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中国人民银行各期货币政策执行情况报告中筛选出有关物价判断的措辞,并通过方差分析方法构建了我国央行信息披露指数。随后利用SVAR模型实证检验了产出缺口、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央行信息披露行为等变量对公众通胀预期的影响。结果表明:除物价变动、产出缺口、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以外,央行信息披露行为同样可以对通胀预期产生显著的影响,并且效果要优于传统的价格型以及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央行可以通过加强与市场的沟通,达到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当中央银行信息具有私人信息(private information)的性质时,公众并不能够准确了解货币政策的目标,或者对货币政策的公告不完全相信,此时将难以如巴罗—戈登模型所描述的那样,能够形成稳定的通货膨胀预期均衡。在本质上人们就如同计量经济学家那样,每期观察主要的经济变量,不断估计和更新相应的参数,动态形成对未来的通胀预期。本文的研究重点是通过建立附加前瞻性政策变量的VAR预期模型,利用1995.1季度-2009.4季度中国的实际数据,实证研究1997.1季度-2009.4季度我国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并对我国公众通货膨胀预期的特征、我国货币政策的可信度等进行较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3.
李新  王莹 《西安金融》2011,(2):36-37
我国人民银行现行的会计标准与国际通用会计准则存在很大差异,在表外信息披露方面,差异尤为明显。针对当前世界范围内中央银行会计标准的国际趋同,本文研究了我国央行会计表外信息的披露问题,分析、探索现行央行会计表外信息披露与国际会计准则靠拢的改进思路,将央行会计标准改革进一步具体化,以期对完善、重塑我国中央银行会计标准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际经济金融的不断融合,国内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央行作为中央预算单位,财务预算、财务支出等信息披露等问题受到国内外社会的广泛关注.财务信息披露对于中央银行履职来说是重要依据,也是履职结果的直接反馈.中央银行财务信息披露在国内外都有很强的特殊性和影响力,如何完善财务信息披露机制,增加财务信息透明度,对央行财务改革和财务信息的使用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
刘莉晗 《会计师》2014,(9):36-37
在当前央行会计信息透明化和规范化发展趋势下,探讨推进我国央行会计信息披露议题十分必要.本文分析了我国中央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和特点,介绍了外国主要中央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做法,提出完善我国中央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学习理论逐渐成为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公众预期逐步在学习过程中形成,适应性学习作为公众计量式学习的一部分,能够较好地反映通胀预期形成过程.公众的感性学习渠道,如央行信息披露和媒体披露也能够影响通胀预期形成.本文系统地对公众学习理论的发展及其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和梳理,介绍了公众学习的定义、分类及其性质,并基于适应性学习假定,分析了经济主体形成通胀预期的过程,最后总结了央行信息披露和媒体披露对公众通胀预期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央行会计信息透明化和规范化发展趋势下,探讨推进我国央行会计信息披露议题十分必要。本文分析了我国中央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和特点,介绍了外国主要中央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做法,提出完善我国中央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央银行的财务信息对检测货币政策执行结果,增强央行透明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完善的会计标准至关重要,本文将中国现行的央行会计准则与国际通行的标准进行比照,发现其中诸多的不完备处,以及非标准化的央行财务披露规则对央行健康性审计的负面影响。进而提出针对性建议以调高人民银行财务信息披露的标准化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通货膨胀预期压力日益加大,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调控面临巨大的挑战,作为西方国家成功实践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在实现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预期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本文分析了通货膨胀目标制在稳定通胀预期方面的制度特征,结合我国实施通胀目标制所面临的货币政策困境,提出了增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与可信度、以通货膨胀目标制作为单一名义锚、建立合理的通货膨胀目标区间、采用核心消费价格指数、增强信息披露机制、完善监测指标体系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汪洋  林福和 《金融纵横》2009,(12):14-17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各国央行均加强了对外信息披露和政策沟通力度。事实证明,这种做法在提振公众信心、稳定市场预期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有关中央银行对外沟通的理论分析出发,借鉴欧央行的成熟经验和面向不同对象的沟通策略,探讨在完善我国中央银行加强对外沟通和提高透明度以应对金融危机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何运信 《上海金融》2012,(8):44-51,117
本文对货币政策信誉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解读,进一步考察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货币政策体制改革实践,得到以下结论:(1)货币政策信誉对稳定公众通货膨胀预期和提高政策有效性有重要的意义;(2)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改善以及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实施都有助于提高货币政策信誉(可信度);(3)是否采用正式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货币政策体制必须具有央行高度独立性、良好的货币政策透明度等特征。  相似文献   

