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哲学文化     
曹泳鑫、邵林:无论政治民族主义、经济民族主义,还是文化民族主义,在当今全球化时代都不再是那种自我崇拜、盲目排外或闭关自守的民族主义,而是着眼于国家加快发展富强,并不断改革自身以创造有利于民族发展条件的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家的民族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相互渗透,使具有共性的文化样式逐渐普及。在这个过程中,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是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全球化追求的是世界性,本土化力图保证民族性。因此,理性看待民族主义就成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抛弃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结和落后文化传统的羁绊,遵循普适价值原则,构筑对抗全球性风险的"联合体",才能维护整个人类社会的共同利益,促进本国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3.
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法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趋势时国际经济法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21世纪国际经济法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将仍然是南北国家之间新旧两种国际经济秩序的斗争,但在经济全球化时期,这种矛盾和斗争具有新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国际经济法应从国情实际出发,围绕经济发展趋势和国际经济法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以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的经济主权原则的关系等问题为研究任务,同时要注意运用正确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4.
苏文 《开放时代》2000,(3):19-26
(续上期)寡头化与民族主义再者,寡头崛起还被看作是“亲西方”改革的结果,甚至被说成是西方“国际资本”推动的。当然,如果从“泛市场经济”的角度讲,“国际资本”等于“市场经济全球化”,而俄国(乃至一切转型国家)的市场化改革,不管是否有寡头崛起,都可以说是与这种“全球化”接轨,因而都可以说与“国际资本”有关。但这种说法对具体分析俄国(或任何一国)转轨进程并无意义。而具体就1994年以来俄国寡头的形成而言,则它不但不是西方资本促成的,而且恰恰是叶利钦政权在由“民主派”转向新权威主义、由“西化论”转向民族…  相似文献   

5.
<正>"全球化与新形势下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2013年11月2—3日在西南民族大学举行。会议将邀请国内外的著名专家学者在大会上就普遍关注的全球化与中国西部地区经济问题发表主旨演讲。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举办多个分论坛讨论:一、全球化理论与现实问题二、中国西部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三、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四、金砖国家发展与合作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辩证的视角出发,从公民权利、国家主权和民族主义三个维度考察吉登斯对于民族国家的思考:民族国家的多元政治以公民权利为前提,但多元政治的发展又形成了民族国家强大的政治监控能力,政治监控反过来对公民权利造成损害;民族国家建立在主权独立和平等的基础上,在世界民族国家体系中,主权的安全以发展最先进的军事暴力为前提,但军事暴力反过来又成为危及民族国家和人类生存的最危险力量;在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的关系方面,民族国家塑造了不同性质的民族主义,但民族主义又是挑战民族国家一体化的最持久力量。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隐含着一个危机,就是经济强权、政治霸权、文化霸权可能会带来一个不公义的世界。当代著名法律学和伦理学家努斯鲍姆鼓吹世界主义,世界主义就是将对国家民族的忠诚,转移到对全人类。本文之目的是探讨:是否强调世界主义高于民族主义,就可以减轻因着全球化而产生的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的张力,此外亦探讨文化相对主义和普世价值之矛盾。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使得国家诉诸武力的代价日益昂贵,国际传播作为软权力的重要内容成为关注的焦点.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传播意识由对抗转向服务和市场化;国际传播方式呈现出多元化倾向,这使得国家对国际传播的控制与管理难度增大.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国际传播战略定位应在国家利益的基础上突显新形势下的价值和意义,注重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公共外交、国家软权力之间的互动.中国国际传播的战略构想应实现从防御型向主动型国际传播理念的转变,完成国际传播策略的调整,在有效机制的保障下促进国际传播战略长期有效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金融全球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其程度随着跨国公司的对外资本扩张、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规模扩大以及各金融主体之间依赖程度的提高而不断加深.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参与其中,分享金融全球化带来的利益,同时分担由此而产生的风险.文章在对金融全球化与国际资本流动的关系,趋势特征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国际资本的循环结构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和探讨全球化和民族-国家的关系。文章强调,在全球化条件下,国家在组织创新活动上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使用创新,国际合作,生产创新,都要求民族-国家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抗战时期是中国民族主义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日军大举入侵中国的历史背景下,民族主义成为中国社会的急迫诉求,是否高举民族主义的大旗成为当时判断一种政权及其政策合法与否的重要标准,能否成功地对最广大的民众进行有效的民族主义动员更是当时中国各政治势力面临的巨大挑战.中共理论体系中的国际主义因素及其与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密切关系使之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便被国民党批判为反民族、无国家,但随着抗战的开始和扩大,它却逐步在与国民党关于民族主义的话语权之争中占据了上风,正是在此期间它对中国民族主义的诠释获得巨大反响并成功动员了大众.本文聚焦于抗战时期中共民族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指出其在民族与国际、民族与家族之间的辨别和摸索同时导向了共产主义的中国化以及中国传统观念的现代化,体现了中国民族主义探索的一种新形式.  相似文献   

