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解放”是开国领袖毛泽东亲自命名的中国第一个汽车品牌。 1956年7月13日第一辆解放中型卡车诞生,从而改变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50年来,一汽人以坚韧的意志和聪明才智,使解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当家品牌,解放用整整半个世纪的作为谱写了中国民族汽车工业自主发展的壮丽诗篇。  相似文献   

2.
颖一  海涛 《英才》2006,(3):70-71
尹家绪的突然离职让许多人都感到意外。在执掌长安集团7年之后,尹家绪卸下了总裁头衔,调任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党组副书记,同时兼任新成立的南方汽车工业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而作为中国最大的国有汽车集团中国一汽集团公司,则在两个月以前就宣布了一系列的调整。从2006年1月1日起,一汽大众、一汽夏利、一汽解放的总经理位置都  相似文献   

3.
唐彬 《物流时代》2011,(11):86-87
在新中国的道路上,曾经有一种绿皮大卡车驰骋了近半个世纪,人们亲切地管它叫“老解放”。“解放”一词对于20世纪的中国人来说,有着太多的解释和含义,它代表了人们对那个火红年代的记忆。对于新中国的缔造者们而言,“解放”指的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代表着一代人的理想和信念。而对于新中国的汽车工业而言,“解放”则意味着民族汽车业的开端。  相似文献   

4.
1995年2月23日,在沈阳金杯大厦,没有鲜花彩旗,没有鼓乐齐鸣,但这确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个时刻——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进入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实行资产联合正式签字。从此,沈阳金杯公司正式成为一汽集团一个新的重要成员。 一汽集团公司和沈阳金杯公司两家曾有过合作的历史。早在60年代办拖拉斯时,沈阳汽车厂就是长春分公司成员企业之一。而后,金杯前身,沈阳汽车公司又成为解放汽车工业联营公司的成员。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为了发展民族汽车工业,又一次明智地走到了一起。  相似文献   

5.
2008年3月10日,是中国轻卡迎来50周年华诞的日子。中国轻卡工业走过五十年峥蝾岁月,其发展经历了哪些波澜起伏,又呈现出何种发展特点?总结历史,继续开来,《货运车辆》杂志在中国轻卡下一个50周年元年的到来之际,专程采访了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张小虞。货运车辆:我国的第一辆轻卡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它对中国的轻卡工业意味着什么?张小虞:1958年3月10日,中国第一辆自主研发制造的轻型载货汽车在南京下线,那一年正是大跃进,所以它被老一辈开国元勋命名为跃进牌。它的下线,填补了当时汽车工业格局中缺少轻卡的市场空白,是对引进苏联中卡技术的解放车  相似文献   

6.
1992年在党的十四大会议上,中国明确要把汽车工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以后的5年,我国汽车工业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今年,“九五”计划又再次强调了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7.
一叶绿而晓天下春。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历史长卷展现至1994年初,上海宣告,年产20万辆桑塔纳轿车的二期工程全面建成。到1997年将达到30万辆能力。此时,人们开始醒悟过来:中国轿车工业的春天来到了,中国汽车工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前景,已不容怀疑。  相似文献   

8.
杨宇 《物流时代》2011,(11):90-93
从第一辆国产汽车到年产千万辆,中国一汽亲历了中国汽车工业的起点和辉煌,见证了中国汽车工业的梦想与追求。历时58年的成长,一汽解放在商用车领域探寻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适合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的道路,以抓住国内市场份额为先决条件,用科技武装自己,以重卡为突破口,在整车研发上不断创新,扩充产品线,打造多用途系列产品,向多领域进军,同时积极在海外谋求发展,建设海外研发、生产基地,打通海外销售渠道,成为国际商用车市场领域的主导力量。  相似文献   

9.
时序更替,甲子轮回,今年新中国迎来60华诞。60年,我国的汽车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2009年10月20日,随着一辆解放J6驶下生产线,今年年产第1000万辆汽车在长春一汽诞生,我国迈进了千万辆级汽车生产大国的行列,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车轮上的国家",中国已经超越日、美成为全球最大新车消费市场。从生产卡车到生产高级轿车,从单一的自主品牌到合资品牌,再到自主品牌的崛起和升级,中国的汽车产业已经成为越来越不可忽视的一股新力量。然而,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公务车市场需求的发展。因为从新中国成立直至1994年,我国对居民轿车消费一直持禁止或限制消费的政策,而采取相关政策鼓励轿车进入家庭则是2000年以后的事情。因此,可以说正是公务车推动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在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光辉的印记。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年之际,本刊特别策划公务车采购专题,对中国公务车市场的历史进程、现实状况、发展趋势进行梳理,同时结合目前公务车市场的需求特点,盘点在目前公务车市场上受欢迎的一些车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经营者》2013,(7):43
今年4月,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访华,一汽集团生产的红旗L5轿车作为新款红旗国宾车惊艳亮相,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在中国一汽发展60周年之际,红旗品牌的强势回归,不仅开启了自主品牌进军豪车市场的梦想之旅,也再次点燃国人对于中国汽车自主产业的激情与期盼。中国汽车工业的历史大幕正式展开于1953年,这一年,一群意气风发、满怀理想的年轻人,实现了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脱胎换骨。1 956年7月,国产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一汽驶下装配线,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1 958年5月,一汽诞生了第一辆  相似文献   

