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传统道德修养方法多种多样,各具特色,而最有代表性的大体有四种:立志、存养、克治和力行。分析了四种道德修养方法的基本精神和现代价值,以期在加强道德建设中能汲取一点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为政道德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领导者的自身形象,直接影响领导效能的提高和领导目标的实现。现代领导者应加强为政道德修养,改进领导方法,提高管理绩效。  相似文献   

3.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关键在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官德”修养是治国从政所必雷,人们呼吁、企盼新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道德体系,而“官德”规范体系是社会道德体系的主导,“官德”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保证,各级领导要切实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为我国的道德建设作出努力,为把我国建设在富强、民主、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型文化,其侧重点是自身道德修养和人格塑造,这种道德理想通过传统文化中自省、慎独、知行统一等修身方法来实现,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契合点,为当今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5.
“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各项工作的重要理论指导,团干部是党的后备力量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生力军,共青团的建设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因此,运用“八荣八耻”在新形势下提高团干部道德修养,使他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创造了悠久灿烂的文化,凝聚了民族智慧、德行与力量。孝,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标志,是民族精神的动力源泉。然而在以经济效益为第一要文的今日,随着多元意识形态的冲击,孝文化根基已发生了动摇。必须秉承“中国特色的孝德”,重塑道德文明,弘扬孝顺美德。这就需要提升现代人的道德认知,通过具体史料的理性分析,对中华传统美德进行诠释,发掘传统孝德的现代价值,从而彰显传统美德的深刻内涵和巨大力量,逐步熏陶和感染进而提升现代人的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7.
刘业定 《中国-东盟博览》2006,(10):I0021-I0023
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的桂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0多年来,经一代又一代高新区人的不懈努力,艰苦创业,基本形成了电子与信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医药工程、环保产业等五大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8.
当前,认真研究市场经济与道德理想的价值已成为至关重要的课题。本文探讨了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辩证关系、道德建设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如何重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体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的接续努力和奋斗.中国梦与当代大学生是一种使命与担当的关系,二者之间存在紧密而又深刻的联系,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力军.为此,高校应当积极创新大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着力构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载体,当代大学生更当奋发有为,从自身努力做起,不负时代的重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高校学术不正之风十分严重,学术道德失范行为肆意蔓延,给刚刚步入学术之门的大学生带来了非常恶劣的影响,败坏了学风和校风。本文梳理了大学生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现状及种种表现,分析了造成大学生道德失范的原因:急功近利的不良社会风气导致大学生学术研究的目的变异,高校学生学术道德监管机制尚不健全,学生自身学术道德修养不高。针对存在的问题,探寻有效措施,端正学风,提升学术主体的道德自律,遏制学生学术道德失范行为。  相似文献   

11.
道德是一个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最核心的部分,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必然要进行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走道德自觉和自信之路.道德自觉和道德自信是道德发展的一定阶段,也是道德发展的较高阶段,更是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终极目标,笔者从方法论角度探讨了道德自觉自信的实现路径,提出应注重隐性教育、感化教育、参与式教育和榜样教育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大学精神是大学建设的核心,而高校师德建设是造就高素质大学教师队伍的关键,直接体现一所大学的精神。在高校德育工作中,要全面理解大学精神与高校师德的内涵,塑造大学精神和加强师德建设,并在大学精神与师德互动效应中加强高校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道德教育对人的压抑和遮蔽使道德迷失了正确的方向,道德教育中人的失落,封闭了道德通向灵魂的大门,真正有效的道德教育沦为虚妄和幻想。一个以人为本时代的来临,呼唤道德教育回归人的本真。  相似文献   

14.
科技道德教育作为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在培养高技术人才实践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责任作为科技道德的核心范畴统领科技工作者的行为,培养和塑造科技人才的理想人格.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理应适应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育科技人才的社会责任意识,提升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5.
严格控制学生活动的时空,为学生精心设计理想化的成长轨迹和氛围,为学生全身心地营造含有无微不至爱护的巢穴——德育操作的C型模式;拆除学校无形的“围墙,”使德育从封闭走向开放,让学生在与环境的抗争中吸取营养,增强免疫能力——德育操作的O型模式。虽然不同模式的德育操作,都有其一定的理论依据,然而,选择采用何种模式的德育操作,则必须考察其所处的时空背景。  相似文献   

16.
论体育精神与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精神是指体育运动中所蕴含着的对人的发展具有启迪和影响作用的、有价值的思想作风和意识,是追求人的健康、健美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潜能以争取精神世界健康自由的心理状态,它蕴含着道德的具体要求:为国争光的体育精神是爱国主义的体现;不畏艰难、拼搏进取的体育精神是人类为理想而不断奋斗的精神;公平竞争、诚实守信的体育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是集体主义的体现;追求真、善、美的体育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具体要求。要将体育精神作为一种教育因素,融入高校大学生道德建设中,对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促进高校道德教育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需要,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在贯彻这一原则时,必须处理好德育与智育的关系;必须处理好智商与情商的关系;必须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大学德育精神文化环境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德育精神文化环境是大学德育环境中的软环境。优化这一环境,强化德育功效,应培养具有时代特征的校园精神,培养良好的校风,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氛围。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中职教育的不断发展,中职学校毕业生已成为我国技能劳动大军的主要来源.由于部分中职学校陷入了“重专业技能、轻品德修养”的误区,致使品德修养成了部分中职毕业生素养的薄弱环节,受到了社会及用人单位越来越多的质疑.可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出发,对中职学生品德修养基本状况进行分析,得出提升品德修养对中职学生来说尤为重要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发展、国际间交往的日趋频繁,人们的道德观念正在发生广泛、持久、深刻的变化,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培育人的道德选择能力,特别是合理道德行为选择能力的培育,已成为道德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现代社会,道德选择能力培育必须回归社会生活世界,使其内容、过程和目的生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