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校贷款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几年,我国高校出现了"贷款热",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称,目前我国高校贷款总量约在1500-2000亿元之间。另有专家调查称,目前高校贷款应在2000-2500亿元,而这种贷款热潮仍在  相似文献   

2.
高校负债在1998年前并不受外界关注(1998年央属的高校银行贷款总额仅为5亿元)。然而从1999年开始,高等院校逐渐增加了银行贷款的份额。中国社科院2006年发布的《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显示,2005年前全国高校贷款规模在1500亿元-2000亿元之间。贷款已成为继政府拨款、学杂费收入之后各高校的第三个资金来源。  相似文献   

3.
一、河北省属高校贷款及其风险现状 近年来,仅河北省教育厅直属高校的30所高校中,有26所学校向银行贷款,贷款金额50.73亿元。其中10所骨干大学就贷款40.7亿元,占贷款总量的80.2%。有3所高校贷款余额超过7亿元。贷款期限1—10年不等,年利率为3.89%-7%。高校贷款本身具有期限长、金额大、以及贷款保证形式单一、还款资金来源渠道窄等特点,防范贷款的财务风险已成为高校快速发展过程中必须认真面对的现实。  相似文献   

4.
截至2006年末,全国商业性房地产贷款余额36800亿元,比2000年增加30140亿元,年均增幅为32.96%,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4100亿元,比2000年增加10820亿元,年均增幅为22.01%;购房贷款余额22700亿元,比2000年增加19320亿元,年均增幅为33.72%。  相似文献   

5.
高校负债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根据《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显示,2005年以前全国高校贷款规模在1500亿—2000亿之间,《中国教育蓝皮书》显示,至2007年年底,全国高校贷款规模在4500亿—5000亿之间。目前,债务超过10个亿的高校已不在少数,更有甚者,吉林大学在网络上自曝银行贷款高达30亿元,每年仅利息就需支付1.7亿元。  相似文献   

6.
高校债务:高校未来发展的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校扩招扩建等跨越式发展,高校债务越来越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有专家称高校债务为高等教育的头号杀手。总之,债务已严重影响了高校的信誉。高校债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予以妥善处理,否则如同埋在高校前进道路上的炸弹,将成为高校未来发展的巨大隐患。一、高校目前的债务状况谈到高校债务,只能是概况,谁也不知道准确的负债额。据2005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6年中国经济和社会蓝皮书》预测,目前我国公办高校银行的贷款大约为1500亿元至2000亿元,有的高校贷款已高达10亿元至20亿元。又据审计署2006年3月发布的《审计公告》称,…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随着高等院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院校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筹资办学经费格局,银行贷款已成为主要的筹资渠道,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有贷款,"负债经营"已经成为目前我国高校的一个基本特征。到2006年底,全国高校贷款规模在4500亿元到5000亿元。按照银行贷款利率为7%计算,高校利息的支出就在  相似文献   

8.
正小额担保贷款最早起源于孟加拉国,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在我国进行试点并得到快速发展。据财政部2013年统计,2003年-2013年10年间,中央财政已累计下拨小额担保贷款贴息奖补资金258.36亿元,支持了约4000亿元贷款发放,按照人均5万元贷款额度测算,帮扶超过800万就业困难群体进行创业。如今,小额担保贷款已成为我国解决失业人员和高校毕  相似文献   

9.
<正>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由学生或其合法监护人,向入学前户口所在地的农村信用社、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办理的助学贷款,目前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实施的背景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的中央部委所属高校开始国家助学贷款试点工作,2000年在全国全面推行。2004年春,因贷款学生拖欠率高,全国几大商业银行停止了大部分贷款业务。在这种背景下,2004年6月,  相似文献   

