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我2005年退休。一天,我在县老促会看到一本《中国老区建设》,津津有味地阅读起来,觉得刊物内容丰富,贴近老区实际,很有可读性。从此,我与《中国老区建设》结下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2.
《中国老区建设》2014,(10):64-64
广东省力争2015年订刊有新的增长广东省老促会会长陈开枝说:"《中国老区建设》办得很好,传达了上级领导对老区工作的有关指示精神,交流了全国各级老促会的工作经验,反映了各省、各地老促会的工作动态。""每次一拿到《中国老区建设》,我上班第一件事就要认真阅读,学习别人的经验,来丰富我们自己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中国老区建设》2012,(12):59-59
《中国老区建设》为老区建设和老促会工作引了路、鼓了劲、壮了胆,是我们老促会的工作指南,也是我们的真师良友。每期杂志上刊载的文章,我们都一篇一篇认真地看,我认为在五个方面颇有特色:  相似文献   

4.
我从2000年开始担任登封市老促会会长。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凭着对党的忠诚,借鉴《中国老区建设》所刊载的全国各地老促会工作经验,结合登封市老区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登封市老促会连续10年被评为全国老区宣传工作先进单位,被省委、省政府和郑州市委、市政府授予先进单位;本人除被评为省、市先进个人,还被授予全国老促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通过10多年订刊读刊实践,我与《中国老区建设》结  相似文献   

5.
李栋善 《中国老区建设》2006,(10):I0003-I0003
我们当阳市老促会办公室从1997年开始收藏《中国老区建设》,9年来已经收藏100多本。收藏是为了应用,每当工作中遇到什么问题,查阅一下《中国老区建设》总会有所帮助。市老促会会长徐时成说:《中国老区建设》刊发的各类章对我们的工作用处很大,刊物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笔每每写一些“豆腐块”、“火柴盒”被《中国老区建设》刊用,心情格外高兴。每次收到《中国老区建设》都认真阅读,有时杂志晚到几天.心里就像缺了什么似的。《中国老区建设》成了我们的“家刊”。  相似文献   

6.
我们是《中国老区建设》的热心读者。1999年,我们从县里不同岗位上退下来,加入到老促会这个行列。我们把《中国老区建设》视为工具书,对它爱不释手,每期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地阅读。通过阅读,使我们增长了知识,提高了工作水平,陶治了精神情操。《中国老区建设》杂志,集知识性、指导性、服务性于一体,成为我们的精神食粮。大家每到月初就翘首期盼,准备品尝精神大餐,它对我们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和  相似文献   

7.
我2009年初参加老促会工作,担任湖北省恩施州老促会秘书长。起初,我对老促会工作比较生疏,不知如何下手。是《中国老区建设》帮助我很快熟悉了情况,理顺了思路,打开了局面。2010年第2期《中国老区建设》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这一期"特别策划"栏目的文章题目是《老促会,促什么?》,加上同期的卷首语《老促会的历史使命》,对老促会的性质、任务,如何做好老促会工作,阐述得十分明确。读了这一组文章,  相似文献   

8.
《中国老区建设》为老区建设和老促会工作引了路、鼓了劲、壮了胆,是我们老促会的工作指南,也是我们的真师良友。每期杂志上刊载的文章,我们都一篇一篇认真地看,我认为在五个方面颇有特色:一是宣传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关心支持老区建设、关心支持老区人民;二是宣传了党中央国务院包括各部委出台的关于老区建设的许多优惠政策;三是介绍了各级党委政  相似文献   

9.
我是《中国老区建设》一名忠实读者,收到每期杂志,我都认真阅读。2010年第1期刊登了我和曾庆拾采写的《当阳老区绿林山村民用电得到解决》一稿,兴奋了好几天。  相似文献   

10.
文兵 《中国老区建设》2006,(1):I0001-I0001
江苏淮安市楚州区近几年每年订阅《中国老区建设》都在千份以上,全区27个乡镇300多个村,都能看到“中国老区建设》。区、乡镇、村老促会都建立了刊物学习制度,除了自学,每月还利用一天时间集中学习,每年召开2次学刊座谈会。干部群众从切身实践中感到,阅读《中国老区建设》,不仅能开阔视野,而且可以学到工作方法、思路。  相似文献   

11.
我一直工作生活在革命老区,和老区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退休之后,我先后参加了左云县、大同市老促会组织的活动。在老促会,我结识了《中国老区建设》,感到这本刊物办得很有特色,很有指导性。刊物不仅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老区建设的方针政策,还介绍老区建设的先进经验,报道老区艰苦创业的先进典型和动人事迹。老区人民非常喜欢这本刊物。  相似文献   

