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6 毫秒
1.
《江南论坛》2013,(3):65
防震减灾工作坚持以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工作方针。无锡市地震局成立于1997年,是市政府专门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目前内设一室三处,下设地震工程检测中心和地震监测预报中心二个正科级事业单位。多年来,无锡市地震局坚持"以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坚持开拓创新、城镇联动、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的工作原则,坚持以全面提高全市城镇综合防灾减灾能力为目标,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加强防震减灾宣传,努力提高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加强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重大建设工程场地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和建筑工程质量的达标工作、加强地震预测预警的科研基础工作、重视加强交通通讯和信息网络建设的四个方面进行探讨,从中提出了做好减轻地震灾害的有效途径和措施的建议,可为有关部门制定防震减灾对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自然灾害频发,对人民生命安全以及经济都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尤其是地震灾害,范围大,威力大,要加强重视.而且,高原地区地震的威力尤其严重,加强高原地区地震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就显得比较重要.本文主要以西藏自治区的地震应急管理体系的研究为例,对西藏高原地区地震应急管理的现状和主要问题进行详细分析,然后对应急管理体系的完善进行探究,希望通过此次理论研究,对西藏高原地区地震应急管理水平的提高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政府作为社会公共物品的提供者,理应在重大自然灾害中提升其应急管理水平,发挥更为积极的职责与作用.本文以"5.12汶川地震"中都江堰政府抗震救灾为例,对城市政府应急管理状况进行分析,并就加强地方政府灾害应急管理能力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21世纪初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非常关键的阶段,也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阶段.地震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的严重自然灾害,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与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实现.本文从提高地震监测预报水平,提高防震减灾综合能力,树立科学的防震减灾发展现等三个方面对推进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建设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赵培 《城市建设》2010,(4):152-152
21世纪初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非常关键的阶段,也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阶段。地震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的严重自然灾害,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与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实现。本文从提高地震监测预报水平,提高防震减灾综合能力,树立科学的防震减灾发展观等三个方面对推进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建设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项目管理理论,针对我国国情,借鉴美国、日本的应急管理经验,探讨了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地震安全应急管理模式,并强调了切实有效地通过开展地震安全应急教育,调整人们应对灾害的行为反应,以达到减少地震影响和预防财产损失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政府作为社会公共物品的提供者,理应在重大自然灾害中提升其应急管理水平,发挥更为积极的职责与作用。本文以“5.12汶川地震”中都江堰政府抗震救灾为例,对城市政府应急管理状况进行分析,并就加强地方政府灾害应急管理能力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1996]2号文件,确定了全国21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13个重点监视防御城市。明确了"九五"期间要在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下,依靠科技进步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首先使重点监视防御区和大中城市,基本具备抗御6级左右地震的能力,以此带动全国大中城市和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地震综合防御能力的提高,为在下世纪初全面实现防震减灾十年目标打下扎实的基础。为达此目标,加强城市防震减灾宣传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工作,在推进城市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十年目标的实现,需要政府领导、科技进步和社会参与的三者结合。而这三者的结合,又都需要强有力的宣传工作来保障。只有加强防震减灾的宣传,城市各级领导及职能部门,在领导城市防震减灾中行使政府职能作用才会更加出色。只有抓好对  相似文献   

10.
提升城市电力应急管理能力,需要构建一套科学、合理、规范、系统及可操作的城市电力应急监测预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遵循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结合城市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的现状和城市电力应急管理的行业特点,采用现代评价研究方法,提取了反映城市电力突发事件监测预警能力的评价指标,构建了城市电力突发事件监测预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1.
浅谈莆田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莆田市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东临台湾海峡沉降带,西界闽东火山断坳带,区内地下构造纵横交错,有东西向的漳平-仙游断裂带,有北东向长乐-邵安断裂带,也有北西向的郊尾-湄洲岛断裂带,是国务院划定的地震危险区和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莆田市近几年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城市防震减灾综合能力与城市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我市的防震形势严峻,市民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挑战.因此有必要利用市区现有的空地或广场,按照避难场所的规范要求进行配套设施建设,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破坏性地震等灾害.本文通过借鉴国外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成功经验,就我市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和建设,提出几点看法. 山断坳带,区内地下构造纵横交错,有东西向的漳平-仙游断裂带,有北东向长乐-邵安断裂带,也有北西向的郊尾-湄洲岛断裂带,是国务院划定的地震危险区和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莆田市近几年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城市防震减灾综合能力与城市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我市的防震形势严峻,市民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挑战.因此有必要利用市区现有的空地或广场,按照避难场所的规范要求进行配套设施建设,以应对可能发生的 ?y 易 ?矴?? g ??撌矴?? ? ?????〉?? ? 所的规划和建设,提出几点.  相似文献   

