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论述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探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提供了重要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启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现路径是:端正态度,转变观念,自觉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广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健全环境立法,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2.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人与自然发展的冲突,是人类自身的行为造成的.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基本前提,发展循环经济是防范和解决人与自然矛盾与冲突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目标.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远古时代低层次的"和谐"到今天的关系失衡,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因此,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人类的活动.  相似文献   

4.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人类永续发展的永恒主题。当前,科技发展、经济腾飞为我们带来可观利益的同时。各种自然灾害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得不使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自身行为。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生态危机是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大困境,在危机面前,人类开始反思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为人类寻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指明了道路。为了使环境的变化朝着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方向前进,人类必须调整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来修复由于旧文明的不适应而造成的环境退化。以马克思主义的人与自然关系为指导,改变“天人对立”的旧文明自然观,树立生态文明的自然观,尊重和掌握自然规律,以指导人类的行为,改变人类的实践活动,是实现人与自然关系协调发展的出路之一。  相似文献   

6.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永恒话题,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对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及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其次,分析了我国人与自然关系不和谐的主要表现.最后,提出追求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对策与建议,主要从计划生育、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污染治理、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7.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解决经济与社会、自然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实质。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正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意蕴所在。  相似文献   

8.
人与自然和谐:生态生产力发展的着力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生产力思想不同于传统的生产力理论,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产力。在构建生态文明的当今世界,大力发展生态生产力是人类解决生态危机的必然选择。发展生态生产力的关键是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科学发展观强调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突出了生产力发展的生态内涵,明确了生态生产力发展的着力点,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从哲学角度探讨全球问题的基本内核——人与自然严重对立和尖锐冲突的现代关系,揭示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即人类同自身生存环境的关系以及人同自身的关系问题,阐明人在人与自然矛盾关系中的主导地位和核心作用。并深入思考如阿重建人和自然共同协调进化的关系、联盟。强化人类生存发展的整体观念和环境意识,以及注重从人类内部机制上实现社会关系的根本改造,来寻找正确解决当代条件下的人与自然矛盾关系的基本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10.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基于现代社会环境与经济发展产生尖锐矛盾,人与自然关系极度紧张,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威胁而首先在西方提出的。本就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特点展开论述,以期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最终实现人类明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1.
论生态文明观的提出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与自然的关系千百年来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原始文明时期处于原始和谐状态;在工业文明时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而生态文明则力图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类社会的发展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我国正在构建的和谐社会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作为重要内容,是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理念在我国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2.
人与自然的关系千百年来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原始文明时期处于原始和谐状态;在工业文明时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而生态文明则力图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类社会的发展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我国正在构建的和谐社会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作为重要内容,是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理念在我国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3.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基于现代社会环境与经济发展产生尖锐矛盾 ,人与自然关系极度紧张 ,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威胁而首先在西方提出的。本文就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特点展开论述 ,以期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最终实现人类文明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4.
工业革命以来,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使人类面临着资源枯竭、生存环境恶化、全球变暖和物种灭绝等生态难题。如何正确认识并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这一重大命题摆在了面前。西方生态理论试图通过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审视人类在整个自然界中的地位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也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理论参考和可供选择的社会方案。  相似文献   

15.
人类诞生至今,经历了与自然的长期交往。纵观一部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史。当人类割裂与自然的联系,为了自身“发展”无限制地向自然索取的时候,甚至将自然视为“异族”,人与自然的关系就走向对立,这样的发展最终会毁了人类自己;当人类认识到自然的重要性,将自身的发展与自然的发展协同考虑的时候,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会和谐,这种发展也是可持续的,同样也会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蕴涵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科学发展观不仅有深厚的文化背景,而且有深刻的文化意蕴。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终极关怀,展示了和谐的精神境界,彰显公正的价值导向,有着深刻的伦理意蕴。科学发展观强调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深刻体现了生态哲学思想。从技术哲学视角来看,科学发展观要求人类的技术发展必须有利于节约自然资源、促进自然资源循环再生,保护自然环境,最终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同进化、互利共生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孟子从不忍人之心出发,强调爱物节用,主张"取物以时"、"取物有节",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些思想虽较为朴素简单,但对于克服人类中心主义、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仍具有一定的思想启示。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界和谐"的历史观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未来社会价值体系的核心概念之一。我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是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路径选择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决定人与人社会关系的和谐,同样,人与自然关系的对抗也决定着人与社会关系的对抗。人类只有通过改变其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将人与自然的这种对抗性关系转向和谐性关系,进而才能建立起一个美满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20.
现代社会的"和谐"既传承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又赋予其新意,它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中国共产党所追求的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定不移地把和谐作为一种新的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理念、新动力;和谐主体是政府、社会、民众的统一,政府是关键,政府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应在认识行为、决策行动、实际行为步骤等方面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