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新社2001年初的电讯《中国将陆续实施一系列鼓励汽车消费政策》是这样说的:“经过多轮反复讨论,一系列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已经确定,即将实施。这对中国汽车工业和汽车市场的长远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有关人士透露,即将出台的鼓励汽车消费政策的宗旨是鼓励私人轿车消费,尤其是鼓励节能经济型轿车消费。”当这样的“官方”调子传出之后,在2001年整整一年里,关于《汽车消费政策》即将出台、将对汽车市场产生拉动、国家将鼓励私人轿车消费的报道,随处可见。例如权威的《人民日报·华东新闻》2001年08月27日第三版有一…  相似文献   

2.
《中国机电工业》2010,(2):15-15
中国的汽车市场在2009年出现爆发式增长,支撑起疲弱不堪的全球汽车工业,连美国市场也只能屈居其次。但在2010年,其前进过程可能不会如此顺畅而快速。分析人士预测,今年中国的汽车销量将放缓,增长幅度可能只有5%到6%。  相似文献   

3.
未来的世界汽车工业格局将发生深刻的变化,东亚和南亚地区将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区域销售市场。市场专家预测,今后5年内全球汽车市场增长的70%将来自亚洲,而中国巨大的汽车消费需求潜力又是亚洲市场的重中之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变化,中国汽车市场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世界上大的汽车集团基本上都已进入中国市场,都把开拓中国市场作为其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汽车市场最大赢家 目前,中国汽车企业的合作伙伴遍及欧美日韩,但作为最早投资我国的外国汽车制造商之一,德国大众无疑是中…  相似文献   

4.
一、中国汽车工业飞速的发展 中国2010年预计产销量达到1000万辆。2006年全国汽车产销量720万辆.成为世界第二。2020年产销量要达到2000万辆.中国肯定是世界第一了。中国汽车保有量、销售量:2005年3160万辆、580亿元;2006年498575辆;2010年1亿辆,1.4亿元。汽车后市场前途广阔。“修理城”会有很大发展。汽车修理是一个很大的行业。希望汽摩配商会给予支持和鼓励。  相似文献   

5.
傅红旗 《董事会》2005,(4):114-116
广东地处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也因此成为中国市场的一块晴雨表。汽车业界有一句流传甚广的话:“得广东者得天下。”所以,广东的汽车市场对全国汽车市场来说,是颇具代表性的。  相似文献   

6.
2006年是中国“俄罗斯年”。记者最近在采访中了解到,国内不少零部件企业表示要搭上“俄罗斯年”的班车,争取早日进入俄罗斯市场。中国“俄罗斯年”将有250多场活动,涵盖多个领域,其中包括一部分汽车行业的技术和信息交流会及贸易洽谈活动。有关人士认为,随着俄罗斯汽车市场对外国新车需求不断增加,俄罗斯将成为我国汽车行业有潜力的出口市场之一,而汽车售后市场也将随之成为吸引中国企业的一块诱人大“蛋糕”。根据俄罗斯有关机构的调查,当前,中国生产的汽车在俄罗斯市场上所占比例约为0.3%左右,车型主要为SUV类越野车。同时,俄联邦统计…  相似文献   

7.
张静 《汽车观察》2013,(11):90-98
<正>在中国政府可能会对其征收消费税的短期冷遇下如何探索并提供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实现有效客户关系管理,同时建立接近中国未来富豪的最佳经销网络,成为超豪华汽车厂商保持长期不降温的良方。据全球咨询公司科尔尼预计,到2017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超豪华汽车市场,这主要是基于中国超豪华汽车主力客户——超高净值人群数量将进一步提升,且他们会对未来商业和投资机会更加乐观,个人财富也将随之增加的判断。因为中国超豪华汽车市场销量的增长得益于中国高净值人士(净资产在1000万元以上的人)数量的增加,2006年至2011年期间,中国高净值人士数量翻了三番;到2012年,这一超豪华汽车的潜在购买人群总数达到了100万人。按照较为公认的划分标准,200万元以上的车才能称之为超豪华车,主要集中在玛莎拉蒂、劳斯莱斯、法拉利、阿斯顿马丁、宾利、兰博基尼、布加迪、保时捷等品牌。自2005年以来,中国超豪华汽车市场以每年35%左右的速度  相似文献   

8.
回顾新中国汽车工业走过的40年艰难历程,我们感慨很多。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汽车工业还很脆弱,工艺还很落后。到目前为止,拥有12亿人口的世界大国居然没有自己的名牌汽车,中国公路上到处跑着外国名牌车。这对于一个能够让卫星上天的大国来说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和中国这个伟大的国家地位也是远远不相称的。我们无意过份苛求中国汽车工业界的人士,他们已经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付出了许多。但是,我们希望尽快拥有自己的汽车品牌,拥有自己的汽车精品。这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愿!针对目前中国汽车工业界的状况,我们希望:要创造中国…  相似文献   

