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证券市场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作为中国非成熟证券市场中占比70%的重要投资主体——普通投资者的投资收益却非常惨淡。普通投资者通常采用博弈型和综合判断型的投资方法,而这两种缺乏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通常会因情绪因素和认知偏差使普通投资者很难做出客观理性的投资决策,在投资的判断与决策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受到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以致陷入认知陷阱。通过对普通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的行为金融学进行分析,揭示普通投资者投资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自身思想和心理上的固有缺陷,这种缺陷干扰普通投资者的理性思维与判断过程,以致投资失败。  相似文献   

2.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行为金融学逐渐成为一门新兴的发展学科.投资者情绪理论作为行为金融学对证券市场群体研究的一个分支愈来愈受到重视,本文试着从另一方面浅述投资者情绪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解读行为金融学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行为金融学是在评论数理金融学的基础上建立的,能够解释金融市场中的异常现象,研究投资心理与行为的关系。它把投资的心理区分为理性趋利与价值感受,把心理学纳入投资行为分析,提出了研究投资行为的两种主要模型。因此,行为金融学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新兴学派。  相似文献   

4.
解读行为金融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主流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 一般人认为,现代金融理论以1952年马柯维茨(H.Markowitz)发表《证券投资组合选择》一文为开端。该文提出了“投资组合”理论。简单地说,该理论认为,在证券市场上有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不会因多样化投资而消失,因此可称  相似文献   

5.
6.
行为金融学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为金融学是伴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而兴起的一门新的学科,与传统金融学理论一起,两者构成了金融学的理论体系。先从行为金融学产生的历史背景谈起,指出行为金融学是历史创造出来的。随后介绍了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和理论体系,并介绍了行为金融学的几个投资策略。  相似文献   

7.
投资者行为的心理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奇志 《经济师》2005,(5):28-28,30
近年来,随着行为金融学的兴起,心理学方面的发现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股票市场的研究中,尤其是对投资者行为的研究方面。文章主要总结了经济学家最为感兴趣的一些心理学发现,并解释了某些投资者的行为,最后分析了中国股票市场的现实状况。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行为金融和计算实验方法建立包含三类交易模式的异质跨期人工金融市场,分别在期望效用和前景理论框架下描述投资者决策方式对资产价格波动特征的影响。其中,基于前景理论框架的情绪交易包含二维风险态度、参考点效应、主观概率扭曲等多种心理因素。通过与上证50ETF波动特征的对比,本文验证了该模型对于异象观测的有效性;通过方差分析,验证了模型中市场环境和心理参数是价格波动特征改变的决定性因素。进一步,本文对不同参数取值下价格形成系统进行收益率横截面分析,发现系统环境和投资者心理因素对市场波动特征的影响机制存在差异,系统环境的改变能够引起收益率极端值增加和市场尾部风险累积,而心理因素仅引发收益率围绕均值的波动增加。这表明投资者认知局限和决策偏好导致的有限理性对市场波动的影响较为间接和温和,维护市场稳定更重要的措施应着眼于市场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行为金融学学科发展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立俊 《经济经纬》2006,(6):126-128
一、从行为经济学到行为金融学“行为金融学”是一个容易引起误解的名称。就其对象来说,行为金融学研究的主要不是行为过程,而是心理认知偏差和市场不规则现象。但这些偏差和现象要通过投资行为反映在市场的价格走势中。投资者的心理认知偏差是无法观察到的,但市场不规则现象和投资者的行为是可以观察到的。行为金融学是从可观察到的市场现象和投资者行为出发,发掘投资者的心理现象,以期把握市场运动的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讲,“行为金融学”这个带有行为心理学派色彩的名称是非常准确的。行为金融学以心理学发现为基础,借助其他社会科学的观…  相似文献   

10.
行为金融学是在经典金融学的基础进行了理论的实践和对投资人的投资习惯、投资判断、风险回避等进行了深层次的行为研究.同时在行为金融学里还包含了心理学、行为学以及社会学等方面的学术研究.在行为金融学里,由于面对的市场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因素,因此,当投资者面对这些不确定因素时所做出的投资判断会随着个人的认知和理解方式不同以及习惯等的不同都会产生不一样的投资行为.这些关于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成果和传统的经典金融学在理论上都是相悖的,爱市场里投资者并不是时刻的都是能够保持冷静的,由于投资行为和习惯的不同,风险偏好的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的投资方式.对于行为金融学的研究能帮助我国的金融市场更好地进行风险防范的工作,为稳定有序的金融市场做出相关的支持和贡献.  相似文献   

