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国家减灾委、民政部3月2日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国家减灾委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防灾减灾日”的设立,有利于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有利于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的普遍增强,有利于推动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的普及推广,有利于各级综合减灾能力的普遍提高,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国家减灾委要求首个国家“防灾减灾日”紧密结合当地防灾减灾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宣传教育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在今年4月底至5月中旬,  相似文献   

2.
2003年的印度洋海啸;2005年8月29日“卡特里娜”飓风;2005年10月8日南亚7.8级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地震,数万生命在瞬间消失,中华大地沉浸在悲恸之中;2010年海地和智利的大地震、冰岛火山的喷发……频发的重大自然灾害唤起了民众强烈的“防灾减灾”意识。但是我们知道任何知识的补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它是一个长远的工程,整个社会要脚踏实地的补上“防灾减灾”教育这一课!——特别是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应强化防灾减灾意识。  相似文献   

3.
《经济师》2016,(10)
文章分析研究的对象是云南省曲靖市风雹灾害(气象灾害中较为常见的灾害之一)。根据《云南减灾年鉴》2000-2013记录的数据,文章主要运用了灰色关联分析法和DPS(Data Processing System)数据处理系统来分析研究云南省曲靖市因风雹灾害产生的直接经济损失的影响因素,以及各因素对直接经济损失的关联度。为今后防灾减灾,以及风雹灾害的风险管理,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防灾减灾是涉及人民安全、社会繁荣、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的现实问题。笔者在近年来深入调研福建自然灾害发生情况的基础上,对福建防灾减灾的探索与实践进行认真思考,提出科学把握防灾减灾规律、扎实推进福建防灾减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洪涝干旱、台风地震、滑坡泥石流、极端反常性气候等自然灾害的频发,自然灾害发生的范围在不断扩大,破坏程度也在不断上升,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基于此,中国各级政府就要适时构建科学的防灾减灾体系,而相较于中央政府而言,地方政府更直接地面对着灾害的考验。地方政府构建防灾减灾体系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地方政府在防灾减灾体系构建过程中,应该注意一些基本事项。  相似文献   

6.
建立逐年稳定增长的防灾减灾投入机制不仅会从根本上改变当前中国防灾减灾投入不足的局面,同时会促进社会各个层面积极探索新机制和新模式,寻找不断完善符合中国防灾减灾特点和规律的支持策略,实现防灾减灾投入水平和使用效率的大幅提高。建立逐年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调整投入重点,由注重减灾、救灾向注重灾害发生前的预警系统、灾害发生中的救援系统、灾害发生后重建系统的整体布局、合理配置转变,将是中国防灾减灾未来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云南省全社会科技经费与政府科技经费两个层面,深入分析和评价云南省“十五”科技经费投入与配置情况,揭示了云南省科技经费投入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可为加强“十一五”云南省科技经费管理,特别是提高政府投入绩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金逸群 《时代经贸》2012,(14):94-95
区域防灾减灾管理是政府及公共机构对地区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国外大城市防灾减灾管理模式的简要比较和研究,分析目前成都市防灾减灾管理模式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目前成都市灾害管理模式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9.
征用补偿是防灾减灾经济动员的有机构成部分,是经济实力转交为防灾减灾实力的关键性环节。防灾减灾动员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需要政府的干预,经济补偿是解决市场失效的重要手段。完善我国现有防灾减灾动员征用补偿制度,建立系统的制度体系、健全组织机构、加强法制建设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西北地区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环境日益脆弱,水资源极度缺乏,农业生产受干旱威胁日益加深,发展减灾农业是当务之急。在发展减灾农业的方式上,要突出重点,以抗旱防灾为主,又要根据不同区域灾害特征,探索发展特色减灾模式。文章针对西北地区如何发展减灾农业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1.
征用朴偿是防灾减灾经济动员的有机构成部分,是经济实力转变为防灾减灾实力的关键性环节.防灾减灾动员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需要政府的干预,经济补偿是解决市场失效的重要手段.完善我国现有防灾减灾动员征用补偿制度、建立系统的制度体系、健全组织机构、加强法制建设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随着当今世界各国自然灾害的严重增多,防灾减灾已成为各国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灾后重建也属于防灾减灾工程的一种,特别是2008年发生的震惊世界的汶川地震,更是石旭铎国家和地区得到警醒.本文主要对城市防灾减灾工程进行了分类,分析了城市防灾减灾工程的重要性,分析了国内外城市防灾减灾工程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在城市减灾防灾方面起步较晚,在多年借鉴学习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的现状,在相关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中国的减灾防灾能力和相关体系与发达国家相比依旧处于落后地位.而且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县域中心城市的社会财富不断增长,从2008年5.12汶川地震可以看出在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城市破坏度最严重的是北川、平武、汶川等减灾防灾能力最薄弱的县域中心城市.因此,强化县域中心政府的城市安全意识,建立并完善减灾防灾体系.加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县域中心城市减灾防灾建设力度不能不引起重视.当务之急是结合各县域中心城市的社会经济实情,因地制宜的调整和加强城市的减灾防灾能力.  相似文献   

