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关于高等教育收费属性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等教育收费是指高等教育的主办向受教育收取的学费和杂费的总称,其中,学费占主要部分。1994年,我国开始高教收费制度改革,各高校逐步实施和建立了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按照国际上大学教育成本分担的一般规律,以不超过生均总成本25%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2.
发展高等教育需要不断增加对教育经费的投入 ,在高等教育阶段逐步建立起一种由政府、社会、学生家庭或个人对教育成本的合理分担机制 ,向学生家庭或本人收取适当的学费是我国现阶段正在进行的高校收费改革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但是 ,随着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实施 ,高校收费水平与学生交费能力之间的矛盾日渐显露 ,如何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成了政府、高校和社会关注的热点。为此 ,国家一再强调各高校要开办上学“绿色通道” ,保证每一位被高校录取新生都能按时报到入学 ,并要求高校建立相应的助学保障体系 ,确保“不让一个大学生因…  相似文献   

3.
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高等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国家实行政府、社会、受教育者共同分担高等教育培养成本的制度以来,高校普遍存在着学生拖欠学杂费的问题,从目前情况看,各高校拖欠学费现象均非常严重,导致高校不得不负债运行,增加了教育成本,甚至影响到高校的健康发展。为了贯彻市场经济公平原则,对恶意欠费学生加收滞纳金已成为高校催收学费的通行作法。但是,目前的收费管理软件中并没有滞纳金管理功能,只能依靠收费人员使用计算器甚至算盘进行计算,既费时、繁琐又不准确。本文结合我校的工作实际,试图就这一问题提出些思…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成本核算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从1989年开始实行大学收费制度,但高校学费标准问题一直是社会争论的焦点。建立高等教育成本核算机制是完善我国学费制度的关键,是我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顺利运行的重要保障。本文对此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5.
吴明芳 《会计之友》2008,(13):52-53
中国从1989年开始实行大学收费制度,但高校学费标准问题一直是社会争论的焦点.建立高等教育成本核算机制是完善我国学费制度的关键,是我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顺利运行的重要保障.本文对此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6.
王娟  贺兴时 《价值工程》2011,30(20):263-264
高等教育收费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综合考虑了政府、家庭、学校及社会对高等教育成本的分担能力,制定了一个合理的承担比率,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学费定价模型,最后利用相关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的公共产品特性,决定了高校收费定价的特殊性。高校收费定价的理论模式有成本补偿模式、未来收益的资本化模式、学费/经费比率模式等。学费/经费比率模式是我国高校收费定价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校学费标准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财政拨款严重偏低是当前中国高校学费偏高的根本原因,社会资本分担甚微、税费政策未向高校倾斜等影响着我国高校收费标准的制定,学费高低应综合分析,多策解决.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校是典型的以培养成本为基础定价学费,并明确制定成本分担比例的国家。本文构建了“培养成本分担模式”学费定价机制实施路径的三个假设,并在这三个假设基础上以广西5所高校为例研究培养成本核算和学费定价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越来越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社会问题。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对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理论、影响因素及其分担主体进行了剖析,其目的在于降低高校培养成本。提高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校负债成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莉 《价值工程》2010,29(29):30-31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高校债务的形成已经10年多的时间了,如何化解高校债务危机已是刻不容缓,高校的公益性质决定了其自身偿债能力较弱,因此在实践中开源与节流政策并用,并辅之以预警和注册会计师审计等措施和手段,才能真正解决目前高校的债务危机,防止危机重演,使高校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郭春明  宋瑞敏 《价值工程》2011,30(30):303-304
当前高等教育信息共享问题突出表现在由于各大院校之间信息资源封锁,从而导致学生费用增加等现象,其本质是信息化资源,分布不合理。本文从博弈论的视角来分析高等教育信息化资源共享问题,增加教育信息化资金投入;建立弱势补偿机制、学校之间建立协商;用户侦查机制,各大院校均为资源共享联盟的成员,这样既能减轻信息资源共享联盟监督惩罚机构的工作量,又能调动其他院校的积极性,同时这种策略体现了公正客观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学费拖欠是目前许多高校都存在的问题。作为学校经费的必要来源之一,大量的学费拖欠给学校的行政管理、资金流动带来不少困扰。本文通过对英国某大学欠费处理方式的介绍,对比国内的收费方式,就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学费拖欠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胡翮  李宝侠  高立军 《价值工程》2011,30(30):255-256
我国民办高校经过20多年的发展,尽管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民办高校教师流动频繁,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影响了民办高校的发展。本文以陕西为例,分析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现状和特点,旨在为陕西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书院绵延千年,国外书院制也有几百年的历史,然而现代大学特别是中国大学实行书院制的却寥寥无几。在对中国古代书院教育、中国和欧美高校现代书院制学生管理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就现代书院制所引发的二级学院、教学管理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团委等部门与书院之间的新问题进行了内在分析,认为现代书院制是矩阵式学生管理加立交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探索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改革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赵晨曦 《价值工程》2013,(2):173-174
本文结合近几年黑龙江省高校的实际情况,系统地阐述了高校财务风险的类型及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使高校财务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和解决,以便高校顺利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胡山泉  高守平  龚德良 《价值工程》2010,29(26):174-175
本文针对目前地方性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认真剖析这些存在的问题,给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以帮助地方院校加强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8.
孔艳丽 《价值工程》2012,31(13):226
近几年国内高考生源数急剧下降,高招录取率却逐年上升,民办高校由于昂贵的学费使部分考生望而却步,多数民办高校因为生源紧张影响教师工资、福利待遇的提升,直接导致教师队伍不稳定。  相似文献   

19.
A number of factors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crisis in higher education, including the long‐term transformation in funding. In this article, I argue that neoliberalism can explain many of the processes leading to our changing commitment to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cost increases that this change has produced. A number of neoliberal assumptions firmly rooted in conventional wisdom have contributed to a “student‐as‐customer” phenomenon, which is, itself, a cost driver. I look 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ent as customer as a vehicle for exploring tuition increases. I also examine the tension between education as a public and a private good and the market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s crucial drivers of these transformations. In doing so, I emphasize that the student as customer has been created by the changes in the way we think about, organize, and fund education, rather than any fundamental change in young people.  相似文献   

20.
薛萌 《价值工程》2013,(35):239-240
本文结合作者多年教学与实际工作经历浅谈高校作弊现象的原因、特点以及解决办法,希望能有效的解决高校作弊问题,切实提高高校的办学质量为育人提供公平、公正的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