12.
《中国老区建设》作为反映广大革命老区情况,指导革命老区工作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刊物,已经创刊十五周年了。白手起家,在没有经费支持,面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的困难情况下,靠市场化运作,刊物能茁壮成长,成为国内颇有影响的“三农”刊物,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中国老区建设》不平凡的十五年成长历程,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一是靠中国老促会的正确领导和全体办刊人员的努力;二是刊物坚持了为革命老区人民呐喊,为革命老区建设服务的正确的办刊方针;三是得到了各地老促会和全国从事老区促进工作广大老同志的热情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中国老区建设》2006,(5):60-60
从本期起,老促会园地开设《读者点题》栏目,主要目的是群策群力,共同探讨在老区建设、老促会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大家可以给我们来信,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我们将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刊登出来,发动读者来为你支招,以利于共同交流学习,创新老区工作方式、手段,进一步提高老区工作水平。本期我们刊登的是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老促会在动员社会力量支持老区建设方面的问题,这个问题很重要。我们老区工作者都心系老区,但一些同志注意力集中在党委、政府的职能部门,对如何动员社会力量支持老区建设,往往重视不够,手段不多,方法不新。如何创新动员社会力量支持老区建设的机制,建立支持老区建设的另一个渠道?诚请大家踊跃投稿,发表意见。  相似文献   

14.
2005年3月,湖北省当阳市老促会会长徐时成推荐我到市老促会担任副秘书长,负责老区宣传工作。开始,我对什么是老区,老促会是一个什么组织,做什么工作,一无所知。徐会长见我一脸茫然的样子,连忙说:"莫怕,我给你一本杂志看看。"我接过一看,《中国老区建设》6个红色大字让我眼前一亮。从那时起,我认真研读每一期《中国老区建设》,渐渐地迷上了这本杂志。每到年终,我把当  相似文献   

15.
《中国老区建设》2012,(12):49-49
西平县老促会为“三老”订阅《中国老区建设》 河南省西平县老促会出资为全县老红军、老八路、离休老干部订阅了2013年《中国老区建设》。今年刊物发行期间,西平县老促会采取“六进门”措施,即:征订宣传进党政机关、进事业单位、进企业、进乡镇、进街道、进村委。截至10月中旬,全县已征订《中国老区建设》560份。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题写刊名的《中国老区建设》至今已经创刊十五周年了。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中国老促会的领导和各省、区、市老促会以及广大老区工作者的支持下,在十五年的岁月中,《中国老区建设》与时俱进,内容贴近实际,贴近读者,丰富多彩,指导性强,版式生动活泼,受到广大读者的珍爱和赞扬,成为老区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7.
我1995年退休后到老促会工作,现年76岁。10多年来,我积极为《中国老区建设》投稿,有几十篇稿件被采用。2007年以来连续被评为《中国老区建设》优秀通讯员或评刊员。看到自己写的稿件被刊物一篇篇采用,我非常高兴,  相似文献   

18.
《中国老区建设》2007,(6):I0001-I0001
利用刊物宣传自己 我们十分重视学刊用刊。市、县(区)老促会将《中国老区建设》杂志送给党委、政府、人大、政协主要领导及成员单位和老区乡镇村领导,供他们掌握全国老区建设动态,学习借鉴其他单位的先进经验。市、县老促会领导借每年参加全国老区宣传工作会议的机会,宣传介绍齐齐哈尔市老区建设的情况,虚心向同行们学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2006年12月13日至15日,四川省革命老区发展论坛在朱德元帅故乡——四川省南充市召开。来自四川省各地市州老促会、四川省委、省政府、南充市委、市政府各部门8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老促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任凤杰、中国老促会会长助理平欣、中国老促会宣传部部长徐强国、中国老区建设杂志社总编辑漆志恒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主要探讨在新时期、新阶段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会议代表还实地参观学习了仪陇县老区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和做法。四川省老促会会长冯元蔚认为:这次论坛必将对四川老区建设起到积极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老区建设》2020,(2):63-64
山西省老促会:多措并举实现增长山西省老促会非常重视《中国老区建设》杂志的发行工作,在各级老促会工作条件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山西省老促会采取多种措施,2020年度实现全省订阅数的增长,扭转了近年来逐步下滑的趋势。主要做法是:一是提高站位,省老促会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市、县老促会加大发行力度,把杂志发行作为传承老区精神的政治任务抓好抓实;二是逢会必讲,在开各市秘书长会议、部署调研会议、宣传培训会议等会议时,逢会必讲抓好杂志宣传发行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