11.
汽车零部件工业随同中国汽车工业创业、成长和发展已走过了40多年的历程。汽车工业在今后五十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汽车工业作  相似文献   

12.
汽车制造业作为支柱产业直接关系到工业现代化的进程,体现着GDP的增长速度。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汽车工业同样以高速度的发展而备受世人瞩目。根据中国加入WTO的承诺,从明年1月起,我国将取消汽车进口配额管理,并将继续调低汽车进口关税。这意味着中国彻底开放汽车市场,这将对我国二十多个省作为支柱产业的汽车工业带来多少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呢,目前我国汽车工  相似文献   

13.
报废汽车逆向物流网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预计未来10年,中国汽车需求量仍保持15%左右的增幅。因此,中国的汽车物流市场需求是巨大的。目前,我国汽车工业的汽车正向物流已  相似文献   

14.
中国汽车20年之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1953年一汽奠基开始,中国汽车工业的前30年是在相对封闭的条件下发展的,这使得中国汽车工业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从1983年开始,中国汽车工业选择了合资合作之路。但是,结果却是矫枉过正,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合资汽车企业几乎失去了原有的自主研发能力,也没有成功的自主品牌。不管是生存还是发展,中国的合资汽车企业都显示出了危机和对外资更大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15.
《经营者》2014,(10):110-111
继“汽车强国规划”上升至国家战略后,近期国家又提出了“汽车强国”的明确标准,即:要有一两家企业进入世界前几强、有一些独到的技术能够引领全球汽车工业的发展。作为“共和国汽车工业”长子,实现中国的“汽车强国梦”一直是中国一汽的奋斗目标,并以十年时间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一汽的“汽车强国”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中国加入WTO后,中国汽车工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但与国际汽车产业相比竞争力仍然较弱,由于身处开放的市场环境中,中国汽车工业逐步从制造、研究开发、销售服务、汽车信贷等方面全面融入了世界汽车业体系。随着汽车工业自身全面融入世界汽车工业体系,中国汽车工业将获得更加迅速的发展,并且中国将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主要制造基地之一。就长远来看,中国汽车工业也必将获得自主开发的能力,从而逐步提高其在世界汽车工业体系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中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潜在汽车市场,激烈的市场竞争是中国汽车工业企业无法避免的,而成本作为中国企业的一种比较优势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探讨了中国汽车企业实施成本战略的必要性,提出了实施成本战略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我国最大的汽车工业基地——中国一汽迎来了50华诞。作为“中国汽车工业摇篮中的摇篮”的一汽教育培训中心自1977年建校以来,伴随着一汽的发展历程,始终提供着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 2000年7月,在一汽改革大潮中,一汽企业创办的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职工大学、汽车工业学校)、一汽党校、一汽高级技工学校、一汽职业技术学校合并组成了一汽职业教育培训基地——一汽教育培训中心。新组建的教育培训中心保留着原来四所学校的校名和职能,为一汽承担着职业  相似文献   

19.
<正>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建设,现在已成为初具规模的特大型汽车工业基地。既生产载重汽车,又生产轿车,并已有强大的开发设计、生产能力。经过三年换型,于1987年元月,第二代解放汽车——CA141正式投产。它改变了我厂产品的落后状态,甩掉了“三十年一贯制”的帽子。与此同时,我厂在生产红旗轿车和高级旅游车基础上,成功地引进了比较高级的AUDI轿车。  相似文献   

20.
据资料显示,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突破1300万辆,第一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和消费国.近年随着汽车工业迅速发展,使中国成为世界汽车大国.同时,汽车工业所取得的成绩与石化工业的发展和支持是分不开的,汽车工业对石化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提高.在短期看来,世界石油高企的价格对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影响不大,但从长期来看,发展节能环保型汽车是中国汽车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