12.
面对日益频发的各类公共事件,增强应急管理能力成为中国各级地方政府急需解决的重要工作之一。同时,增强政府应急管理能力也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对现有研究文献的分析以及针对中国政府应急管理的实际需求,提出了应急管理今后应该发展的方向和提升地方政府应急管理能力的对策,主要包括健全法律机制和提高法治化水平、转变轻防御重救治的理念、加大对应急工作的物质资源投入、做好工作宣传和鼓励公众参与等。  相似文献   

13.
沈勇 《城市建设》2010,(4):82-83
莆田市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东临台湾海峡沉降带,西界闽东火山断坳带,区内地下构造纵横交错,有东西向的漳平一仙游断裂带,有北东向长乐一邵安断裂带,也有北西向的郊尾-湄洲岛断裂带,是国务院划定的地震危险区和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莆田市近几年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城市防震减灾综合能力与城市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我市的防震形势严峻,市民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挑战。因此有必要利用市区现有的空地或广场,按照避难场所的规范要求进行配套设施建设,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破坏性地震等灾害。本文通过借鉴国外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成功经验。就我市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和建设。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建筑工程结构的抗地震能力是社会防震抗灾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建筑物的倒塌是造成地震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建筑物在地震中所受到的破坏程度决定了地震的震害程度,因此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是防震抗灾系统中的重要部分。本文通过科学的理论思想,结合近几年地震灾害的教训,分析如何提高建筑结构整体的抗震能力,主要是建筑结构的抗倒塌能力,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日本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多发。多年来,日本不断建立完善合理的防灾救灾体制,在地震防御、应急对策和灾后重建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介绍了阪神大地震及应对此次震灾所采取的措施和经验,希望对我国正在开展的抗灾救灾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6.
暴力恐怖事件作为社会安全类之一的非常规突发事件,其发生越来越呈现出不断上升的态势。基于公共危机管理理论,以非常规突发事件为视角,通过案例分析——"3·01"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袭击事件,提出加强监控和预测能力、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多元化网络治理模式三点思考,完善应对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对策即公共危机决策机制、健全反恐应急机制、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强化地区间协调与沟通机制、加强城市反恐建设以及提高公民反恐能力,以期达到健全应急管理机制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洪亮  刘兴丽  宋小燕 《经济师》2013,(1):257-258
目前,我国煤炭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煤矿企业应急管理水平普遍较低,物联网技术在煤矿应急管理中的应用将大大提升安全生产水平。文章结合物联网的技术特点和应急管理的客观规律,以"感知——预警层、网络——信息传递层、应用——应急处置层"三个层次为基本组织架构,探讨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煤矿应急管理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首先明确了现阶段中国应急预案体系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基于超网络理论构建应急预案体系的可行性。然后针对中国应急预案体系结构的特点,构建了应急预案体系超网络模型。最后以四川汶川地震为案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总结了其对于中国应急预案体系管理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的一年,为实施高水平的规范调控,一是提升市场运行监测的快速反应和及时预警能力。运行监测工作要继续加强监测样本企业、监测商品种数、监铡分析制度和监测工作队伍建设。要继续扩充样本企业,增强市场监测的代表性和准确性。二是强化和完善市场供应异常情况下的应急保障机制。高度重视应急保障建设,  相似文献   

20.
社会公众应急能力建设途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公众应急能力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很多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为公众危机意识薄弱,信息沟通渠道不畅通,互助体系不健全和自救互救能力不强等许多方面,导致应急管理过程中公众的重要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生命财产安全遭受严重损失,极大地增加了政府救治成本。公众应急能力建设是提升政府应急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不仅需要依靠公众自觉学习,而且需要依靠政府给予必要的教育、引导和培训。政府应急管理应注重宣传教育,形成一个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应急教育体系,扩充公众的应急知识;强化演练培训,增强人们的自救与互助能力;畅通信息渠道,迅速收集公众受灾信息并及时向公众作出真实、准确的反馈;完善法律制度,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应急管理体制,真正做到"平战"结合,保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