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保险公司而言,推出新品的过程是令人兴奋而又极具挑战性的,90%以上的企业的成功是因为新品的市场成功,但数据同时显示,在一个行业中通常仅有20%的新品能成功立足市场,更多是失败音。所以,在消费者需求不断变化、产品推陈出新速度加快的时代里,保险企业如何确保自己的新品上市“开门红”,就不得不在新产品营销时,在整体战术规划上讲求策略。 新品营销,并不仅有开发和营销两个步骤,它有很多环节,而且环环相扣。保险新品营销受前期市场调研、精算、广告策略、渠道策略以及公司企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期攻略,我们就保险企业如何避免新品营销“误入歧途”提供一个系统的思路,使公司决策者们对整个新产品营销过程的控制重点有一个系统清晰的把握  相似文献   

2.
国外著名企业新产品开发的特点及启示江苏吴正龙国外著名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十分重视新品开发,力求以新品适应市场,赢得市场,求得生存和发展。分析和研究国外著名企业新品开发特点,对启迪国内广大企业新品开发思路、加快产品的优化升级大有稗益。一、国外著名企...  相似文献   

3.
<正> 随着产品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许多企业开发了一大批质优价廉的新产品,以新取胜,赢得了市场,求得了理想的开发效益。但是,也有不少工厂苦于缺少开发的灵感,对开发新产品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新品开发的思维不够灵活,空间不够广阔。为此,笔者综合中外企业新品开发方法之精华,结合我国企业的特点,提出新品开发的三十六种计策,旨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4.
《价值工程》2016,(1):255-257
互联网时代,微营销逐渐成为市场开发开拓的新宠,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青睐和重视。分析了微营销本身所具有的特殊优势,同时以新品音乐耳机市场开发为例,从目标受众范围、信息获取渠道、消费习惯和方式等方面分析了微营销方式的适用性,并提出了微营销活动开展的具体策略,以期为其他产品市场开发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初,诞生于丰田汽车公司的精益理念迅速席卷全球制造业,传统的观念认为其仅适用于流水线的成熟产品,如今客户需求日新月异,企业瞄准市场需求快速开发新产品投向市场。文章研究了精益管理思想,对新品研发管理过程进行分析,在新品开发周期建立全面基础信息和流程管理模式,探讨了新品开发的精益思路。  相似文献   

6.
定期的产品发布会往往引来消费者尖呼惊叫声,然而这一瀑布式的开发模式正在被高度迭代式、增量式的产品开发方式所代替在过去75年,几乎所有产品都通过"瀑布式模型"进行开发。这种开发架构迫使企业只能通过新品发布的方式向市场推出新产品。"瀑布模型"通过设计一系列阶段顺序开发,从系统需求分析开始直到产品发布,每个阶段都会产生循环反馈。在这种模式下,客户只有在一个产品开发周期完全接受后才能得到新产品,这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比如企业软件需要1-2年,新的微处理器需要2-4年,汽车需要3-5年,飞机则需要10年。在这种模式下,记者每年都会猜测的每家公司新品的新功能,企业则会像  相似文献   

7.
怎样使新品开发“优生优育”辛品新品开发是产品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是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但不少企业的产品开发却似“猴子掰苞谷”,收效甚微。据《科技日报》载文透露:全国每年产品开发立项二万多,50%的项目可望投产,却仅有15%的项目成功地开拓了...  相似文献   

8.
草山 《企业活力》1997,(2):40-41
借鉴国外企业研制成本主导型产品的做法□草山所谓成本主导型产品,是指产品的开发和生产从削减成本入手,降低造价,最终以价廉物美的特点参与市场竞争。进入20世纪90年代,西方不少先进企业,在注重新品开发,提高产品质量的情况下,开始在增强价格优势上做文章,努...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企业中,调整产品结构,不断开发新品是占领市场、获取经济效益的理想之举:这里撷取世界企业新产品开发的几种谋略,以期使读者从中领悟一点真谛。 1、连锁开发法。即通过开发一种新产品来带动相关产品的开发。如法国一电话公司针对顾客打电话通常需要找纸和笔作谈话记录,发明了一种带有活页记录本和园珠笔的电话机附加装置,与电话机一起配套推向市场,结  相似文献   

10.
开发新品不妨“慢半拍”杨玉田日本赫赫有名的松下公司,其产品在世界拥有庞大的市场,而该公司开发新产品应用更多的策略不是“快”,而是“慢”,就说录像机产品吧,最先开发并打入市场的是索尼公司,而拥有最大市场的倒是松下公司。当时,松下公司没有被来势汹汹的索尼...  相似文献   

