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发展趋势,我们既要巩固传统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优势,充分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发挥好既有比较优势。同时,又要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以优化比较优势的素质,形成发展优势,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全面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按照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各国应致力于生产比较优势的产品。在我国的国际贸易中,就是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因为我国是一个具有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劳动力的价格有所提高,仍慢于同期经济增长的速度,而中国有效劳动力供应的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同步甚至快于经济增长,因此我国仍能保持劳动力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3.
在二元经济理论的框架下,本文对我国劳动力资源开发机制及劳动力比较优势战略的作用进行了论述。认为改革开放30年来,劳动力资源开发的"制度变革 产业导向"模式,在成功将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口红利的同时,其本身固有的局限也逐渐成为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障碍。因此,以人力资本提高为核心的劳动力资源二次开发,将是未来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刘英杰经济增长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总量的增加。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是世界各国普遍追求的发展目标。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按照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包括以下因素:劳动力、生产资料及其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的社...  相似文献   

5.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二元经济内生增长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涛  宋德勇 《南方经济》2006,94(8):77-84
通过引入城乡劳动力转移的二元经济结构,吸收内生增长理论的思想,本文提出一个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二元经济内生增长模型。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加快资本积累是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和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在中国工业部门技术进步有限的情况下,通过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可以推动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6.
从短期来看,我国确实存在使经济放缓的因素,但从长期的增长因素看,中国的高储蓄率、高投资率以及比较旺盛的市场需求,还有充裕的劳动力,都可以支撑中国经济比较快的增长。  相似文献   

7.
韩泽瑜 《山东经济》2006,22(3):22-24
劳动力参与率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是劳动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在对劳动力参与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青岛市1980~2003年的劳动力参与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青岛市的劳动力参与率与经济增长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并且GDP的劳动力参与率弹性系数高达23.17。最后,就如何正确处理劳动力参与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我国劳动力比较优势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被经济学家定义为劳动密集型国家,其具有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出口产品在世界各国畅销。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劳动力比较优势是否会持续下去将是个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劳动力比较优势的现状,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吕薇 《科学决策》2006,(6):14-16
一、我国技术发展战略进入新阶段 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对传统工业化模式提出挑战:决定产业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从过去的自然资源条件和廉价劳动力,转变为创新能力、技术和管理优势。随着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工业化进程加快,我国“已进入必须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10.
劳动质量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黄清龙引言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产出总量的增加。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但对经济的长期增长发生作用能影响增长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有:劳动投入量、资本和技术进步。单纯依靠劳动力和资本数量上的增加而使经济增长,这即...  相似文献   

11.
王静 《魅力中国》2010,(6):346-346
近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根据经济学理论,促进经济增长的三要素为劳动力、资本和科技进步。本文利用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模式和原因进行了实证分析。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本投入增加和人力资本效率的提高。同时资本利用效率低下,技术影响力弱,劳动和资本影响力严重不平衡。中国想在未来保持较快的增长率必须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相似文献   

12.
李涛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7):55-59
区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区域面临的重大经济问题和重大政治问题。如何选择适当的路径以保持区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从劳动力这一既平凡却又非常重要的基本生产要素的视角,提出根据不同区域的具体实际,从确保劳动力投入、提高劳动力素质、规范劳动力科学流动三个方面阐述区域经济增长的必由之路,提出人力资本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3.
高素质的劳动力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甘肃省劳动者素质整体偏低,劳动力素质结构不适应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劳动力素质,是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推进甘肃省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平稳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4.
我国建国以来劳动力人口的需求,不是增长需要型的劳动力人口需求,而是就业需要(劳动力人口供给压力)型的劳动力人口需求。但是,就业压力往国民经济中压挤劳动力人口的程度,也受经济增长容纳能力的限制。就是增长超过了一定的限度时,在经济上形成恶性循环。高就业率实质是相当一部分劳动力人口的虚假就业,结果是降低劳动生产率,低劳动生产率影响经济增长速度。人均国民收入和劳动者收入的低速度导致消费结构变化缓慢,市场容量狭小,工业生产自我循环,国民经济在一种高就业率和低劳动生产率的陷井中运行。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与中国国内劳动力流动:新趋势与政策含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民工荒”现象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出口高速增长和新一轮经济增长共同作用的结果。流动格局的新变化是劳动力市场对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经济重心转移所做出的反应。这种现象不仅标志着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由无限供给向有限剩余过渡,而且也说明需要利用全国劳动力市场来解决当前的结构性和区域性问题。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力市场发育状况,为此,我们需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强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提高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及其效率。  相似文献   

16.
经济增长速度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经济增长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相辅相成,但归根到底,经济增长是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助推器,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最终要靠经济增长。根据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以及我国近几年的数据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与名义GDP的增长率之间存在着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今年国家制定了“压经济增长、保体制改革”以及2005年“转移农业劳动力800万至1000万”的宏观调控目标,对这二者之间关系的正确解读是经济快速平稳发展的关键。通过分析我们得知,适宜经济结构下的经济高速增长是迅速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周智屏 《特区经济》2010,(4):131-132
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调整产业结构的需要,始于次贷危机的全球金融危机重创了发达国家的经济,也因此迟滞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本文以劳动价值论为出发点,分析了专业化高端劳动力在各国的动态比较优势和经济增长中的核心地位及演变规律,指出后发国家有可能依靠专业化高端劳动力比较优势超越先发国家率先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从而主导世界贸易政策。因此,我国应该加强人才培养、自主研发和产品的技术含量,以产业升级促贸易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需要一定条件的,我国并非每一方面的条件都已成熟。其中劳动力的构成状况严重制约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进程。本文就这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对策主张  相似文献   

19.
我国劳动力资源配置结构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我国劳动力资源配置结构与经济增长的一般分析 ,说明我国劳动力资源三次产业结构配置现状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影响 ,并提出优化劳动力资源结构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劳动力成本提高条件下如何保持竞争力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蔡昉 《开放导报》2007,15(1):26-32
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呈上升趋势,许多人担心我们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将被削弱。文章认为,对此既要防止无所作为,又要避免反应过度。只要能够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仍然可以获得动态比较优势的收益,寻找到新的经济增长源泉。应通过改善就业、再就业环境,挖掘劳动力供给的制度潜力,延缓劳动力成本上升趋势;避免对劳动力市场的过度干预;通过发展教育和培训,有效扩大人力资本存量,减少劳动力成本带来的冲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