发力普惠金融。互联网金融助力普惠金融可谓恰逢其时。  相似文献   

8.
现代科技技术的发展促使互联网与金融深度融合,催生了互联网金融的产生。2013年以余额宝为代表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开始迅速发展,然而,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呈现出与美国迥异的鲜明特点和独特范式。中国长期以来的金融抑制政策决定了互联网金融自诞生之日起就有鲜明的"普惠性"的特征。本文从互联网的内涵发展轨迹出发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普惠性的具体特征,最终分析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邱峰 《金融会计》2014,(10):42-46
互联网金融是普惠金融的动力之一,也是实现普惠金融的最佳代表,借助全新渠道和技术优势,为处于传统金融服务边缘的长尾客户提供优质、便捷的金融服务,不断践行普惠金融,成为现代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同时,互联网金融"鲶鱼效应"不断推动传统金融业竞相发力普惠金融。  相似文献   

10.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普惠金融的发展,探索普惠金融互联网的实现路径对推动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新疆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新疆农村地区金融发展的面板数据,通过回归分析了"传统路径"和"互联网路径"下普惠金融与互联网路径的显著相关性,提出推动新疆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外政策性金融立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外政府和立法当局普遍注重政策性金融的专门立法建设,有相应独立完善和系统的法律、法规,不仅在机构成立伊始就有法可依,而且还与时俱进地及时调整修改有关法律。相比之下,我国的政策性金融专门立法受内外因素的制约而严重滞后,并导致了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机构之间无序竞争等一系列不良后果。所以,必须借鉴国外在政策性金融立法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惯例,结合中国国情,尽快构筑有中国特色的政策性金融立法机制。  相似文献   

12.
关于我国政府融资状况与国有银行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转轨经济时期,我国政府不仅通过征税和发行国债的显性融资渠道融资,还通过对银行系统的直接控制和干预获得了隐性的融资渠道.在国有商业银行体系建立和发展的初期,政府隐性融资与国有银行之间存在互惠互利的关系;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特别是1994年以后,政府对隐性融资可依赖程度降低,国有商业银行对政府的隐性融资采取了较为谨慎的态度,这种融资方式的弊端逐渐暴露.本文分两阶段对政府融资状况与国有银行业发展的相互影响和未来趋势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财政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些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有:金融资源流向国有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抑制了中小企业成长壮大;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失衡,过度依赖间接融资加剧了金融体系风险;正规金融部门的低效率导致金融体系“体外循环”严重,民间金融盛行,规模庞大的民间金融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影响了货币政策作用的发挥。为此,应采取推动金融体制的改革,消除金融抑制;发展多层次股权融资市场体系;大力发展公司债券市场;引导民间金融规范发展等措施,完善我国企业融资结构。  相似文献   

14.
尝试以金融业的溯源和转变为线索,剖析了以网点机构为代表的物理金融、以网上银行为达标的电子金融和以手机银行为代表的移动金融三大发展业态。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前以手机终端模式的移动金融业态的三项不足,并提出一种新型移动金融业态。这种新型业态暂定名为“智能金融业态”,它具备设备个性可穿戴、低碳环保、线下交互、安全私密和智慧高效等五大主要特征。未来,金融业态很可能实现由移动金融业态向智能金融业态的升级,满足客户更广更深层次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供应链金融的产生与发展,并对近十年来国外供应链金融的理论发展做了分析和总结,以期把理论更好地应用于实践。  相似文献   

16.
推进我国民间金融有序运行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中央政府一直正视民间金融的实际存在。我国民间金融发展存在着六个方面的显著特点,即类型多、规模巨、起步早、能量足、市场北和风险大。提出我国民间金融发展过程中的政府作为与有效远行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河北省主要农村地区的走访及问卷调查的方式,将回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整理及分析,试分析出河北省农村金融的供需现状及问题,并进一步分析导致农村金融供需差异的根本原因,为解决我国农村金融供需差异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We use a survey of individual investors disclosed by the Portuguese Securities Commission (CMVM) in May 2005 to study the impact of investors’ levels of financial literacy on portfolio diversification. We consider distinct aspects of financial literacy, and control for socioeconomic and behavioral differences among individual groups of investors.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investors’ educational levels and their financial knowledge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investor diversification. The information sources used by retail investors to gather information on markets and financial products also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number of different assets included in a portfolio.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estimates an Heterogeneous Agent Model (HAM) on currency trader indices to explain the large shifts in profitability in currency styles surrounding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In the model, fund managers allocate capital conditional on recent performance to a value strategy, a momentum strategy, and a carry strategy. Subsequent estimation results reveal that (1) a large part of the behavior of currency managers can indeed be described by these three simple strategies, and (2) currency managers shift capital from recent winning styles to recent losing styles, and hence apply a negative feedback strategy. We finally show that a negative feedback strategy is indeed optimal, but currency managers could improve performance by applying it less aggressively if they were able to.  相似文献   

20.
和谐财政是我国生产建设财政退出历史舞台、公共财政框架尚未完善之间的一个过渡性财政运行模式,是中国所独有的一种财政模式,其发展方向是公共财政,其运行的基础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关键但社会矛盾比较严重的现实,时间可能不会太长,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谐财政要体现三大基本内容:一是财政与经济运行之间的和谐,体现帕累托最优原则;二是财政与社会公平之间的和谐,确保和谐社会的建立;三是经济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确保再生产环节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