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邓小平城乡一体化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城乡关系思想,邓小平前瞻性地认识到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基础及乡镇企业发展的载体作用,并深刻认识到工农之间的相互促进及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性,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对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作用.目前,城乡二元结构依然是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邓小平的城乡一体化思想为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了丰富有益的启示: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在于以人为核心,增加农村发展活力,促进城乡互动并将科学技术成果运用其中.  相似文献   

3.
青海新型城镇化在经济上实现集约发展,在社会上实现和谐发展,在环境上实现友好发展,在制度上实现一体化管理,在空间结构上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规划与建设,创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论模式,夯实城乡一体化的运行体系与和谐社会建设,构建城乡一体化的保障体系,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整体合力等构想。  相似文献   

4.
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探索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彻底消除现存的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这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选择。城乡一体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城乡一体化包括空间一体化、人口一体化、经济一体化、市场一体化、生态一体化、社会一体化、制度一体化等科学内涵。城乡一体化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辩证分析、科学把握城乡统筹发展若干矛盾关系,方能顺利、健康地实现这一梦寐以求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5.
兰玲 《中国经贸》2010,(12):144-145
阐述了城乡一体化的目标要求,探讨了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新闻媒体的责任,重点研究了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拓展新闻报道空间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明确: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实现城乡一体化,加快解决三农问题的步伐,进一步推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强调通过深化改革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扫除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性障碍。多方面研究表明,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城乡之间最突出的问题仍然是二元经济结构,主要表现在城市发展空间、经济管理体制、产业发展与分工合作、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本文分析了这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希望各位学者及有关决策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8.
国内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协调城乡发展关系的角度,城乡一体化被引入我国,并日益成为政府和学者们关注的热点。文章将国内的理论探索成果加以梳理、分析,将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对推进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嘉兴城乡公交一体化,打破了原有的城乡界限,使道路客运班线向城乡公交转变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这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也是公交体制上的转变和运力资源的重新整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薛晴  刘俊英 《改革与战略》2012,28(1):36-38,47
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的诸多相异观点,并没有僭越社会本体论分析框架。文章站在我国省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立场上,对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作出社会本体论阐释,并进一步揭示二者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11.
城乡关系的理性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泉 《西部论丛》2005,(8):31-33
城市作为与乡村根本不同的地域经济实体,一经确立就面临着与农村的关系问题,这使得城乡关系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目前,我们在三农问题框架内考察西部地区城乡关系问题的重要性,一方面是基于西部地区占中国国土面积、自然资源和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比重的大半,中国城乡关系的协调底线就决定于西部何时在何种程度上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这种一般代表性;另一方面是基于西部城乡关系问题研究既可以为西部及中国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2.
戴国华 《宁波经济》2010,(2):7-9,37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推进,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已经成为一个不能回避的重大命题。本文以宁波城乡统筹探索实践为蓝本,提出以推进农村城镇化转型为龙头导向,以实施村落社区化建设为现实要求,以落实土地市场化流转、金融组合化支撑、农民市民化转换为关键环节,以统筹制度化运作为根本保障,加快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70年城乡关系演变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4.
"空间"是人类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场所,是任何公共生活形式和权利动作的载体。空间在历史发展中产生,并随着历史的演变而重新结合和转化。空间结构是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在特定经济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产、自然条件、工程技术和建筑空间的综合反映。城镇与乡村作为区域经济系统的两大组成部分,两者共同协调发展,才能实现总体经济最优化和社会福利最大化,才能解决我国"三农"问题,促进城乡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的社区建设逐渐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项目,其以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相融合为基础,以加速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为内容,全面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有效拉近了城乡的距离,推动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为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提供了扎实的后备力量。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对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下的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以阜康市为主进行实地调研,分析在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社区建设的现实瓶颈,在归纳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目标,也是过程,既要看到其本质要求,也要看清中国当下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中的三大现实问题,即“钱从哪儿来”、“人往哪儿流”、“村往哪儿变”,分别体现为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龙头”问题、“龙身”问题和“龙尾”问题,更要找到解决三大现实问题的有效抓手.当下新型城镇化道路所确定的发展思路和具体任务为解决“龙头”、“龙身”和“龙尾”问题提供了现实可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应重点以新型城镇化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通过城镇化在“高度”、“深度”、“广度”三个维度上实现有机统一,在系统思维中寻求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真正出路.  相似文献   

17.
乡村振兴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本文在系统把握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的前提之下,在深入研究我国城乡发展历史脉络和现实格局的基础之上,运用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基于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视角,进行发展实践与理论研究的对话,形成了有关我国乡村振兴规律和趋势的若干认知:一体化统筹,融合化发展,股份化经营,组织化壮大,制度化支撑.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深化改革的浪潮如火如荼,一浪高过一浪,但怎样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期望编辑部能在新的一年刊发一些各地的经验和做法,这是我们最近与老区基层干部座谈后,大家提出的一个要求。湖北省汉川市夏民安回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提出要形成"以工促农、以城  相似文献   

19.
协调的城乡关系日益成为制约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有利于推动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当前,研究探讨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制约与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关键是要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去规划、筹建和发展,现在存在的问题还是各自为战、碎片化,无法统筹。解决之道是融合。文章从融合的角度分析个中优劣和缺陷,从中梳理出脉络,并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