12.
《南方金融》2008,(3):71
美就业数据疲软提升经济衰退和降息预期,欧央行联手美联储向市场提供美元流动性,中央银行家对通货膨胀表示担忧,澳央行单日净投放7.21亿澳元纾困,日本外汇储备超过1万亿美元,  相似文献   

13.
陈建斌 《金融纵横》2011,(10):15-20
通胀预期是指对未来通货膨胀变动方向和幅度的事前主观估计,它的形成取决于公众能够获取的信息、将信息转化为预期的模型以及加工信息的能力。通胀预期对物价稳定和货币政策操作效果具有重大影响,有效管理通胀预期对于抑制通货膨胀、保证货币政策操作成功极为重要。管理通胀预期的关键是通胀预期锚定,需要综合采取设定货币政策锚、强化中央银行可信度、加强与公众信息交流等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公开披露问题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张兴胜 《金融论坛》2002,7(7):48-53
商业银行信息公开披露对银行自身发展、股东权益维护及金融风险监管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2∞1年1月16日巴塞尔委员会发布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草案)>对商业银行信息公开披露作了新的规定,提升了国际银行业信息公开披露的整体水平.我国商业银行信息公开披露一直存在规范性不强、风险披露不足、保障性规定软化等问题.2002年5月21日人民银行发布<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是我国商业银行信息公开披露管理方面一个里程碑式的文件.尽快按照<暂行办法>推动信息披露的制度化,突出披露重点,完善披露法规,防范信息披露风险,是推动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规范化的现实出路.  相似文献   

15.
该文在对通胀预期三种形成方式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认为不完全理性预期是较为符合实际的预期形成方式;而通货膨胀持久性、经济主体获得信息并进行有效分析的能力、中央银行信誉是影响不完全理性预期的主要因素。中央银行应在货币政策目标上赋予币值稳定更高的权重,并通过进一步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尽量向公众提供能使其形成合理预期所需的信息量等方式来管理通货膨胀预期。  相似文献   

16.
张成思  党超 《金融研究》2016,436(10):1-15
本文建立含有通胀预期的前瞻性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基于2001年1季度至2014年4季度居民和专家两组通胀预期调研数据,研究中国人民银行决策信息集中是否包含通胀预期变量,以及谁的通胀预期更能影响货币政策。研究表明:(1)央行对居民预期和专家预期均做出显著反应,但对专家预期反应更强:平均而言,专家预期值提高1%,央行当季会降低货币供应量增长率0.4%,拆借利率则上浮0.1%;(2)在长期,央行遵循“逆预期”操作的相机抉择行为模式,表明预期变量是央行决策信息集的重要组成部分;(3)央行对某些机构的预测数据反应较强,其预测信息集可能与央行信息集重合度较高。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公众和经济主体对中央银行政策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加,央行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获得公众对货币政策的理解和支持,引导市场预期,央行越来越重视社会沟通的作用。通过分析比较中美两国央行社会沟通的相关内容,提出完善当前我国央行社会沟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中央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对反映国家宏观经济金融运行状况、引导金融机构及公众预期、提升中央银行公信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发达国家中央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法律框架、披露内容、披露渠道等已形成较为成熟的做法。相比之下,人民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作用还未有效发挥,制度框架有待进一步完善,会计信息赖以形成的会计标准改革也还在逐步探索中。借鉴发达国家中央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先进做法,逐步改进人民银行会计标准、完善对外信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的双重视角对中央银行紧急流动性支持信息披露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紧急流动性支持信息披露不服从货币政策透明优于神秘的单一规则,中央银行应当根据成本收益原则来选择信息披露方式.通常而言,对存款类金融机构提供紧急流动性支持时,阶段性保密优于及时披露;对非存款类金融机构提供紧急流动性支持时,及时披露优于阶段性保密.  相似文献   

20.
内控即内部控制,"是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影响,为经营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规的遵循性等目标的实现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COSO,2004).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利益相关者( stakeholder)意识到,一家公司是否具有价值,除了考虑公司的财务业绩外,还必须掌握其内控情况.在信息不对称的资本市场中,公众要想了解一个企业内控情况,主要还是依靠该企业管理层对其内控信息的披露.所以内控信息的披露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同时内控信息披露也是保障上市公司治理机制有效运行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内控信息披露规则和披露效应两方面归纳了国内外学者对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对内控信息披露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分析,为下一步的研究作展望.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规范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行为,提高内控信息披露信息质量,增强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和提高上市公司绩效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