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何勇  新爱 《东北之窗》2010,(18):41-43
谁能想到一向“富得流油”的温州也缺钱呢?这不是什么冷笑话。而是事实。在许多人印象中,温州游资热衷投机炒作,到处兴风作浪。名声不是太好,可是谁让人家有钱呢?不过。别看温州游资四处招摇.  相似文献   

2.
从温州经济来看,温州的经济制度变迁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存在着对人格化交易方式的路径依赖。这种路径依赖.影响了温州经济的对外开放,极可能导致温州制造业的。锁定”.引发温州民间资本的大量外流,严重影响温州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及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十二项”任务构建了一个基本的轮廓,却在具体操作上留下了意味深长的空白;在核心命题的指向上突出,却在条例上分散含糊。短暂的悸动之后,温州和众多沉默观望者们的迟疑折射出显性共通的焦虑: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点到底带来了什么?我们又能够做一些什么?这一场改革究竟能够持续多久?  相似文献   

4.
温州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前沿阵地。30多年来,温州凭借敢为天下先的独特精神,创造出了 “温州模式”和“温州奇迹”,经济超常增长,同时也积累了巨额财富和投资潜力。但是,随着先行优势的丧失和全国经济环境变化,尤其是在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下,原有的温州模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经济增长速度出现了显著的波动和下滑,温州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温州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温州市政府目前正在大力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市战略。我们认为,温州能否实现第三次跨越,关键在于高新技术产业能否崛起,高新技术产业对温州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具有战略性支撑意义,是决定温州能否在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实现新一轮经济跨越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自去年开始的金融危机已经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对于倚重出口的中国沿海省份来说,冲击尤其严重。那么,对于依靠外单的温州服装业来讲,到底情况如何?  相似文献   

6.
王邦志 《浙江经济》2004,(15):42-43
20多年来,温州前进之路曲曲折折,历经风风雨雨,论争是是非非。而今温州模式虽未盖棺定论,但由温州模式创造出的温州经济奇迹、温州经济现象、温州经济活力,尤其是温州人所体现出的观念和精神,已被世人所认可所称道,则是不争的事实。20多年来,各界人士以热切的目光关注着温州——这块独特的经济热土。他们从历史背景、地理环境、  相似文献   

7.
张玫 《民营视界》2005,(9):27-27
在改革开放之初,温州以脍炙人口的“温州模式”,创造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时至今日,温州企业的一举一动,仍然牵动着人们的目光。创造模式的温州,从来都是一个探索者,在他们面前,没有模式可依,没有现成的路可走。那么,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在一浪高似一浪的国际对手的竞争冲击下,处在风口浪尖上的温州企业家们,他们在做着怎样的探索呢?  相似文献   

8.
温州经济最重要的资源是“温州人”,最大的财富是“温州人精神”,温州经济要靠温州人更好地“走出去”,“温州人经济”也离不开温州本地产业支撑,这是一种互补互融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笔者于2007年3-9月有幸到温州挂职.感受到了温州经济就是温州人的经济.温州经济发展走在全国之首主要靠的是温州人的思想解放,敢于拼搏、大胆创业的精神。  相似文献   

10.
彭华 《北方经济》2009,(10):70-72
本文从温州经济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分析温州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可能的正面作用和负面影响,探讨外商直接投资解决温州经济问题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温州吸引外资应当有以我为主的态度,在为外资流入创造条件的过程中,提升本地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区域经济有多种发展模式,其中,青岛和温州是两种比较典型的模式。青岛区域经济主要靠大企业支撑。在青岛有海尔、海信等十大集团,他们的贡献占整个青岛经济的50%以上。相比之下,青岛的民营经济并不怎么发达。温州区域经济主要靠小企业支撑。温州有近10万家中小企业,他们对温州经济贡献率高达90%。  相似文献   

12.
作为温州模式的股份合作制这种经济组织形式,在80年代初期已出现雏形,80年代中期得到蓬勃发展。到1993年,股份合作制企业达3.7万家,其产值占温州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的50.2%,显然,在温州国民经济中,股份合作制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拟就温州...  相似文献   

13.
温州的经济增长正处于转型时期,即由原来的内需主导型经济转向同时面对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的开放型经济。在这种情况下,出口贸易成为拉动温州经济持续发展的最主要的动力因素之一。然而,温州出口贸易的稳定增长却受到了产业结构单一、基础建设薄弱和政府扶持力度不够等瓶颈的限制。只有克服这些不利因素,温州的出口贸易才能上一个大台阶,从而实现对整体经济的推动。  相似文献   

14.
同蜚声海内外的温州民企一样,不时亮相于国际国内经济舞台的温州商会也颇具温州特色。作为协调政府和企业关系的民间自发组织,温州商会的发展壮大与温州经济的崛起相伴相生,相互促进。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温州各类行业商会的数量已位居全国榜首。  相似文献   

15.
目前,就业制度创新,是制约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妥善处理下刚职工的分流安,设法缓解失业压力,已成为许多地方一道沉甸甸的难题,然而,温州市却别有洞天,它不仅安置了10万下岗职工和100万当地农业剩余劳动力,还吸纳了全国各地的100万求职人员,形成了失业者“不找市长找市场,不讲下岗讲转岗”的良好局面,是什么原因促使温州就业难题不难呢?温州人依靠大力发展非有制经济,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同时,他们凭借就业制度创新,努力建立政府观调控下的市场竞争机制,使求职者较快找到合适岗位,温州规范职业介绍行为的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6.
杨焕春 《北方经济》2006,(12):15-16
一、概述 以“温州模式”为基本特征的温州区域工业化发展是过去20年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典范。“温州模式”具有高度的自发性和平民化特征,有人说,温州经济是“老百姓”经济、“草根”经济、“乡土”经济和“民本”经济。事实上,“民办”“民营”“民有”“民享”已成为温州区域工业化发展的本质特点。  相似文献   

17.
贺海峰 《发展》2014,(1):45-47
金融改革,呼声日高。入秋以来,陕西神木信贷危机余波未平,温州老板“跑路潮”又升级到了第二季。民间金融乱象,何以此起彼伏、愈演愈烈?根源在于金融制度和体系不尽完善,金融业发展滞后于实体经济需求。  相似文献   

18.
合作竞争型中间性经济组织:温州企业组织形式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州近年来经济发展趋向有三:企业集团、产业集群与虚拟经营,这些也构成了新温州经济的特色。在温州经济新一轮的发展进程中.温州企业组织形式有向合作竞争型中间组织演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温州模式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温州经济起伏不定又重新引起人们对温州模式的探讨。温州经济正以低于浙江省内其它城市,而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GDP增长率增长着。民营企业是温州模式的焦点,温州的民营企业有其自身的历史文化的印痕。要把民营企业做大做好,需要政府的正确引导和大力支持。房地产投资的不断升温,需要温州市政府加以正确的政策引导,使其良性、健康地发展。民间商会作为温州模式新的发展点,对经济的发展起着催化剂作用,是对温州模式的补充,是新时期温州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温州人凭借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的精神,在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第一个实行金融利率改革,第一个制定私营企业条例,第一个建立股份合作制企业,第一个实行国有土地有偿转让等。温州如何在新时期作新作为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