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月13日,省政府、试点县(市、区)政府及新成立的农险共保体三方在杭州签订了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项目协议书。这标志着浙江广大农民期盼已久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正式启动。此次浙江首创推出的“政府推动+共保经营”试点模式,给探索全国农业保险发展提供了一条新路子。这一模式的基本框架是“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共保经营与互保合作相结合,全省统筹与县级核算相结合,有限风险与责任分层相结合”。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亮点多多,政府把农业保险作为准公共产品,实行政策支持、财政补贴、以险养险,保险公司实施市场化运作、农民开展互助合作,从而将调动多方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孟妍妍 《中国经贸》2015,(6):105-105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农业保险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并比较了美国、日本、法国等发达国家,泰国、印尼发展中国家农业保险发展状况和模式,从中得到了一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农业保险需求不足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业保险开办二十多年来,其业务发展状况并不顺利,农业保险并没有真正起到防范农业风险的作用。因此,要化解农业保险需求不足困境的有效办法就是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比较分析了农业保险的商业性经营模式和政策性经营模式后,认为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路径可选择商业性保险为主、政策性保险为辅的近期模式和政策性保险为主、商业性保险为辅的远期模式.远期模式是发展农业保险的一种理想化目标,虽然现阶段它不可能在全国同时实现,但是少数发达地区可以通过地方立法提前实行.  相似文献   

5.
作为关系农业生产活动的重要保障,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实际的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作用效果,为相关农业问题的有效解决带来了重要的保障。结合当前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整体发展现状,可知其中的财政税收对于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及生产效率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具体要求。为了使这种财政税收政策在实际的应用中能够优化农业产业化格局,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机制,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对财政税收的具体内容有着必要地了解,推动我国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地发展。文章将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财政税收进行必要地探讨。  相似文献   

6.
从世界范围来看,农业保险发展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国家真正实现农业保险的市场化经营.即使是市场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也主要依靠政府直接或间接提供保险,单纯依靠商业性保险很难达到规避农业风险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8.
论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松 《北方经济》2006,(1):19-20
农业地位的重要性、农业的弱质性、农业高风险性与农业保险产品准公共物品性质等要求我国必须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本文在分析我国市业性农业保险萎缩原因的基础上,阐速了建立农业政策性保险的必要性。继而提出了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由于农业保险的特殊性,农业保险的实施面临着诸多困难.从国际上看,各国的农业保险体制各不相同,成效也各有差异.我国农业保险起步较晚,发展速度缓慢,继续通过借鉴学习国外经验,建立起适合国情的农业保险体制.  相似文献   

10.
广东农业保险的客观需求1.农业风险的危害。1990年至2008年广东平均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约为115亿元,其中农业自然灾害的损失约占总损失的一半左右,年平均损失达58亿元。同期广东年平均农作物受灾面积约为1800万亩,占全省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23%;年平均因灾死亡的牲畜42876头;年平均农业直接经济损失约为58.13亿元,约占全省每年自然灾害总损失的一半左右。这19年中广东农业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亿元的有3个年度,分别是1994年的110.63亿  相似文献   

11.
政策性农业保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鉴于其风险性高、非盈利性、政府主导性强等特点,政策性农业保险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适合中国国情和各地实际的模式,并妥善解决监管法规和主体、“三个积极性”、发展道路和巨灾风险防范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农业保险深化是指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和经营机制在保持政府和市场结合特色基础上的创新。2012年对甘肃省农业保险发展来说是一个充满了机遇的时期,《农业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的公布和马铃薯保险工作在全省范围内正式启动为甘肃省农业保险发展提供了新契机。抓住机遇,通过模式机制创新解决参与率和服务水平两大问题是当前甘肃省农业保险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农业保险如同种子、化肥等一样,对农业生产极为重要。应借鉴国外成熟的农业保险模式,并根据自己的实际,加快我国农业保险运作,促进农业保险发展,更好地服务三农。  相似文献   

14.
农业保险具有明显的公益性;同时它又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即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才能参加农业保险,所以,它应当属于准公共物品。市场是按照效益来配置资源的,由于农业保险自身经济效益低,市场不能有效地提供社会所需要的农业保险。纠正市场对准公共物品供应失灵的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制定专门法规,调整人们在这方面的经济关系,这也是当今实行市场经济的  相似文献   

15.
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考察了中山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历程和现状,对中山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模式进行分析与评价,最后提出加快政策性农业保险立法进程、进一步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补贴政策、构建商业性保险公司经营+政府推动的经营模式以及以村级组织为代理人,协助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减少政策性农业保险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吴勇 《浙江经济》2011,(20):52-52
新昌县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和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分别开始于2006年和2008年。截止到2011年9月,两项政策性保险保费收入由2006年的123万元提高到925.09万元,累计涉险理赔达2443件,理赔金额及业务相关等支出达1100多万元。其中,政策性农业保险增长较快,2008年保费收入仅为39.2万元,2010年达89.2万元,到2011年9月已实现138.67万元;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历年的参保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  相似文献   

17.
周娜  ;蔡中远 《特区经济》2009,(6):153-154
我国农业灾害损失相当严重,农业保险是有效分散农业风险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立足于我国实际国情,选择合适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十分重要。本文在分析了我国现阶段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行模式和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构建政府主导型农业保险发展模式是我国发展农业保险的必然选择,并对其实施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由于农业的高风险性、基础性和政策性,所以农业保险必然是政策性的;由于政府支持的缺乏,我国农业保险面临终结和失败;因此,要借鉴别国经验,结合本国实际,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这就要求建立农业保险法律体系、组织体系和政策支持体系,实行农业保险运行的“三个结合”即强制保险和自愿保险相结合、农业险和农村险相结合、支持农户和支持保险公司相结合,走政府主导和商业运营相结合之路。  相似文献   

19.
2004年,国家在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了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新方向,即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制度,由政府补贴农业保险保费,以此来激励我国农业保险加快发展。目前,比较成功的有四种模式,本文分析研究了这些农业保险模式,以此为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顺利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浅谈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国民经济中的弱质行业,受自然因素影响极大.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变,是世界上因遭受自然灾害导致农业损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在政府财政支持下,稳步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积极构建全国范围内的农业巨灾风险基金,是使农业灾害损失在时间、地域和险种之间得以分散的主要手段,能减少农民因灾返贫的概率,促进农民增收,有利于三农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