11.
星期一效应指的是周一的股市收益通常比周五低。卡马拉Kamara(1997)认为,是机构交易及衍生工具的使用导致了星期一效应的消失。由于机构交易在我国远没有像在西方成熟市场那么重要,而且衍生工具的使用很有限,那么星期一效应为什么消失呢?文章实证研究这个问题,并以相反的结论推翻了卡马拉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周晔 《经济学动态》2004,(8):18-119
南京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全国首届行为金融学与资本市场学术研讨会于2003年11月29-30日在南京召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高等院校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等金融机构的100余位中青年专家、学者参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证券市场是一个新兴的市场,在许多方面尚未成熟。目前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过度投机性,而其产生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众多中小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本文将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成果运用到我国证券市场的实践中,以合理引导投资者的行为,科学选择投资基金。  相似文献   

14.
IPO发行价溢价异象与投资者情绪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3—2011年沪深两市所有A股作为样本进行研究可以发现,IPO发行价与IPO溢价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IPO发行价越低,IPO溢价现象越明显,称之为“发行价溢价异象”。采用受限因变量Tobit模型对投资者结构进行分析又可发现,IPO发行价越低,个人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低.由此表明,正是由于低发行价股票投资以个人投资者为主,个人投资者易于受到投资者情绪影响,高估股票价值,增加非理性投资需求,寸导致了“发行价溢价异象”产生。  相似文献   

15.
中国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玮  谭秋燕 《经济问题》2005,(12):60-61
“羊群行为”是金融市场上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长期以来,投资者的羊群行为一直被认为是导致股票市场剧烈波动和引发市场系统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以往对美国金融市场的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存在典型的羊群效应,而研究表明我国证券市场中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更加典型。对这个问题作一个文献综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作理论研究和政策分析。  相似文献   

16.
行为金融学理论与投资基金经理的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俊 《财经研究》2002,28(4):33-37
行为金融学理论着重分析金融市场中由于心理因素引起的投资者的失误偏差和市场的反常。传统的金融学理论确定投资基金经理的选择标准时仅考虑了经理对于信息的收集分析等能力。但是行为金融学理论认为人的心理因素有可能造成主观错误:如普遍性、显著性、过度自信、抛锚性等判断错误。这些主观错误会造成基金经理在市场中过度反应与反应不足。投资者在确定投资对象与选择基金经理时,除了传统金融理论中的相关因素外,还必须考虑将要投资的基金的经理层是否具有行为金融理论以及决策科学方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17.
吕东锴  蒋先玲  张婷 《技术经济》2013,(2):97-103,131
利用2003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月度数据,采用月调整组合方式,分别利用双变量T检验法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检验中国股票市场中"价格异象"的存在性,利用相关分析法检验了价格异象不属于小公司异象,利用Tobit模型研究个人投资者持股的决定因素,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造投资者情绪指数,分析投资者情绪、卖空障碍与价格异象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股票价格越低,个人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投资者情绪和卖空障碍是导致价格异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徐嫄 《生产力研究》2004,(10):42-43
本文从行为金融理论的角度出发 ,对诸如过度交易、过度反应、反应不足之类的投资者行为异象做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19.
前景理论提出以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地应用到金融学的研究中,经典金融理论无法解释的部分现象也结合心理学找到新思路。回顾了近年来关于个体投资者心理偏差的文献,按照选股、买入、卖出三个阶段总结五种常见的心理:有限关注、模糊厌恶、过度自信、心理账户和损失厌恶,并讨论心理偏差所引起的交易行为异象,包括本土偏见、过度交易和处置效应等。最后在综述现有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对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20.
对上海市场中有代表性的两支基金-基金金泰和基金景博进行充分采样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统计数据说明了我国封闭式基金市场的价格走势特点,深入分析了造成这种走势的原因,并在文末尝试性地将此方面分析扩展到了目前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的开放式基金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