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庆煌 《经济师》2007,(6):89-89,282
文章认为新《公司法》颁布后,与旧《公司法》相比,在制度上至少有三大突破新《公司法》是一部兴利除弊兼顾、注重维护债权人利益的一部安全型的公司法;新《公司法》是一部弘扬股权文化和股权价值的护权型公司法;新《公司法》是一部优化公司治理的规范性的公司法。  相似文献   

2.
修改《公司法》是为了让《公司法》更好地适应公司经营的需要,我国《公司法》在适应公司的同时也对公司经营管理提出了挑战,这也是此次《公司法》修改的一大亮点。本文试图从《公司法》与公司经营管理的关系入手,以现行《公司法》与企业管理的相互适应性为目标,寻求公司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修订后的《公司法》(简称新《公司法》)从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与1993年版《公司法》(即旧《公司法》)相比《新公司法》允许公司股东分期出资、允许公司进行股份回购,取消了公益金提取的硬性规定,这些方面的变化将给企业会计核算带来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浅议新修订《公司法》所体现的鼓励投资的立法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修订《公司法》与原《公司法》相比,不仅是内容的变动,更重要的是立法理念的变化。新修订《公司法》在立法理念上更加注重鼓励投资。这一立法理念主要体现在资本制度的调整、允许设立一人有限公司和股东利益的保护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公司法》由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于1993年12月29日通过,自1994年7月1日起施行。此后,《公司法》于1999年、2004年进行了两次小的修订。2005年10月27日,《公司法》在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订后,于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重新颁布,2006年1月1日开始施行。新的《公司法》共13章129条,与旧《公司法》相比,还少了11条,删除的条款达46条,增加的条款达41条,修改的条款达137条,  相似文献   

6.
<正> ●《公司法》总则对公司的权利和义务作了哪些规定? 《公司法》第一章总则,主要是规定本法的一些重要的、原则性的内容,包括立法目的、适用范围、公司的法律地位等。因此,有关公司的权利和义务,主要不是在《公司法》总则中进行规定的,而是后面的具体条文中加以规定。但是,由于总则是《公司法》的总纲性规定,所以也对公司的一些权利和义务作了规定。《公司法》总则对公司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规定  相似文献   

