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文奥运:中国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契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文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核心和灵魂。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奥林匹克文化的分析,笔者认为“人文奥运”是两者交融的契合点,二者的交流和融合不仅会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而且可以丰富奥林匹克文化的内涵。最终,中国传统文化塑造的“人文奥运”理念必将凸显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东方文化特色,对于“举办一届最成功的奥运会”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研究不同画马题材的象征意义;运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剖析传统中国马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及马文化精神内涵与中国画之间的联系,发现“马”在传统中国画中的象征意义,以及“马”在中国文化和艺术的发展史上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
日本企业文化特点与我国企业文化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端于中华儒学思想的日本企业文化是日本“经济奇迹”的内在动力,以“家”理念、团队精神和人本主义为特点的日本企业文化,作为东亚企业文化的成功代表具有科学合理的一面,但也有其局限性。在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借鉴日本企业文化的成功经验,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实现企业文化内涵与形式的统一,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4.
广告是一种经济现象,且它在追求商业目的的同时,还蕴藏着某种文化观念和文化价值。以“广彩瓷及其图案”衍生出的商业美学观点作为切入口,思考如何将传统地域特色融人到现代设计之中,如何从民族内涵中吸取精神力量,弘扬中华文明,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传播理念,为本土品牌广告的性格塑造以及有效传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对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调处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所蕴藏的思想和哲理是博大精深的,“天人合一”这一理念就高度凝练地表达了人对自然所应持有的基本态度。在西部大开发中,西部可持续开发的前提是文化观念的转变,应避免“人本主义”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泛化,变西方的“人本主义”为东方的“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育人理念及方法,其注重先“修己德”、“内省”而后“化人”的修身理念,有助于大学生道德情操和人格塑造的培养.文章以传统文化中育人思想为切入点,着重论述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价值,并就如何运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和谐文化内涵丰富、底蕴深厚,是一笔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中,我们要重视传统文化的资源性作用,继承和弘扬传统和谐思想的合理内容与精华。作者认为,著名哲学家张岱年和方克立先生所倡导的“综合创新”文化观对于继承与弘扬中国传统和谐文化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即一方面要系统总结和认真阐发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充分发掘传统和谐文化所蕴含的现代价值,同时汲取西方“和谐”思想的有益成分;另一方面要勇于创新,赋予传统“和谐”思想以崭新的时代内容,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有机融合。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的基础上实现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对接,创造代表先进文化方向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8.
在西方,契约作为一种法律理念不仅存在于私法之中,而且也融入到公法中,为政务诚信制度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文化源泉.但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政务诚信属于一种由人格信任所构成的道德自律范畴,强调的是代表官方的精英人物的自律和德政,与契约理念不相容.我国政务诚信的构建必须在继承中国传统优秀诚信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吸收西方契约诚信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在思想文化观念上实现从“官本位”到“民本位”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论中国古代方圆造物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圆地方”在中国传统宇宙观、哲学观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这一思想一直渗透在中华民族传统建筑、园林、器物、装饰等造物活动之中,形成了“尚圆”、“尚方”的造物观和审美观。  相似文献   

1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远,内涵博大精深,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时代价值。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借鉴传统思想文化传播理念,汲取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之精华,创新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提高党校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茶文化之兴,肇于魏晋。在中华民族丰富璀璨的传统文化中,中国茶文化以其高雅性与脱俗性精神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陆羽《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翻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发展史,几乎每一页都可以闻到茶香的味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茶”的确是一个耐人品味的话题。  相似文献   

12.
孝和忠的范畴都源于中国儒家思想,“孝”在中国根深蒂固,“忠”却在日本发扬光大。我们应积极挖掘传统孝忠文化中的优秀成份,使之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理念。弘扬孝道,使社会形成敬老爱老的风尚;扬弃忠的观念,让人懂得,忠不仅体现在忠于国家上,更体现在忠于家庭、忠于团体、忠于企业上。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图形中的意象美及在现代艺术中的传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时代的当今世界,各种文化相互影响、日益融合,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碰撞和互融,使人们对现实有了更清醒的认识。中国传统美学博大精深,“意象”美贯穿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始终,对中国传统图形的影响更是明显。在对中国传统图形中的“意象”美及其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传承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重新受到关注,这是因为西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在强烈地、持续地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从而造成了中国人在文化层面上的精神“磨难”,引发了种种偏离现代化追求初衷的社会后果。在探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传统与现代、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时,一个不能回避的实质性追问是,如果物质现代化的实现不能够导致精神处境的普遍改善,中国的传统文化将如何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提供精神基础?  相似文献   

15.
色彩是平面设计最具生命力的设计要素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色彩被视为构成宇宙的基本要素之一,具有特定的意义及内涵。本文从传统的哲学色彩观出发,从色彩意象、墨分五彩之“墨象”、随类赋彩之“色象”几个方面对水墨设计中的色彩意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和谐文化仿佛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常常在自觉和不自觉中对中心的经营管理和服务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和谐文化的实质,是以“人”为中心,以文化引导为手段,以激发干部职工的和谐意识,发挥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性为目的的一种经营理念。而“和谐”符合中国传统的和合哲学。在世界上三个比较突出的文明中,西方文明崇尚自由,伊斯兰文明崇尚公平,中华文明则是包容。中国之所以形成和谐至上的价值观,源于中国人对矛盾的看法。中国人从老子时代就认为阴阳合一,二者对立统一,两极分离,包容矛盾。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会计文化伴随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汗水,是体现在会计方面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国会计文化,立足科学态度追求会计之“真”,着眼人文理念体现会计之“善”,并将科学态度与人文理念相结合而形成会计之“美”。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传统义利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对组织协调、情感激励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然而,在义利内涵的阶级性特征、“重义轻利”取向的压制等方面,也显示出员工尊严、人格被压制,利益分配失衡等消极影响。本文经过总结前文,得出“驱利”与“尚义”并举、寻找利益均衡点,重视员工伦理培训等启示。  相似文献   

19.
民间谚语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语言”范畴而深入到一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层面,它凝结着丰富的民族历史、生活经验、文化理念、审美情趣、集体无意识等等形而上的内涵。民间谚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与其说是语言问题,不如说是如何理解一个民族特定的历史与文化的问题。把民间谚语分为不同的层次,由易而难“透过字面,体会文化;通过形而下,到达形而上”,应当是对外民间谚语教学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李锦记集团主席李文达先生曾多次指出:“李锦记已经完成了第一个使命;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通过酱料传播到全世界。现在,我们又开始了第二个使命,要将中国优秀的养生文化传播到全世界。”1992年成立的南方李锦记有限公司,15年来一直承载与实践着“第二个使命”,以弘扬中国优秀养生文化为己任,以“思利及人”为企业核心价位观,坚定地般身于中草药健康产品的开发与推广以独特的健康理念和企业文化,在竞争激烈的直销市场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片“蓝海”。如今;背靠着李锦记百年“金字招牌”中所蕴涵的厚重人文精神和历史财富,年轻的南方李锦记正坚毅而执着地开拓着一条属于自己的“原创之旅”。[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