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我国《商标法》制定于1982年,经过1993年、2001年、2013年和2019年四次修改,至今已走过40年的历程,中国《商标法》由此从草创走向成熟。1982年《商标法》不仅是改革开放后第一部知识产权法律,而且也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最早颁行的法律之一。到目前为止,中国已形成了以《商标法》为基础,内容比较完备、体系比较健全,既适应中国国情又符合国际规则的商标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2.
2013年,是中国商标事业发展进程中不平凡的一年。30年前,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部知识产权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正式施行,开启了我国知识产权法制建设的新征程,翻开了我国商标事业蓬勃发展的新篇章。30年后的今天,《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决定》表决通过,历时十年的第三次《商标法》修改工作终于圆满画上句号,新修改的《商标法》(以下简称“新《商标法》”)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为推动我国商标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中华商标》2009,(11):35-35
从第三届中国商标节上了解到.我国《商标法》正在修改中。这是我国《商标法》自1982年施行以来的第三次修改.目的是为适应新形势发展和中国商标战略需要.推动自主创新,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  相似文献   

4.
左旭初 《中华商标》2012,(11):19-21
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对外颁布已有30周年。该部商标法律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最早正式颁布的经济管理法律之一。在这个时刻对我国整个商标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历程,进行回顾与总结,有助于我们更好认识商标法对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一、清末政府商标法律制度的诞生据我国近代商标法律史料介绍:我国商标法规的源头,  相似文献   

5.
地名商标与地理标志冲突的法律调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用地名作为商标注册,在我国1982年《商标法》修改之前是很普遍的,以“上海”作为品牌的产品就有不少。随着1993年《商标法》的修改、施行,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就不得作为商标使用了。但是,地名作为商标并不因此绝迹。第一,县级以下行政区划的地名仍可以注册为商标:第二,原先已经注册的使用地名的商标继续有效;  相似文献   

6.
<正>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下称《商标法》)是我国改革开放后颁布的第一部知识产权专门法律。砥砺深耕,笃行致远,40年来,我国《商标法》先后进行了四次修改,有力保护了注册商标专用权,有效维护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商标法》在确保商标注册制不动摇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商标使用的重要地位,打击恶意抢注和不以使用为目的的囤积商标资源的行为,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后及改革开放以来,198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是我国知识产权领域颁布的第一部法律,在商标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三十年来商标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一、中国早期的商标立法中国的商标历史,经考证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的西汉时期渔阳郡的铁官作坊使用的"渔"字标记(现存大堡台西汉墓博物馆/密云县博物馆),和1000年前山东济南刘家针铺的"白兔儿为记"的图  相似文献   

8.
正1982年8月2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以下简称《商标法》)已经有30年了。一、《商标法》的颁布实施是中国现代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奠基石《商标法》的颁布实施,是中国现代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它拉开了中国现代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建设的序幕。  相似文献   

9.
通常来讲,我国《商标法》的保护对象是商标权,可是在我国现行的《商标法》和《商标法实施条例》中却未曾找到任何有关“商标权”的概念,甚至在现行的商标法律条文当中,对于“商标权”这一法律术语也是只字未提。这一情况早在《商标法》第二次修订之时,就为很多知识产权界的专家学者所关注,时任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的郑成思教授,就曾在《商标法》第二次修订时明确提出要将《商标法》中的“商标专用权”正确表述为“商标权”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中华商标》2013,(7):22-24
2013年6月13日,中华商标协会在中国商标节上公布了"2011-2012年度公众推选最具影响力的十件商标大事",具体为:1.《商标法》颁布实施30周年,各部门隆重举办系列纪念活动1982年8月23日,我国颁布了第一部知识产权部门法——《商标法》,该法自1983年3月1日起施行。《商标法》颁布实施30年来,我国商标事业蒸蒸日上,为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  相似文献   

11.
一、商标主管机关 在日本,商标注册申请由日本专利局负责受理和审查。二、法律结构 H本商标注册申请等事宜由日本《商标法》和《商标法准则》调整。上述法律法规效力类似于中国的《商标法》和《商标法实施条例》。三、商标概念 日本现行的商标法巾对商标的定义与中国相同。2009年2月,日本专利局公开征集意见,讨论在商标法修订时,  相似文献   

12.
自从1982年我国第一部《商标法》颁布。先后经历了1993年、2001年二次修订,至今《商标法》已度过20个年头,人们对商标的认识从最初认为是代表商品质量标志,上升到是一商品或服务区别于其它商品或服务的标志。新《商标法》对旧法作了新的、比较大的修改,这是经济发展的要求,是商标发展的要求,更是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发展的需要。我国的企业对商标的认识也随着商标法律的完善而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13.
2001年12月1日及2002年9月15日修订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为进一步打击商标侵权假冒行为,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提供了更强有力的法律保障。这些法律的修订,在授予商标注册人商标权以及保护其权益方面,较之未修订前的商标法律有一定差异。为帮助基层工商管理部门和读者准确理解修订后的商标法律立法宗旨,有效执行《商标法》及其《条例》,我们约请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案件指导处吕志华处长结合执法实践,分专题就执行新修订的现行商标法律中的若干具体问题加以阐述,以期更好地指导商标使用行为和执法实践,保护商标权益,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  相似文献   

14.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颁布实施40周年之际,不少商标法律工作者,从各自不同角度回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颁布以来,我国在商标立法与商标行政管理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此,笔者另辟蹊径,谈谈我国商标法律历史上第一部《商标法》颁布时的一些鲜为人知的不寻常往事。  相似文献   

15.
2001年12月1日起实施的《商标法》第三条规定:“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为注册商标,包括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和集体商标、证明商标.....。”这表明国家已经将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作为注册商标的一个种类纳入商标法,受国家法律保护。 2003年4月17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以总局令的形式颁布了《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和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6.
"使用"是商标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虽然《商标法实施条例》第三条对商标的使用进行了定义,但实践要远复杂于此,在不同的程序、语境下,商标使用具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事实上,除了《商标法实施条例》的上述规定外,其他的法律、法规、规章、司法解释等,并未就商标使用作进一步的区分和界定,"使用"的概念是通过实践逐步发展和清晰起来。  相似文献   

17.
《中华商标》2014,(4):62-63
为正确审理商标案件,根据2013年8月30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决定》和重新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等法律的规定,就人民法院审理商标案件有关管辖和法律适用等问题,制定本解释。  相似文献   

18.
李长宝 《中华商标》2005,(11):40-42
现行法律规定 商标许可使用是商标权人实现商标财产权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商标许可使用合同”,我国商标法第40条、商标法实施条例第43条均明确要求许可人应履行“备案”手续,但却未涉及商标许可合同备案的法律效力问题。我国最高法院颁布并于2002年10月16日施行的《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司法解释》)第十九条弥补了现有法律规定的不足,该条共有两款,即:  相似文献   

19.
商标的本质     
当前,我国绝大多数知识产权学者主张来源标记(区别生产者、经营者,或区分产品、服务来源)为商标的本质。虽然我国现行的《商标法》和《商标法实施条例》均没有对商标进行定义,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几项解释采用的“混淆原则”却从另一面印证了“区分来源”为商标的本质。  相似文献   

20.
一目十行     
《中华商标》2002,(9):1-1
2002年8月13日,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9月15日开始施行。这个条例是对新修订的《商标法》的补充和细化,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商标法律体系,是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发展历程上的一件大事,更是加强商标专用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局长安青虎为此专门撰文《进一步加强商标专用权保护工作——认真学习贯彻(商标法实施条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