9.
1996年中国的汽车市场是很疲软的,没有象人们在年初所期望的那样高速发展,反而是停滞不前,甚至有所倒退。如何使汽车工业尽快走出低谷,走上持续、稳定、高速发展的轨道,并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这是每一位喜欢汽车、关心中国汽车工业前途的人士所关注的。我们认为,中国汽车工业现阶段发展的瓶颈是在市场。纵观世界各国发展汽车的历史,我们就不难发现这样一个共有的规律:汽车的发展是以市场的启动、成熟为前提的;汽车工业要有所发展,就必须要‘走进家门,走出国门”。只有有了强劲的市场作为基础,整个汽车工业的生产、销售…  相似文献   

10.
王峰 《工业会计》2006,(4):58-59
2006年对于中国汽车市场而言,还会是个降价年:长安铃木在新年的第一天就开始降价,紧接着国内最大的汽车厂商上海通用汽车也宣布旗下多款车型大幅降价,之后是一汽……一个又一个的信号表明,如果汽车厂商想在国内市场继续生存下去,价格调整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11.
《中华商标》2013,(2):55-56
正2011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已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汽车大国!汽车市场的火爆也带动了汽车后市场的发展,使汽车外饰改装、汽车电子产品等精品产业实现了快速增长,行业专家预测,2012年我国汽车用品市场将突破5500亿元。一边是市场蛋糕的爆发性增长,一边则是越来  相似文献   

12.
王丹 《汽车观察》2011,(1):28-31
继2009年之后,2010年对于中国汽车工业而言依旧是一个大爆发的年份。乘用车和商用车同比增长率双双超过3成。在2010年结束之前的11月18日,中国最大的汽车工业集团上海汽车集团认购美国通用汽车公司1%股权。这一事件为轰轰烈烈的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画上了一个句号,也让2010年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性的年份。  相似文献   

13.
受益于国际市场及政策优惠,2009年的汽车板块在大盘中一路领涨,业绩喜人。在经历了惊人的高速增长后,2010年中国汽车板块到底能否再次成为市场热点?展望未来数月,汽车股的走势又将如何演绎下去?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汽车文化?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刚先生曾给过一个最通俗的诠释:“汽车文化就是在一定的国情和地理环境下。国人买车、开车、用车时的方式与特点。”数据表明,中国汽车市场是近5年来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市场之一,每年行业增长率都在37%以上,对任何一个行业来说,这都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市场与文化是互动的。汽车市场催生了汽车文化.而汽车文化反过来也可以引导汽车市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汽车大国,这意味着与汽车消费配套的汽车后市场也将成为一个庞大的、持续高速发展的“黄金”市场。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读者朋友,当你在每年的北京、上海国际汽车展上,面对琳琅满目闪亮登场的国内外名车时,可曾想过:中国汽车人为缩短差距,赶超汽车强国进行了什么样的合资合作?国外汽车厂商为打开中国市场又各自采取了什么样的策略?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兴业先生后撰写的这篇文章,将帮你了解一二。没有人怀疑,当今汽车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社会经济活动的现代化交通工具和生活的必需品。仅以轿车为例,1992年,世界轿车保有量平均11.3人一辆,美国平均1.5人一辆,西欧25人一辆,日本3.5人一辆,中国900人一辆。如果中…  相似文献   

17.
最近几年我国汽车工业高速发展,中国汽车需求年均增长24.5%,远远超过世界年均4%的增长速度。2006年中国汽车产销双双突破720万辆,2007年有望突破800万辆,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消费国。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为4985万辆(含1390万辆三轮汽车),私人汽车拥有量达到2985万辆。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汽配流通市场得到了空前的快速发展,达到了980亿元市场规模。汽车产业链中关键一环的汽车零部件业更被预测为今后若干年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一、中国汽车售后市场现状 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内汽车市场逐步从封闭走向开放,汽车价格从原先的高高在上迅速回落到普通民湫可以承受的范围,汽车销量在短短的六年间从2000年的208.6万辆增长到2006年的721.6万辆,增长了3.5倍。预计到2010年,国内汽车需求将超过1000万辆,中国开始成为名副其实的汽车大国。  相似文献   

19.
《中国汽摩配》2006,(12):39-43
即将过去的一年,是中国汽车业丰收的一年。据悉今年中国国内汽车销量将突破700万辆,超过日本,增长远远超越了年初的专业预测,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同时,全球汽车制造商纷纷来中国采购汽车零部件,本土汽车制造企业加速乘用车的产量增长和汽车出口,并已形成本土贴牌生产的全新模式。据威普企业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研究分析,国内商用车与乘用车的产量比率仍与较成熟的市场存在差距。预  相似文献   

20.
加入WTO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在入世文件中,承诺将逐步减低汽车进口关税,基本取消非贸易壁垒,逐步放开汽车服务贸易,放宽对合资企业产品品种的限制,并承诺修改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因此,加入WTO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影响也就主要集中在以上几个方面。由于中国汽车市场的开放是逐步进行的,在数年之内还有相当大程度的保护,因此2002年中国汽车市场没有受到大的冲击,形势很好,这使许多为中国汽车工业担惊受怕的人松了一口气。但是应该看到,汽车市场最终是要全面开放的,中国汽车工业终归要直接面对来自国外的竞争,因此应该增强紧迫感,在有限的过渡期内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