7.
刘强 《经济师》2008,(8):78-79
新《公司法》的修订借鉴了许多国外成功的立法经验,总结了我国自《公司法》实行10多年以来的司法实践,有针对性地对现实生活中所出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规定和修改。文章对新公司法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突破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新《公司法》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8.
晓谷 《资本市场》2004,(5):33-35
<正>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等规定关于担保的专门法律为1995年10 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上市公司作为按照《公司法》规定程序设立的法人实体,当然在对外担保时适用于《担保法》中的相关规定。另外《公司法》第六十七条中也有关于对外担保的禁止性规定,《公司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还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9.
中国新《公司法》第八章,对包括按规定建账建制、财务报告的编制和报送、股东权益及分配以及外部审计在内的内容作了规定,提出了具体要求。在解读这些规定,并在联系《公司法》全部条文中论证公司财务、会计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公司法》和《会计法》的对比后,提出关于设置总会计师,并充分发挥他们作用等意见,以更充分地发挥财务会计工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黄梅 《经济师》2009,(10):75-75,79
我国2005年修订后的《公司法》第二十条首次规定了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意义重大。但是由于《公司法》第二十条规定的原则性和模糊性,使得该制度在审判实践中举步维艰。文章拟从我国公司法人格否认立法特点和审判实践入手,提出公司法人格否认应适用举证责任转移理论,尝试寻求举证责任合理分担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2001年6月台湾地区制定了《金融控股公司法》。从三年多的施行效果来看,台湾地区的《金融控股公司法》实现了预定的立法目标,是一部成功的金融法案。台湾地区的《金融控股公司法》及其运行对大陆地区发展金融控股公司的启示在于:应当将《金融控股公司法》的制定视为系统性构建金融(法制)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充分发挥《金融控股公司法》规范和促进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现行《公司法》是2005年修订,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在原法基础上,新《公司法》对公司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上市公司,依法治理是一项基本要求,本文通过新《公司法》对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公司职工权益保护方面的新规定,结合公司目前的治理情况,探讨如何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加强内部控制,确保公司依法治理,提高公司的治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知识(九)经纬我国公司法规定了那些主要内容?我国《公司法》共11章,全文230条,主要内容有:第一,制定《公司法》的目的。制定《公司法》的目的是,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侯艳玲 《经济师》2007,3(4):96-97
新《公司法》从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修订后的《公司法》与以往相比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立法理念、框架结构和具体内容都有较大调整。其修订的内容不仅对公司本身产生重大的影响,也事关公司相关利益人,对作为主要债权人的银行开展对公信贷业务产生重大影响。文章主要从《公司法》中与银行经营管理公司类客户信贷业务及保全银行债权方面来分析新《公司法》对银行业务的影响,提示银行在贷前调查、贷款发放和贷后管理等实务中应注意的问题及操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按照《公司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公司法》实行前巳设立的国有企业.单一投资主体的.可以改组为国有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多个投资主体的,可以依照《公司法》的规定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改组的具体步骤和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这就是说国有企业可以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即可以是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可以是两个以上主体的有限责任公司.但是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必须依法进行.这里的依法进行是指依照《公司法》和国务院的有关规定进行.《公司法》的规定是指《公司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即必须有法定的出资额:有自己的章程:有自己的公司名称;有自己的符合《公司法》要求的内部组织机构;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经过国家授权的有关部门进行审批、进行工商登记等.国务院的规定是指有关国有企业改组实施的具体步骤和具体办法的规定.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行的《公司法》(以下简称“新《公司法》”)于2005年10月修订公布,并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新《公司法》结合了当前国内外的新形势和新发展做了若干重大修订,其中‘有限责任公司故意‘不分红’可能被起诉”引起了笔者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关丽 《时代经贸》2007,5(11X):95-95,97
近年来,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并购市场,产权交易市场以其资产重组和资本进退的枢纽、存量资产与增量资本嫁接的平台、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结合的重要桥梁功能,已经成为多元化、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公司法》、《证券法》等法规相继出台,也为产权市场的运作提供了新的法理依据和市场需求。例如:股份转让可以在证券市场之外由国务院规定的其它方式进行;私募设立股份公司门槛降低;老《公司法》规定私募设立股份公司要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而新的《公司法》没有了,同时也取消了老《公司法》规定国企改制为股份公司应该采取公开形式等等。  相似文献   

18.
从新《公司法》 看我国的"人格否认"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晓光  李晓娟 《经济论坛》2006,(10):127-129
2005年10月27日修订的《公司法》从2006年1月1日起已经开始施行。从颁布的《公司法》来看,应该说这是一次大改,是全面性、根本性的大修大改。这种大改不仅是在条文和形式上,更重要的是公司法基本理念上的根本突破和创新。概括地来说有三个特点:一是鼓励投资;二是放松管制,注重当事人意思自治;三是它更加重视公司相关利益人的利益平衡。“利益平衡”在1993年的公司法中被忽略了。从这次修改的《公司法》来看利益平衡问题,最大的亮点就是“人格否认制度”,可以说这是中国公司法在世界公司法制度中一个最独特的创新。著名学者赵旭东说:“这部公…  相似文献   

19.
杨学志 《经济师》2011,(12):64-65
新《公司法》颁布以后,我国公司资本制度有很大改变,由过去严格的法定资本制度转变为较宽松的折衷资本制度。但是作为保障法的《刑法》却并未作出相应的修改。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虚报注册资本这种严重危害市场经济的行为屡有发生。但是由于《刑法》与《公司法》的衔接不紧密,导致本罪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存在诸多问题。文章从公司法和刑法两方面对虚报注册资本的行为进行分析,并对该罪提出一些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20.
唐海鸥 《技术经济》2006,25(12):108-110
对新《公司法》将原《公司法》中,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将公司资金借贷给他人”的禁止性规范,修改为在一定条件下可行的程序性规范提出质疑。分析了它与现行《贷款通则》的矛盾与冲突,揭示了它在理论上的不适应性,以厦在实践中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