10.
化解高校贷款风险的政府作为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莉 《事业财会》2006,(6):14-16
1999年政府(各级政府、含教育财政主管部门)倡导高校“扩招”以来,由于政府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学生缴费空间已经不大,高校自身积累只能维持再教育,贷款办学逐渐成为高校抢抓机遇、迅速扩张、形成规模效益的主要方式。据2005年12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的社会蓝皮书称,目前我国公办高校向银行贷款总量约在1500亿至2000亿元之间。随着高校还贷高峰的到来和还贷能力的有限,巨额本息的支付使高校面临严峻的财务风险。一旦高校资金链断裂,必将影响银行贷款的按期收回,造成大量的呆滞贷款,引发银行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高校发展中的资金矛盾,很多高校开始向金融机构贷款。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显示,目前我国公办高校银行贷款大致为1500亿元至2000亿元。高校面临的财务风险,使金融机构对高校新增贷款的审查力度有所加强。很多高校在努力证明自已有足够还款能力的同时发现,目前高校的报表体系不能满足贷款审查人员的要求,而当银行等债权人成为相当重要的报表使用者时,这一矛盾更加突出。因为目前的高校报表体系很难让包括贷款审查人员在内的报表使用者全面了解学校的财务状况。  相似文献   

12.
国家助学贷款问题与大学生信用框架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前言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人才培养,帮助高校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本着“不让一个贫困生失学”的宗旨,国家于1999年开始推行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实施六年来,它在较大程度上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上学问题,缓解了高校资助经费不足的矛盾,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普遍欢迎。据教育部统计,2005年有80万在校贫困生可以获得助学贷款,贷款的金额约为43.3亿元。平均算来,一名贫困生一年得到的助学贷款约为5400元,大学4年,助学贷款的总额就是21600元。但是国家助学贷款的贷后还款情况却不令人满意。据介绍,今年以…  相似文献   

13.
高校财务风险化解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高校投资体制及财务风险特点分析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2007年8月14日在《上半年社会事业发展和下半年政策建议》中指出:高校财务风险逐步显现,据人民银行统计,截至2005年底,高校贷款余额达2001亿元。在2007年7月初,全国政协也发布报告称全国高校负债总额达2500亿元,且有扩大趋势。部分高校难以偿还银行巨额债务而倍感压力,个别高校由于债务问题已影响到学校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4.
北京大学作为首批高校之一,从2000年开始启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截止2004年6月,全校共有2245名贫困家庭学生获得了合同金额为3500万元的中国工商银行国家助学贷款;2004年10月至2006年2月,全校共有1943名贫困家庭学生获得合同金额近4305万元的中国银行国家助学贷款。目前,国家助学贷款已经成为学校解决贫困家庭学生经济困难最重要的渠道。  相似文献   

15.
《中国总会计师》2013,(4):18-19
初步统计,2013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为6.1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27万亿元。其中.当季人民币贷款增加2.76万亿元.同比多增2949亿元;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4453亿元.同比多增3126亿元;委托贷款增加5235亿  相似文献   

16.
台湾房地产市场长期低迷,目前价位仅为10年前的一半。为促进房地产交易,减轻购房者负担,台湾当局采取了若干购房优惠贷款措施。 (一)推出多种优惠房贷 台湾当局于2000年8月推出了两项优惠房贷——“2000亿元优惠购屋专案贷款”和“1200亿元青年优惠房屋贷款”(注:按汇率换算,4.1元新台币合1元人民币)。该两项贷款均依  相似文献   

17.
高校贷款危机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以西部地方高校为例,从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高校等层面分析和探讨了化解高校贷款危机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8.
论高职院校融资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吉林大学自曝贷款54亿元,每年仅支付贷款利息就高达1.7亿元,率先把高校沉重的债务负担以及蕴涵其中的巨大财务风险展示给社会公众。事实上,高校负债过高的问题在此之前早已成为倍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对高校债务闷题、融资风险控制问题的研究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19.
截至2006年末,全国商业性房地产贷款余额36,800亿元,比2000年增加30,140亿元,年均增幅为32.96%,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4,100亿元,比2000年增加10,820亿元,年均增幅为22.01%;购房贷款余额22,700亿元,比2000年增加19,320亿元,年均增幅为33.72%。  相似文献   

20.
化解高校债务的途径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5年12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6年中国经济和社会蓝皮书》预测,目前我国高校的银行贷款大致为1500亿元至2000亿元,有的高校甚至高达10亿元至20亿元;又据国家审计署2006年3月29日发布的《审计公告》,被审计的18所高校2003年末债务总额为72.75亿元,比2002年末增长45%,其中基本建设形成的债务占82%。以上两组数据充分说明,我国高校的债务十分沉重。虽然尚不至用资不抵债形容,但高校财务的不安全信息已通过债务危机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