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银行的票据贴现业务是银行以购买未到期银行承兑汇票或商业承兑汇票的方式向企业发放的贷款。票据贴现是收款人或持票人将未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或商业承兑汇票向银行申请贴现,银行按票面金额扣除贴现利息后将余款支付给收款人的一项银行授信业务。由于银行票据能够为企业提供成本较低的现金流(贴现利率一般低于同期贷款利率),同时又能为银行带来固定的利息收益和存款量(银行一般要求企业将贴现金额的10%~30%存入贴现银行作为保证金金额),近年来银行票据贴现业务的发展非常迅速。但伴随着该业务的发展,也滋生出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2.
薛文博 《财会通讯》2009,(6):116-117
一、银行承兑汇票资金成本计算与分析 (一)银行承兑汇票资金成本银行承兑汇票的资金成本理论上应理解为贴现利息,即企业按贴现日或对外付款日银行贴现利率以及承兑汇票期限、票面金额等计算的贴现利息,取得银行承兑汇票时,必然要考虑变现成本。但是根据企业取得银行承兑汇票的方式不同,其实际资金成本有可能高于其贴现利息。企业得到银行承兑汇票的途径通常有两种:其一,销售货物取得;其二,银行融资取得。两种取得方式的资金成本计算过程有所区别:(1)销售货物取得银行承兑汇票的资金成本。  相似文献   

3.
一个累计亏损2千多万元、资产负债率高达96%的企业,并且因挪用客户资金建设三星级大酒店而占压近亿元的资金,本身已形成了潜在的风险。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企业,工行某省分行营业部不但没有积极清收原有贷款,相反违反规定,采取突击签发银行承兑汇票等手法向该企业注入大量资金,一日之内,化整为零,突击签发银行承兑汇票18笔,合计1.7亿元。类似的事件伴随着近年来我国票据市场业务迅猛发展的势头频频发生。2003年,我国票据市场步入新一轮的加速发展轨道,与此同时,票据业务的风险也在不断暴露出来。2003年,审计署在对中国工商银行审计中发现票据市场管理混乱,一些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和企业将目光转向银行票据业务,他们通过一些公司为虚构贸易背景的票据进行包装等手法,大肆套取银行信贷资金,从中非法牟利。一些银行为了争抢票源,展开恶性竞争,违规降低贴现利率,扰乱利率市场,并为一些以融资为目的的企业贴现无真实贸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大量银行信贷资金被套取。票据市场存在的严重问题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并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目前,银行、融资企业和“票据掮客”联合包装银行承兑汇票,导致大量贴现资金流入股市和非生产领域,为票据市场经济泡沫埋下了隐患、给银行违规经营和诱发腐败提供  相似文献   

4.
一、银行承兑汇票资金成本计算与分析(一)银行承兑汇票资金成本银行承兑汇票的资金成本理论上应理解为贴现利息,即企业按贴现日或对外付款日银行贴现利率以及承兑汇票期限、票面金额等计算的贴现利息,取得银行承兑汇票时,必然要考虑变现成本。但是根据企业取得银行承兑汇票的方式不同,其实际资金成本有可能高于其贴现利息。企业得到银行承兑汇票的途径通常有两种:其一,销售货物取得;其二,银行融资取得。两种取得方式的资金成本计算过程有所区别:(1)销售货物  相似文献   

5.
最近,我们在审计人民银行再贴现业务时,发现有些商业银行承兑了大量无商品和劳务交易基础的银行承兑汇票,这些银行承兑汇票绝大部分进行了贴现,有的还进行了转贴现或再贴现。由此可见,一张无真实贸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除了在出票、承兑和贴现等三个环节违规外,还可能在转贴现或再贴现二个环节出现违规。同时,购销企业还存在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提供虚假购销  相似文献   

