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留守妇女问题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十一五”规划,其中把新农村建设作为我国“十一五”时期的重中之重。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其中,农村的留守妇女更是新农村建设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正确认识农村留守妇女问题(其自身素质,市场应对能力和政治参与意识等方面的问题),对于充分发挥留守妇女的作用,推动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农村留守人群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承担者。文章通过实证分析法,阐述了我国农村留守老人重责凄凉、留守儿童缺爱孤僻、留守妇女重担孤寂等现象;同时,文章还指出了农村留守人群的产生与城镇化快速发展、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断链、市场经济下“用脚投票”、农村各项收益不断提高和城市环境不适应等密切相关;最后,文章提出要改善农村留守人群的处境,需从新农村建设、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就地发展经济和关爱留守人群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地观察、深度访谈、问卷调研等方式,文章运用社会需求理论对“三留守”群体的家庭内部成员、留守家庭之间、留守家庭与社会的情感需求缺损现状及其原因进行深入剖析。最后,运用社会支持理论从加快经济发展、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加强农村社区建设、优化农村社区环境,关注留守家庭特殊需求、营造美好家庭氛围等角度出发,全方位建构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为补偿农村“三留守”群体情感需求提供强大的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4.
通过实地调查和访问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七个村的留守儿童现状,发现了大部分留守儿童存在的监护、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的问题。为了弥补亲子教育的缺失,提出“类学校”模式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中的优势,实行留守儿童寄宿制,开设心理课堂,建立“代理家长制’’等措施,为留守儿童的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1.6亿“三留守”人员规模巨大。农业现代化程度低、农村落后、城乡差距扩大、国家支农体系相对薄弱、农民收入低是农民工产生的经济社会基础,也是“三留守”产生、膨胀的源头。 “三农三化”是“三留守”不再留守——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外移,涌入城市,在我国农村社会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留守妇女群体。"留守妇女"已成为当前新农村建设中一个被遗漏且又棘手的现实话题。本文试图从留守妇女现象的成因、状况及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来探讨合理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7.
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心理问题,亟需心理援助。农村教师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援助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援助中的作用。要强化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援助的意识,把握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援助的思路,提升教师自身心理素质,增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自助的能力,帮助家长改善留守儿童成长的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8.
刍议农村留守妇女再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留守妇女是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殊群体,解决农村留守妇女的相关问题,需要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但农村留守妇女自身的素质将对问题的有效解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给予农村留守妇女更多的关注,对农村留守妇女进行再教育,提升其自身的素质,不失为解决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的又一途径。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民工大潮向城市涌入,生活在农村中的新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的现状令人们担忧.如何保障5800万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成为祖国未来建设的栋梁之才,对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入手,提出了留守儿童主要存在的四个问题,并重点分析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特殊群体,主要分布在我国中南部地区的劳动力输出大省,农村留守儿童主要在学习、生活、心理、品行、安全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党和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保护、维权、教育与关爱,但仍存在问题。应完善法律体系,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关爱服务网络,建立农村留守儿童信息数据库,完善动态监测机制,促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状况的不断改善。  相似文献   

11.
钟丹 《企业家天地》2010,(8):122-123
作为低社会经济地位儿童的典型代表,父母外出打工的农村留守儿童在人身安全、学习、品行、心理发展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本文重点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并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剧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我国政府继2013年底出台“单独二孩”政策之后,又于近期推出了“全面两孩”政策,以减缓人口老龄化的进程.采用Leslie人口预测模型对“全面两孩”政策后的人口增量与人口结构进行预测,进而分析该政策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理想假设的前提下,“全面两孩”政策将对人口老龄化产生一定缓解作用,但依据“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效果作进一步分析发现,受一系列现实因素的影响,“全面两孩”政策对人口老龄化的缓解作用并不显著.为此,应实行精神鼓励和物质激励并重的措施,大力宣传和落实“全面两孩”政策,减轻家庭抚养二孩的经济负担,改善社会抚养环境等,使良好的人口政策真正对老龄化发挥有效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择业观点的转变,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与此同时,伴随着大规模农村流动人口的存在,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群体也开始形成并呈现不断扩大之势。由于种种原因,农村留守儿童无法接受良好教育,与此伴随的各种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阐述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成因,通过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所面临的诸多困难,提出了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财政对策。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内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本身进行研究的文献很多,但从社会管理体制的角度研究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文献极少。文章分析了产生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体制性原因,提出了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体制性措施及管理性措施.  相似文献   

15.
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镇化、劳动力流动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留守老人成为农村老年人的主体,留守老人的养老面临着经济、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困境,不健全的农村社会化养老体系又加剧了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的严峻性。在深入分析农村留守老人陷入养老困境原因的基础上,从养老金水平、养老机构设置、养老服务供给和孝道文化重建四个方面探索出适合我国农村留守老人养老的新出路。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出务工,使农村产生了留守老人这一群体.农村留守老人养老保障问题能否得以妥善解决,不仅关系到这一群体自身是否"老有所养",也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功与否.文章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的现状及其对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冲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农村养老制度、解决农村留守老人养老保障问题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村留守妻子社会支持网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马特.G.M.范德普尔的提名法并结合农村留守妻子的实际状况制定了合理的社会支持网测量量表,对农村留守妻子的社会支持网结构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得出:农村留守妻子的社会支持网结构特征总体上表现出网络规模较小,紧密度较低,趋同性较高,异质性较低,亲属和邻居是农村留守妻子社会支持网的主要提供者。最后提出应加强构建农村留守妻子的正式社会支持网络,从而使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更加稳定和谐。  相似文献   

18.
农村留守儿童最突出的问题是心理问题,这一问题已引起社会各阶层的关注。农村学校是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理想场所,我们应有效利用农村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援助作用。同时,应深刻认识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社会性,努力协调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援助力量.切实加大援助力度。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农村流动人口的增多,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已成为一大社会难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义务教育城乡分割、农民工收入有限、农民工在现代化建设中不可或缺是造成农村儿童留守的主要原因。政府应该充分利用供应、补贴、生产、管制等手段,加大财政预算投入、鼓励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提供丰富的产品服务、进行正确的秩序引导,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工作中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20.
<正>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开始大规模出现,在农村以青壮年为主的大量劳动力开始流向城镇和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对整个社会经济建设发展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积极影响,但随之而来的是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及教育问题。据全国妇联的相关数据统计,2009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约为5800万人,[1]后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截至2010年,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