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接班人”的问题出现极为复杂和微妙的情况下,林彪于5月18日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讲话。林彪说:“本来是常委其他同志先讲好,常委同志们让我先讲,现在我讲一点。”据罗瑞卿回忆,“文化大革命”前夕,毛泽东曾要他向林彪传达:“要好好保养,要保养得像七千人大会的时候一样,能够做3个钟头的报告。”毛泽东对林彪期望之殷切,溢于言表。指出林彪这一讲话与毛泽东的联系,只能说明毛泽东与林彪的关系,并不能表现全部的历史风貌,也许“常委同志们让我先讲”这一开场白本身就包含有丰富的内容,值得我们去仔细挖掘。鉴于《五一六通知》实际已公开…  相似文献   

2.
这次谈话后,毛泽东向林彪、周恩来、陶铸打了招呼说,对贺龙还是要保,有错误可以批,一批一保,还是要保。但林彪打倒贺龙的决心已下。他歪曲毛泽东意思说,“两个前途,一个是保住了,一个是保不住……”就在毛泽东和贺龙谈话后的第三天,即9月8日,林彪召开了一次没有贺龙参加的军委常委扩大会,即小型打招呼会。会上,林彪危言耸听地说:贺龙的问题很严重,他担心毛泽东百年之后,贺龙“会闹事”,对贺龙的“夺权阴谋”要“提高警惕”。9月9日晚,毛泽东让秘书徐叶夫给贺龙打来电话说:“经过和林彪还有几位同志做工作,事情了结了,你可以登门拜访,征求一…  相似文献   

3.
确立林彪为新的“接班人”,但邓小平从未游离出毛泽东的视线“文化大革命”开始一年后,接班人的人选终于在1967年9月明确了。9月24日,毛泽东在谈到召开九大问题时说:接班人当然是林。这是毛泽东的重要表态,它肯定了林彪的一个新“身份”。11月21日,周恩来等将《中央关于征询对召开“九大”的意见的通报》报送毛泽东。《通报》第二页第三段的全文是:“许多同志建议,‘九大’的报告和决议中,进一步提高林副主席的崇高威望。”林彪看过这个《通报》,他表示“把第二页第三段全文删去,或者改写得轻淡一些为好”。毛泽东删掉了“‘九大’要大力宣…  相似文献   

4.
林彪垮台之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只剩下毛泽东、周恩来、康生三个人了。毛泽东支持和信任周恩来,让他主持党和国家的日常工作。 在一段时间里,毛泽东对自己过去的一些“左”的【  相似文献   

5.
林彪垮台之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只剩下毛泽东、周恩来、康生三个人了。毛泽东支持和信任周恩来,让他主持党和国家的日常工作。在一段时间里,毛泽东对自己过去的一些“左”的做法也似有悔悟之意。1972年1月,他在一次谈话中宣布,根本不存在“二月逆流”,为那些老干部平了反。随后,毛泽东穿着睡衣赶到八宝山参加了陈毅的追悼会。6月8日,毛泽东会见斯里兰卡总理班达拉奈克夫人时说,我们的所谓“左派”,其实就是反革命。8月14日,毛对邓小平的信作了批语,说对邓应与刘少奇加以区别,这为邓的复出作了准备。年底,毛泽东对铁道部副部长刘建章的妻子…  相似文献   

6.
《农家之友》2010,(17):24-25
华国锋是毛泽东亲手选定的接班人,此前,毛泽东也亲手选定过刘少奇、林彪作为他的接班人,其中林彪还被写入党章,但是,他们两人都没有华国锋幸运,因为华国锋最后终于得以以接班人的面孔出现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虽然时间不过三年左右。  相似文献   

7.
《粮食问题研究》2008,(2):54-54
1960年春天,刘思齐二十九岁了,她从青春少女步入了而立之年。看到刘思齐的美好年华随着时间而流逝,毛泽东明显地为她着急,可作为公公又不好三番五次地催促儿媳改嫁。有一天,毛泽东很机敏又很策略地处理了这件事。他趁几个儿女都在家的时候,便和他们半开玩笑地说:“你们都老大不小的了,应该考虑找对象的事情了。”  相似文献   

8.
周恩来说:“各单位的极左思潮都是林彪放纵起来的”,“要批透极左思潮”。毛泽东找张春桥、姚文元谈话:批极左,还是批极右?王若水那封信我看不对,极左思潮少批一点吧。  相似文献   

9.
贺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一生胸怀坦荡,光明磊落,为党、为人民的革命事业曾经作出了卓越贡献。但在“文革”那个颠倒黑白的年代里,贺龙元帅却过早地被林彪、江青等人迫害致死,这成为中国历史上一桩大冤案。林彪养病,毛泽东推荐贺龙主持军委日常工作;备受冷落的林彪发动突然袭击,指责“大比武”冲击政治,但遭到众将领的反对,林彪不得不暂退一步。1954年9月,贺龙担任了军委常委,开始参与军队许多重大问题的决策。他在彭德怀的领导下,工作起来心情舒畅,得心应手。1959年9月,彭德怀罢官后,中央军委的日常工作由林彪主持。和林彪共事,贺龙…  相似文献   

