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珠江三角洲资源、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谢守红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3,(4):41-43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在取得巨大经济成就的同时,在资源、环境方面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造成了自然资源数量和质量下降,城乡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短缺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制约着该地区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珠江三角洲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打破行政区域束缚,加强区域整体协调;合理利用和节约资源,建立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加强立法和管理,切实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2.
塔里木河流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系统分析了塔里木河流的战略地位和资源开发利用中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编制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建立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加强管理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全面建设小康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因此加快经济发展是重要问题,而小康建设的内涵中便包括了生活质量的提高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如何使两者协调一致发展是一个重大课题。本文从产权角度浅析资源过度利用和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并简述了其相应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4.
新疆资源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新疆资源环境的基本特点 (一 )光热资源丰富 ,气候干旱少雨 新疆年太阳辐射量为 1 30— 1 5 0千卡·平方厘米 ,仅次于西藏 ,居全国第 2位 ;年日照时数达 2 5 0 0—336 0小时 ,也是中国平均日照时数最多地区之一 ;同时 ,新疆气温日差多为 1 2— 1 6℃ ,最大达2 5℃ ,高于国内外同纬度地区 ,特别适合于经济作物的生长。丰富的光热资源条件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向深度和广度进军的条件。新疆属温带及暖温带大陆性气候 ,年平均降水量为 1 45毫米 ,只占全国平均年降水量的2 3% ,而蒸发量约为 2 0 0 0— 2 5 0 0毫米 ,干燥度4— 1 6℃… 相似文献
5.
珠江三角洲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结合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特点对其城市化和工业化中所出现的土地利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从经济发展模式、土地利用主体行为因素、制度因素、市场因素等方面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地资源的非持续利用现状进行了原因剖析,并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动力机制出发,进一步探讨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调控思路和调控策略。 相似文献
6.
南京市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守红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2,(3):36-37
分析了南京市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可持续发展对策;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加快园林绿化建设,优化绿化建设,优化绿地空间布局;增加环保投入,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发展垃圾产业,搞好垃圾综合处理。 相似文献
7.
8.
舟山群岛的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舟山群岛作为我国最大的群岛,资源优势明显,为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是随着近几年的开发,出现了诸如淡水资源缺乏,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在分析舟山群岛的资源优势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对策和措施,以实现舟山群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搞好农村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指出应搞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 相似文献
10.
11.
12.
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珠江三角洲的主要特点,提出土地承载力的新定义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地资源承载力计算的新思路。并据新近资料,对珠江三角洲9市进行计算评价,结果表明:各市土地资源承载力高低不同,深圳人口超载,东莞、广州处在临界边缘,其他区域还有不同程度的剩余。 相似文献
13.
14.
核算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应特别注意处理好两个问题。第一,应核算社会产品和劳务的生产成本,这个问题可以细化为两个方面,其一是要计算企业的折旧和生产成本,这属于国民生产净值的范畴,其二是要计算企业生产的社会成本,即要充分反映企业生产的社会成本问题,特别是资源环境的替代成本和机会成本,忽视该问题可能不能准确反映全社会生产的经济效率,产生只有数量而没有质量的弊病。第二,应核算资源环境的价值,特别是不能在市场上直接获得,但对人类生存和发展起重大作用的森林资源、水资源、矿产能源资源、海洋资源、野生动… 相似文献
15.
概述了河西走廊蔬菜产区的基本情况和生态环境状况,分析了河西走廊菜区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菜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吉林农业农村经济信息》2006,(6):1-1
农业部副部长范小建在6月19日召开的中国环境、资源与农业政策国际研讨会上指出,中国是个人口众多而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的发展中大国,高度重视农业环境资源问题,在农业环境保护与资源合理利用方面作出了不懈努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强化科技对农业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的支撑作用,加强生态、环境和资源的综合管理,坚持发展可持续农业,加强农业法律法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这既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对世界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和计算方法,计算分析了1978-1995年江苏省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及其演化过程。研究表明:①江苏省的经济资源对综合承载力的贡献大于土地资源,是江苏省人口的主要承载资源。②从1982年开始,江苏省的综合承载力超过实际人口数量,进入相对富余状态;③相对资源承载力的地区差异较明显,南部地区处于富余状态,而北部地区处于超载状态;④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与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的不协调发展是江苏省可持续发展战略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西部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加了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国家赋予西部更多的优惠政策,西部各省区要变潜力优势为现实优势,积极合理地开发各种资源如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等,发展各自的特色产业,加强生态环境的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清洁生产,利用清洁能源,以实现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毕竟是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劳动人口仍占全国总劳动人口的50%以上,农业发展状况如何事关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事关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所必需的支撑条件。也就是说,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现实地构成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国民经济质量提升的可持续支撑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罗必良教授与李大胜、王玉蓉副教授等合著的《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趋势、机理、对策》(山西经济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从选题、调研到形成最终成果以至出版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该项选题的意义所在,首先从如何认识和评价现有成果开始… 相似文献
20.
胡细涓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2):67-68
环境伦理学是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学。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是对传统环境伦理观的整合和超越,是研究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伦理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环境伦理理论,它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旅游可持续发展思想体现了公平性、持续性和共同性的环境伦理内涵。环境伦理学在旅游可持续发展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功能:教育与约束旅游者、合理开发与保护旅游资源、规范与革新旅游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