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要求,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支撑、带动和传承作用,建设创新型城市,是落实自主创新战略的一个极其重要环节.成都市作为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构建地域特色的城市创新体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从自主创新能力、高新产业集聚能力、创新服务功能和创新环境等方面分析成都市在建设创新型城市过程中的现实条件和存在的不足,并根据成都市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从构建地域特色产业集群、构建具有成都特色的创新网络合作模式、明确政府的功能定位等几个方面寻求成都市构建高科技创新城市的战略优选路径.  相似文献   

2.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时期,高校应积极发挥科技与人才的支撑作用。地方大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生力军,要着力在理念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上不断探索,积极构建创新型地方大学,全面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  相似文献   

3.
创新型城市代表了当代世界城市的未来发展,百色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对接国家与自治区发展战略的需要,是实现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百色赶超先进城市的需要。在落后的民族地区建设创新型城市是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的,百色建设创新型城市需要创新思想观念,不断地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实现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也是常州加快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率先发展的战略选择。作为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分析常州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现实情况,寻求加快推进常州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战略路径,对于构建具有常州地域特色的城市创新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5.
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创新型经济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建设创新型城市,必须着力推进自主创新,发展创新型经济。发展创新型经济对于创新型城市建设具有核心作用、引领作用和促进作用。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应以创新产业为核心,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以加大投入为重点,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集聚人才为突破,精心构筑创新人才高地;以集成资源为支撑,全力打造城市的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6.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国家实现这一战略的重要部署。创新型城市进展监测评价是评价创新型城市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也是指导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有效手段。本文基于创新系统理论,从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环境和创新产出四个维度构建了创新型城市进展监测指标体系,运用多层次可拓法建立了创新型城市建设进展物元综合评判模型,并以洛阳为例对模型的应用做了模拟运算。  相似文献   

7.
北京创新型服务业的发展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市提出要加快实施首都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战略要求。为此,北京市科委在现代服务业促进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并且已经初见成效。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北京的前提下,创新型服务业已由起步期跨入发展期,成为首都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分析北京创新型服务业发展面临的优势和制约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是促进北京创新型服务业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政府部门选择重点发展行业、制定相关产业政策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创新型城市是国家创新战略的重要空间形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持续深入,创新型城市日益成为研究热点。立足于本土语境,通过对我国近10年来相关研究的回顾,对国家战略引领下的创新型城市的内涵演进、发展模式与建设路径、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总结与反思。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创新型城市的研究应解决实践中的"标杆化"泛滥与理论研究"政策性"缺失的问题;在国家整体创新战略的空间组织结构调整中,应与"城市群"研究相互融合支撑;应突破现有创新型城市评价实践和研究的"同质化指标困境",由"项目评价"转向更具针对性的"政策评价"。  相似文献   

9.
时至今日,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已经经历了30个春秋,中国的科学技术、人民的生活及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从创新意识至关重要,到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从科学技术是引领经济社会未来发展主导力量,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相似文献   

10.
建设创新型国家,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与关键。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要想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建设创新型城市,必须强化创新平台建设,坚定不移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对进一步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1.
单文 《民营科技》2007,(4):9-9,8
培育创新型大企业要着重采取六项措施:推进观念创新,提升发展战略;推进资源创新,提升整合成效;推进技术创新,提升核心能力;推进人才创新,提升扩张根本;推进营销创新,提升经营绩效;推进管理创新,提升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当前国际国内各种产业发展面临着市场容量饱和,市场竞争加剧,产业结构调整乏力等诸多困难矛盾,迫切需要调整企业发展方式,企业发展要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发展的转变,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键要在心智思维、战略导向、平台搭建、成果转化等方面构建起相应的管理和运行模式,在企业内部建立能够保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3.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当前许多城市选择的未来发展方向,也是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模式,是政府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创新型城市建设离不开创新型人才的参与。通过分析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义及创新型人才在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作用,提出从三个方面培养和凝聚创新型人才: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企业对创新人才的凝聚机制、强化政府对创新型人才提供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14.
北仑区作为浙江省宁波市的重要工业基地和对外开放前哨阵地,在当前积极倡导"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宏观环境中,需要根据自身的产业特色和优势,积极探索从政策、投资、要素驱动向技术、创新驱动的转变,使北仑区的创新型建设走在全省和全市的前列.  相似文献   

15.
对于创新型城市的基本内涵,GEI认为有以下几点: 创新型城市与区域的创新发展是不一样的 创新型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摆脱了传统的以土地、资本和低成本的工业劳动力等为增长要素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建立以知识创造为主要经济社会增长要素的新经济发展模式,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级形态。  相似文献   

16.
用科技创新来改造传统产业、培育和发展以科技创新为主的新兴产业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两个重要方面。针对经济发展规模小、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素质偏低、空间布局差、科技创新能力弱等现状,江门市发展有必要通过研发传统产业的核心和关键技术、改造生产工艺设备,提高技术水平、按市场需求改造传统产品、建立中小企业公共创新服务平台、为传统企业提供科技支撑等方法和手段提升传统产业。同时,将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构建创新型城市、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加大重点领域科技攻关力度、扩大国际科技合作等方法培育城市的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17.
金贵 《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3):140-141,144
创新型大学既是研究型大学的必然延伸和发展,又是一种建立在创新基础上的大学组织形式。创新型大学有3个重要指标:一是源源不断地培养在世界范围内有竞争力的学生;二是在产学研推动国家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若干需求牵引的创新中心;三是有一个创新的机制和体制。文章围绕这三方面内容具体论述了创新型大学的教学与管理定位和发展方向,最后对我国第三军医大学建设创新型大学提出了一些细节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地理格局从产业集群转向创新集群,传统以地理距离为边界的区域发展格局被逐渐打破,中心与外围城市之间技术互补关系逐渐成为主导。本文运用技术复杂度和城市间技术互补指数对创新集群中心城市和外围城市进行重新识别,并对互补性技术体系下创新集群中心—外围的经济增长收敛性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创新集群中心—外围经济发展差异呈现不断缩小的特征;中心与外围城市间技术互补促进了创新集群经济增长的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趋势,并存在显著的空间效应;创新集群中心—外围技术结构呈现从技术竞争向技术互补的转变,中心与外围城市技术竞争对创新集群经济增长收敛具有抑制作用;外围城市协同式创新水平和倾向的提升有利于提高创新集群中心—外围技术互补程度。这些经验证据的政策含义是转变区域发展思路,实现从以地理半径为导向到以技术半径为导向的逐渐转变,增强城市间、都市圈与城市群内外部城市的技术互补,赋能创新集群中心城市,在更大地理范围内实现城市间技术分工与合作,推动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运用基于灰色系统的层次分析法从财政支持、金融支持、经济基础以及创新环境四个维度构建了一个关于创新型城市的评价框架,并重点从财政和金融视角进行了实证分析和评价。以2010年度中国科技部确立的20个创新型试点城市和深圳市作为样本的实证分析表明,中西部城市和东部、沿海城市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财政和金融支持力度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同时,创新型城市的财政和金融支持与经济基础和创新环境因素密切关联。由此,论文核心政策建议是,创新型城市建设需要平衡推进和整体推进。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鲜明地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国家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我国地域广阔,发展不平衡,发展创新集群对加快构建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发展创新集群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创新集群产业层次低、创新制度环境不完善、创新效率低等问题,结合产业结构升级,重视创新企业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建立并完善有利于创新集群发展的支撑体系和制度环境,实施请进来、走出去的国际化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