10.
问:红二十五军在长征途中都经历了哪些战斗?给您留下印象最深的战斗是哪一次?答:红二十五军在长征途中经历了许多次激烈的战斗,哪一次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红二十五军离开鄂豫皖苏区时,开始是先向西挺进。当时,国民党军5个师和“鄂豫皖三省追剿队”已麇集在鄂东北,正准备对鄂豫皖苏区进行大规模“围剿”,但尚未完全形成合围。我军适时而主动地实施转移,打破了敌人的“围剿”计划。蒋介石急忙调动3个团的兵力追击堵截,先后在湖北枣阳、随州一带,河南的桐柏、方城、卢氏等几个地区布置了封锁线,企图将脱离根据地孤军远征的红二十五军围歼…  相似文献   

11.
《学生之工作》和《五七指示》分别写于1919年12月1日和1966年5月7日。两文跨越的时空很大,但认真研读,反复比较,就能看到其中仍有一种合乎逻辑的联系,从中不难发现晚年毛泽东和青年毛泽东对他心目中理想社会的追求有着连续性、一贯性和统一性。所不同的是,和《学生之工作》相比,《五七指示》增加了"批判资产阶级"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你这一年干得比我强"1971年林彪叛逃事件的发生,已经在事实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的失败。1972年元月陈毅元帅去世,毛泽东怀着对陈毅等开国元勋的内疚,执意坚  相似文献   

13.
周恩来说:“各单位的极左思潮都是林彪放纵起来的”,“要批透极左思潮”。毛泽东找张春桥、姚文元谈话:批极左,还是批极右?王若水那封信我看不对,极左思潮少批一点吧。1972年8月1日、2日,周恩来连续两天在人民大会堂向回国述职的大使和外事、宣传单位负责人作长篇报告,系统阐述对国际形势、内外政策、批林整风、政治与业务关系等问题的看法。这个报告,全篇渗透着“要批透极左思潮”的精神,用以指导对内、对外的各项工作。他强调指出:“极左思潮是有世界性的。中国也有极左思潮,在我们鼻子下面也有嘛,外交部也有,驻外使领馆也有。”“实际上…  相似文献   

14.
200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日。为了缅怀毛泽东的丰功伟绩,展示毛泽东诗词的艺术魅力,我怀着对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的深厚感情,以“不到长城非好汉”、“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精神和毅力,从2001年4月1日至2003年10月1日,历时两年半,利用“双休日”和工作之余完成毛泽东诗词110米书法长卷及其浓缩本。该长卷宽47厘米,长110米,共收录毛泽东诗词87首,6600字,共用4尺宣纸260张,耗墨11公斤,用秃了十几支毛笔。我虽年近花甲,但觉得自己身为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会员,中国书协会员,河北省书协会员,且有20余年的党龄,完全…  相似文献   

15.
全体共产党员同志们: 你们好! 通过学习江泽民总书记的“三个代表”,我的思想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决心参加这次竞选。 我竞选的主题是:努力开创我村工作的新局面。 我的措施是:第一、加强党的建设。一个党员一面旗帜,近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抓经济放松了抓政治,党员上党课受教育的机会少了,党员党务活动少了,党员受冷落,党员不党员一样都种田,如同一般的老百姓。因此,党失去了在农村的战斗堡垒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1955年是我国第一个国民经济建设五年计划的第三年,同年5月,毛泽东主席发表"农村是个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的指示。7月,毛泽东提出"三个五年计划期内,准备垦荒4亿至5亿亩",以解决在发展工业原料和商品粮食的同时,面对目前出现农作物产量低的矛盾。为此,共青团中央于7月25日,向全国广大青年发出"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  相似文献   

17.
正"瓦罐不离井边破,将军难免阵上亡",也就是毛泽东说的"要革命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即便"不亡",受伤挂彩也是家常便饭。粟裕虽然刀锋下侥幸余生,感叹说:"在和我共同参加战役、战斗的同志中,牺牲了的烈士有十数万,而我还活着。"但他六次负伤,还在不经意间,做了一回关羽。关羽不愧是武圣,一个刮骨疗伤的壮举,就足以令天下古今贪生怕死之辈无地自容。而近代史上也有两个关公刮骨疗伤似的人物。  相似文献   

18.
<正>林彪和白崇禧分别是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军的名将。林彪善于用兵被称为"常胜将军",白崇禧因机敏过人被誉为"小诸葛",两位猛将共交手三个回合,究竟谁技高一筹?四平之战:林彪所部被迫撤退1946年4月8日,四平保卫战打响。至27日,战局呈对峙状态。4月底,国民党第52军第195师、新编第6军和第71军第88师由南满北调增援,使进攻四平的兵力增加到10个师。为抵抗国民党军  相似文献   

19.
声音     
<正>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如果自诩高明、脱离了人民,或者凌驾于人民之上,就必将被人民所抛弃。任何政党都是如此,这是历史发展的铁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我国粮食安全基础仍不稳固,确保粮食安全任务依然艰巨,什么时候都不能轻言粮食过关了。粮食生产气可鼓而不可泄,"十连增"后必  相似文献   

20.
我从5岁起,就做了童养媳。一个小小的女孩子,就要担负起烧饭、洗衣、带孩子(婆婆的孩子)的繁重的家务劳动,只要婆婆一不如意,粗大的扁担就落在我的身上。我父亲认为女孩子是赔钱货,所以也不愿意我回家。母亲虽然有时去看我,但无法使我脱离火坑,因此,我在婆家受尽了千辛万苦。解放后,我才脱离苦海,得到了自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