12.
参与经济全球化必须注意国家经济安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需要处理好改革开放与国家经济安全的关系。为此,应当强化全民经济安全意识,建立防范各种风险的国家经济安全保障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加快企业改革,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增加综合国力;在国际社会积极参与制定国际经济运行规则,同时在国内采取有效的措施;尽快建立一套完整的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的国家经济安全决策机制和组织协调制定。  相似文献   

13.
滕人岩  程英 《经济师》2001,(3):150-151
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关系日益密切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需要置于一个统一的国际经济法律关系之中 ,这样 ,国家之间的经济争议才可以尽量地避免政治化 ,从而保证国际经济的发展。这也是GATT作为一种临时的国际经济安排和事实上的国际组织不足以应付国际经济发展和形成WTO的原因。WTO之所以能够产生和具有“经济联合国”的作用 ,这与各国经济制度的市场化密切相关 ,也可以说 ,也是在各国经济制度市场化的基础上 ,WTO这种国际经济法安排才有可能。西方国家在近代以来就实行市场制度 ,对它们来说 ,按WTO…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经济法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影响,从WTO的相关职能和规则的机制出发,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围绕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经济主权、国际经济法调整对象、国际经济法规范、及其国际经济法规范在经济全球化中的执行来探讨中国国际经济法的发展及其变化。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税收竞争与税收优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经济全球化入手,论述了经济全球化、税收国际化、国际税收竞争与税收优惠的关系,主张纵向研究国际税收竞争,从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出发审视利用税收优惠手段参与国际税收竞争的利与弊.  相似文献   

16.
对“经济全球化”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特点就在于它的世界性,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从根本上说仍是资本主义经济世界化的进一步发展和延伸;经济全球化作为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发展的结果,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但是由资本主义首先推动的全球化本质上就是推广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方式 (当然,内容和组织形式上是不断变化的 );经济全球化的领导权仍掌握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手中;中国应对其二重性质保持全面的认识,争取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利益,理性融入经济全球化。  相似文献   

17.
国际私有制是目前东西方国家间共同的国际社会制度;当代世界的基本矛盾是以国际私有制为基础的国家利益与全球利益的不协调,这一矛盾在世界格局上就表现为极;无极化的所有制基础是国际公有制;欧盟内部正在实现以国际公有制为基础的无极化;社会主义国家间发生战争的根本原因--同为国际私有制主体;全球化与反全球化之争实质是国际公有制与国际私有制之争;欧盟成员国国力的异化是国际所有制由私向公不断转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论生态危机全球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危机全球化以经济全球化为基础,它与经济危机一样植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且伴随着新自由市场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展,加速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散、转移.生态危机全球化具有全球市场向度、国际资本的逻辑向度和世界公害性特征,其发生和治理不以个别国际行为主体的意志为转移.生态危机全球化的全球治理定位有赖于全球市场和国际资本投资的生态化转型.  相似文献   

19.
8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全球化作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之一,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全球化日益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其推动力是追求利润、取得竞争优势和谋求经济的发展。普遍认为,经济全球化给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都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但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经济落后国家承受着巨大压力,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往往使得经济落后国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影响了这些国家的经济稳定与安全。面对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该如何去做,这便是经济落后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困惑。一、…  相似文献   

20.
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使半个多世纪以来快速推进的经济全球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也相应引发了人们对于既往全球经济系统所依托的社会生态及其建构的历史逻辑关系的再思考。全球经济系统并非一个封闭、孤立的存在,而是依托于更为广泛、更具基础性并处于动态发展演变过程中的社会生态,包括良好的国与国之间关系、对市场经济的价值共识,以及相对稳定的自然生态系统,等等。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以来经历了资本主义主导下的三次经济全球化,同时也是全球经济系统与其社会生态之间的一次次“建构—危机—崩溃—重构”过程。本文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和方法,梳理人类社会各类共同体之间的关系,运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观点,在分析既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全球社会生态构建历史逻辑基础上,阐明全球化新发展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及其特点和成因,并立足于新发展理念,指出应当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价值导向,以可持续发展为合作目标,以多边主义为行动原则,构建未来经济全球化应当遵循的价值导向、国际合作目标与基本行动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