14.
气象信息与农业、农村、农民关系密切,气象信息服务虽然不能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但在生产中是个不可或缺的要素.是防灾减灾、趋利避害的重要手段.服务"三农"更是气象部门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气象信息不仅在防灾减灾和人工影响天气的服务工作中效益显著,而且在合理开发农业资源、依靠气象科技振兴农业、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高雪相  李萍  李慧 《经济师》2012,(9):241-242
通过对2006—2010年期间气象应急服务案例进行统计,总结了陕西省气象台在气象应急服务过程中采取的措施,剖析了气象应急服务的成功经验及不足之处,以期为提高气象应急服务效率,科学防灾减灾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极端天气越来越多,越来越激烈,与气象相关的灾难越来越多。不少国家已经或开始制定应对气候变化下的防灾减灾战略。有专家认为,加拿大的应急反应和灾后恢复是世界上做得最好的。本文试图从立法、防灾减灾国家战略、应急准备计划、政府职能、应急管理、国家灾害管理系统、气候变化及防灾减灾研究、基础设施应对气候变化下的标准与规范、灾害风险与薄弱环节评估、突发事件应急反应的气象预警、应急管理教育与培训、全国性防灾减灾网络等多个方面,深入研究分析加拿大应对气候变化下的防灾减灾战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7.
第42届联大第169号决议宣告:本世纪最后10年,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其目标是到2000年,每个国家都做到在其发展规划中列入防灾内容,使在下一个世纪中因自然灾害导致人的生命损失减少50%,经济损失减少10%-40%。我国政府响应联大号召,成立了"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积极开展减灾工作。吉林省在实现全国"国际减灾十年目标"中,加大综合防灾、减灾工作力度,在抓好减灾、救灾工作,促进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为了进一步动员全社会力量搞好防灾、救灾工作,今年6月20日,省里在桦甸市召开了"全省减灾、救灾工作会议"。这次会议认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了云南省“十五”期间产业技术发展思路的基础上,研究了云南省工业关键技术选择的基本原则,确定了今后一段时期内重点发展的产业技术领域和关键技术,并且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9.
灾害是一种自然、社会现象,它是由自然因素、人为因素作用于社会经济所造成的损害,对生产力造成破坏。解放后我国在防灾减灾工作上取得了重大成就,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还应抓好防灾减灾工作。  相似文献   

20.
一、要高度重视城市的综合防灾减灾工作在城市发展中,有一个极其重大问题,必须及早统盘考虑,这就是城市综合防灾、减灾。城市综合防灾减灾是城市政府的重要职责,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关系特别密切,许多工作是直接通过城市规划和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来实现,如规划(含抗震、防洪、人防、消防规划)、设计(含抗震、防火、人防)施工、质量监督、施工验收等环节来完成的。因此各级建设主管部门,特别是城市建设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