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关于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作用,一般认为科学技术的运用,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物耗能耗、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中,一些决策部门与实业界有一种简单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一)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是发展科学技术。有的同志是这样论证他们的观点的:因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归根到底要依靠经济技术的提高(论据主要是西方国家的情况),所以实现转变(我国)的关键是发展科学技术。这样论证看似符合逻辑,其实不科学。因为这些论者没有注意到“发展科学技术”与“经济技术提高”之间的差异。发展科学技术是指通过人类努力,科学技术本身的创新和提高,经济技术提高是指创新和提高后的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运用。虽然科技的发展是经济技术提高的基础,但是科技本身的发展并不等于经济技术就能自动提…  相似文献   

3.
4.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半岛的经济增长速度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总量已达到相当大的规模,但同时也存在多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本文在分析了影响山东半岛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因素及其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山东半岛跨世纪可持续发展的适度经济增长速度及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6.
美国经济在过去的10—20年里持续增长,失业率。,通货膨胀率保持了较低的水平,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依托的高技术公司不断涌现,制造业重现活力。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NRC)组织了名为‘功了美国经济的未来利用科学技术”的研讨会,讨论了美国科学技术如何在今后10-20年更好地促进美国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问题。科学技术与经济增长1.创新的经济学思考和“新增长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除了资金。人力和土地是生产要素外,还应该包括知识,承认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2.存在的问题一是生产力提高问题。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7.
世纪末的中国经济增长研讨会纪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杨文杰 《经济师》1999,(9):15-16
改革以来,中国经济经过了20年的持续调整增长。但是,随着中国告别短缺,步入买方市场,中国经济走入了新一轮经济周期的谷底。东亚危机的影响还在继续深入,这给中国的经济复苏罩上了一层阴影。中国能否在一定时期(10到20年)内继续保持高增长?目前,这一问题在经济学界和政府决策部门引起了广泛的争论。归纳起来,主要是以下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1)中国经济增长将进入调整期,经济增长速度不可能维持在8%~9%,而会降低到4%~5%。(2)推动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还在,在今后10~20年中国经济增长将继续保持较高的…  相似文献   

9.
徐秀红 《经济论坛》1999,(23):43-44
美国经济从1991年4月开始复苏至今,已经保持了8年多的增长势头。最近几年来,美国经济基本上沿着低速而稳定的轨道运行。与以往的增长周期明显不同的是,这次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不但失业率逐步下降,而且通货膨胀率也不断走低,即在低通货膨胀率下的持续增长,这是美国当今经济的一大特点。过去25年来,美国经济学家把2-5%的年经济增长率和6%的年失业率作为美国经济的极限,并作为宏观调控的一个临界点。如果年经济增长率超过极限之上,失业率降到极限之下,就会加剧通货膨胀,这是过去25年中美国经济的一个常规。但是…  相似文献   

10.
11.
任勇  安祺 《环境经济》2009,(12):41-44
一些发达国家和我国沿海部分发达地区的发展历程显示,经济增长起初会造成环境退化,但当社会资本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经济增长又会改善污染状况,提高环境质量。本文建立了量化经济增长与环境退化关系的指标——脱钩指数,分析我国1990~2007年间经济增长与环境退化关系的变化,展望今后的发展趋势。从结果来看,依靠经济增长最终能够解决环境退化问题,但这一过程的发生要通过环境经济政策的调控来实现。  相似文献   

12.
论新增长经济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3.
14.
<正> 21世纪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世纪。当今,我们正处于大科学、高技术的时代,科学技术发展速度之快,发展规模之大,发生作用范围之广,影响之深远,是前所未有的。科学技术在当代已经成为有效地实现社会目的的手段,而且正深刻地影响着整整一个时代历史发展的进程和方向。 一、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与整体化 1、科学理论趋于统一,即多学科、理论和方法的综合性。近代科学发展中,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是在开普勒的行星运动三大定律和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的基础上归纳出来的,也是在笛卡尔计算出地球半径的精  相似文献   

15.
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工业化国家,都面临着劳动就业问题的挑战。劳动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和阶段性,并与资本雇佣劳动生产方式紧密相连。从根本上说,劳动就业如同资源配置一样受市场经济规律支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避免的现象,并随经济的快速发展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它不仅表现在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更表现在需要创造更多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劳动者工作环境的就业岗位,促使就业不仅仅是劳动者谋生的手段,更是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途径,从而有效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对具有丰富劳动力资源的中国,如何更好地处理劳动就业问题无疑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把科学技术称为第一生产力。无数事实表明,科技实力已经成为决定一国经济实力乃至综合国力的最关键因素。本文拟就科学技术进步如何促进经济增长,以及如何加速我国的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谈自己的一些看法。1.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内涵科学技术进步简称科技进步,是科学发展、技术进步的通称,是指在创造、推广和应用科技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地完善话生产要素,并不断地从质上完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过程。它不仅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还包…  相似文献   

17.
18.
比较多国数据发现,东亚经济体比发达国家具有更高的经济增长率、投资份额和净出口份额,更低的消费份额和政府支出份额,并在所有值上具有更高的波动性;而在GDP结构量值中,其消费份额最大,净出口份额波动性最大,消费份额最稳定.立足资本进入效用函数视角,从建模分析和形成机制两个角度,可解释东亚经济体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均值比较特征以及一般性特征形成的经济基础.中国经济具有典型的东亚经济特征.  相似文献   

19.
周期性波动是各国经济增长的基本规律,任何周期性波动均存在瞬时均衡值,经济增长周期的瞬时均衡值取决于内部结构性因素和财政支出及出口等外生变量,随影响因素的变化呈动态发展状态。动态化索罗模型本身即是一个内生性周期性波动模型,其稳定均衡增长状态与经济增长周期的动态均衡增长状态是一致的。凯恩斯主义的非均衡增长理论和新古典主义的均衡增长理论分别反映了经济增长周期的周期性波动及其动态均衡增长状态。从我国实际经济运行看,短期波动总是围绕长期波动展开,并以长期波动为动态均衡值。未来十年我国经济增速将保持周期性下降趋势,但年均GDP增速仍能保持在6.5%左右的较快增长状态。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