6.
陈畅  毕莉 《活力》2012,(17):55-55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内企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机,同时也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难题。在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应运而生,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不仅可以使银行优化资产配置,增加利润.还可以为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起到积极作用。但随着这项业务向广度和深度扩展,企业在收取和使用银行承兑汇票时的风险也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银行承兑汇票在生产流通领域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已成为企业的重要融资工具。但随着这项业务向广度和深度扩展,企业在收取和使用银行承兑汇票时的风险也越来越大,本文阐述了银票的概念及特点、分析了银行承兑汇票风险的形成原因,并就企业银行承兑汇票风险表现形式提出了风险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应收票据贴现是指企业将未到期的票据转让给银行,由银行按票据的到期值扣除贴现日至到期日的利息后,将余额付给企业的融资行为,是企业与贴现银行之间就票据权利所作的一种转让。票据贴现包括不带追索权(如银行承兑汇票)和带追索权(如商业承兑汇票)两种,按照相关性和可靠性的要求,不同票据的贴现引起的业务账务处理并不相同,本文就不同预期下的不同贴现类型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达到融资的目的和需求,如果做得严谨,从手续上看基本是合规的,难以发现问题。稽核中发现有如下几种情况属于非真实性贸易交易:1、存一贷二,即存入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办出第一笔承兑汇票。然后迅速将该票据贴现后再存入一定比例的保证金,签发第二笔承兑汇票。最后的结果是存入少量的保证金,可迅速融资2倍以上的资金量。2、母公司与子公司虚开承兑汇票,由一方贴现后转给另一方。稽核发现有的银行签发的承兑汇票其承兑协议上的公章与企业所提供的购销合同不符,经查是购销合同中购销双方的公章盖错位置,即卖方盖在买方位置,而买方盖在卖方位置。…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银行承兑汇票的结算期最长不超过6个月,且由银行负责承兑,结算信用度高,既可背书转让又可贴现,具有接近货币资金的结算效力,因而在经济业务结算中被广泛采用,许多企业银行承兑汇票的使用量大大超过了货币资金的使用量,给企业带来了多重环节的风险控制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系统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1.
范慧 《河北企业》2013,(7):82-82
<正>银行票据池业务是指企业将承兑汇票交给银行管理,银行提供票据鉴别、查询、保管、托收等一揽子业务,并根据企业需求提供票据的提取、贴现、质押融资等综合性票据增值服务。票据池适用于票据往来量非常大,暂时没有贴现需求的企业,如钢铁、汽车、石化、电力物资等企业,融资功能可以帮助企业科学高效地管理票据资源,拓展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12.
目前,各商业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发展较快,并逐渐成为中间业务的新亮点,但一些基层银行为了多办业务,降低办理该项业务的条件,为正常经营埋下了风险隐患。本文通过一些具体实例,指出贴现风险的表现形式及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风险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3.
2月28日,中国建设银行湖南省分行长沙票据中心正式运营开业,成为湖南企业融资的又一只“金饭碗”。该中心开业后,当天就签订了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协议3亿元,办理贴现资金128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4.
银行承兑汇票本来是一种结算工具,它可以使购货方以较低的代价获得融资,销货方确保可以足额收到货款。但是,我们在对某银行审计时,却意外地利用计算机查出某支行利用这一结算工具虚增存款。审计人员开始时,只是想利用计算机对承兑台账和贴现台账进行对比分析,以查找银行以承兑汇票变相为企业融资的审计线索。审计思路是:如果银行要利用银行承兑汇票变相为企业融资, 最方便和最便于监控的当然是本行开票本行贴现,另外,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强  相似文献   

15.
银行承兑汇票业务是用商业银行解决企业在商品交易活动中资金周转临时困难的一种信用方式。从审计实践中情况看,银行违规签发银行承兑汇票的现象比较严重,并存在大量的资金风险。为此本文拟从审计角度对防范银行承兑汇票形成资金风险的问题作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张莉 《财会月刊》2011,(31):60-62
银行承兑汇票在企业的日常活动中经常会被用到,但如何用好银行承兑汇票却大有学问,利用好银行承兑汇票可以避免直接贴现带来的损失,对银行承兑汇票进行转换可以节约企业的现金,降低资金成本,同时可以绕过金融监管的限制,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17.
银行承兑汇票风险防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银行承兑汇票作为《票据法》中所提到的“三票”之一,自推广应用以来,已成为银行及企业的重要融资工具,也越来越受到广大工商企业户的欢迎,同时在缓解银行资金压力,向央行再融资等方面,也得到了各家商业银行的认可。但随着这项业务广度的扩大和深度的加深,商业银行办理银行承兑汇票的风险也越来越明显,数据显示,2006年一季度末,全国银行承兑汇票余额约2.27万亿元,同比增长51%。银行签发了承兑汇票就意味着银行对购货企业承付货款提供了担保。一旦;12票到期购货方无力支付货款,银行必须无条件替企业垫付资金,蕴涵着巨大的潜在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8.
企业以自有货权-货物仓库保管单(简称仓单)为质押,以取得银行贷款、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保证贴现、国际贸易融资等,用于满足生产经营的流动资金需要,这种新的质押融资方式,对于经营资金短缺的企业值得探索和应用。这里主要介绍的是货权质押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以及信用证项下的未来货权质押三种方式。  相似文献   

19.
翟志华 《财会通讯》2005,(10):57-57
2003年12月20日,某企业将一张票面金额200万元、利率2.16%的带息银行承兑汇票贴现。该票据出票日期为2003年10月21日,规定期限为90天,开户银行按2.475%贴现率贴现。企业账户显示实得贴现款1995852.72元。经审计在记账凭证附件中,无银行出具的有关原始凭证。企业2003年12月20日所作分录是:  相似文献   

20.
承兑汇票按承兑人的不同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两种,是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进行结算的一种方式,它依靠商业信用延期偿还债务,达到资金融通的目的。在市场经济中。承兑汇票由于具有较强的支付能力和融资能力,越来越被人们广泛使用。但同时由于其使用方法灵活多样,如贴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