11.
随着市场消费的多元化,同质化产品市场竞争态势愈演愈烈,“价格战”和“产品诽谤门”等营销手段频频见诸媒体,其结果只能是产品的利润空间大幅缩水。企业为追逐更高的效益,市场细分和产品差异化便成立企业竞争的唯一筹码,纷纷加大新品开发与推广,抢占市场。  相似文献   

12.
王敏 《民营科技》2006,(4):16-17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明确新品开发在企业赢得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战略意义。但是,也有为数不少的企业,开发新品总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苦于缺少新品开发的灵感。究其原因,主要是思维方式不灵活,更不用说产生泉水喷涌式的思维爆炸了。而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摆脱单向的线状思维定势,实行多向思维。只有这样,才能拓展创造性思维的域值,增强企业创新机能,使新品开发灵感层出不穷,从而充分发挥思维在新品开发中的关键性推导作用,使企业经常拿出适销、俏销的新产品,在市场竞争中捷足先登,所向披靡。  相似文献   

13.
在快速消费品上市阶段,除市场引导者外,大部分快速消费品企业面对的是一个存在同类产品竞争者的市场。根据快速消费品的产品特点和消费者的购买习惯,营销策略定位越准确,市场跟进者获取营销成功的可能性越大。因为消费者对该类产品有所认知,但缺乏品牌忠诚度;此时一种新品的上市更能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由于此时新品的铺市率很低,品牌认知度几乎为零,  相似文献   

14.
报载,最近,四川省专利管理局就深圳某实业有限公司请求处理该省某国营无线电厂专利侵权问题,查处了一件专利侵权案。原来,国营某无线电厂系四川省特困企业,省政府曾拨款60万元作为该厂启动资金,让其用于新品开发。在开发新品的过程中,该厂借鉴国内外同类产品,包括深圳某实业公司的产品,作了可行性报告,也进行了市场调研,但是就  相似文献   

15.
随着市场消费的多元化,同质化产品市场竞争态势愈演愈烈,"价格战"和"产品诽谤门"等营销手段频频见诸媒体,其结果只能是产品的利润空间大幅缩水.企业为追逐更高的效益,市场细分和产品差异化便成立企业竞争的唯一筹码,纷纷加大新品开发与推广,抢占市场.在企业的资源有限、市场竞争充分的条件下,加之国内企业自身创新力的薄弱,竞争对手问相互进行产品复制,企业的产品系列、品种剧增,产品线越拉越长,导致企业不堪重负.  相似文献   

16.
新品登场     
《北京房地产》2007,(7):17-17
五合国际举办2007中国地产产品策略发布会6月8日,著名跨国设计机构五合国际(5 1 Werkhart International)主办的“2007中国地产产品策略发布会”在京举行,对开发企业的产品升级、企业转型、地产产品的定  相似文献   

17.
一个企业如果不能以其优势产品吸引足够数量的顾客,就难以在市场中生存和发展。产品战略是企业营销组合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直接影响和决定其它组合要素的配置和管理。企业产品战略包括产品质量策略、新产品开发策略、市场定位策略、品牌策略、包装策略、产品组合策略、服务策略等七个方面的内容。产品质量策略产品质量是企业兴衰存亡的关键。当前,一些企业的产品之所以积压,工艺落后、产品质量差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质量低劣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突出问题。要实现中国经济的腾飞,必须树立质量立国观念。日本何…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新产品开发的具体流程,分别对于新产品开展市场分析、产品卖点提炼、产品定价策略及推广策略进行全面探讨,希望能帮助军工企业更好地去掌握新产品开发营销管理的要点,继而推动企业营销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9.
对任何一个公司而言,推出新产品的过程都是令人兴奋而又极具挑战性的。在科技快速发展、消费者需求不断变化、产品推陈出新速度加快的时代里,企业如何确保自己的新品上市“开门红”,就不得不在讲求按部就班做调研、定位、推广等工作的同时,在整体战术规划上讲求产品营销策略,所谓“以正合,以奇胜”。只有正确地把握新产品营销策略并加以灵活运用,才能无往不胜。  相似文献   

20.
小企业开发新产品的策略·方晓彤综观中外企业的成功经验,以下几种新产品开发策略值得小企业重视和借鉴。寻找空穴策略社会多层次的需求与企业提供的产品服务之间,始终存在着差距,包括时间上的差距、技术上的差距、服务质量上的差距。这种差距,即社会需要而企业尚未生产、正待开发填补的市场空白区域,即谓之“空穴”,这是小企业的希望之所在。小企业力量单薄,无力与大企业正面竞争,只能盯住大企业尚未占领的“空穴”,乘虚而入,达到其“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目的。优势延伸策略小企业的产品,技术比较简单,开发周期短,产品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