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商业银行的业务规模和经营利润在国内经济近年来持续快速增长的有力支撑下"水涨船高",信贷资产在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可以说,抓住了信贷资产的经营和管理,就抓住了国内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命脉"。风险分类是信贷资产经营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准确界定信贷资产风险状况,才能通过积极的风险经营和管理提升信贷资产保值增值能力。本文尝试从国内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的历史与局限着眼,通过探析信贷资产十二级分类的内涵与意义,对国内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为提升国内银行信贷经营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开展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工作即贷款五级分类工作,是进一步揭示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真实性,提高信贷经营水平,防范和及时化解银行信贷风险的有效手段。但在实际的工作中,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工作往往不尽人意,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强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解冉 《金融会计》2009,(12):30-33
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管理是商业银行资产风险分类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因非信贷资产构成多样、成因复杂,给风险分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甚至会对风险分类的必要性产生疑问。本文试图对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的必要性、概念框架、分类方法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按照建设银行总行的统一部署,全行2007年10月对信贷资产进行十二级试分类。十二级分类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揭示信贷资产的风险程度与实际价值,为准确计提信贷资产专项减值准备提供依据。与目前实行的信贷资产五级分类相比,十二级分类不仅内容多而且复杂,牵涉到内部评级的债项预期损失计算,要进行八大调整,即加权调整,现金流因子调整,重大事件因子调整,逾期状态因子调整,重组因子调整,合规性因子调整,风险缓释措施调整和综合调整等。因此,这项工作意义重大,特别是作为从事信贷产十二级分类初分和审查的二级分行客户经理与风险经理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这样才能确保信贷资产十二级分类的分类质量,最小化减少偏离度。  相似文献   

5.
为规范和加强对非信贷资产的风险管理,进一步提高非信贷资产质量,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全椒县农行全面开展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工作。  相似文献   

6.
最近,浙江省农信联社制定了《浙江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基本制度》(以下简称《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基本制度》),将农村合作金融的所有资产都纳入了风险分类管理,使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会计制度建设和会计核算工作进一步符合《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并逐步向新《企业会计准则》方向发展。但在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制度执行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困难,本文就如何进一步完善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管理提出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非信贷资产风险管理是各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而风险分类则是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本文从非信贷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类工作的成功经验及分类中的几项特别事项入手,对非信贷风险分类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8.
青阳县农行认真开展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工作,截止3月末,共清理初分非信贷资产3.07亿元,依照《中国农业银行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的风险程度,经县支行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领导小组审查认定正常类风险资产2.53亿元,关注类以下风险资产0.54亿元,此次分类总共涉及到14个会计科目,形成工作底稿1170份,涉及各类业务3382笔,采取“打包”处理2577笔。  相似文献   

9.
目前中国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信贷资产风险分类(资产质量五级分类)认定工作量很大,且全部采用手工认定。认定的过程中要打印大量的纸质信贷资产分类材料,同时需要进行纸质报送和往返批复,整个审批的效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
加强农信社非信贷资产管理,建立识别、计量和防范风险的管理机制至关重要。2007年1月底,湖北省信用联社完成了非信贷资产风险五级分类工作,构建了农信社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管理架构,建立了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管理制度体系,实行了非信贷资产风险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其作法得到了银监会的充分肯定并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加强农业银行信贷资产管理,及时、真实地反映信贷资产占用状况,提高信贷资产使用的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促进信贷资金的集约经营,自1989年起,各级行在全面清理信贷资产的基础上,普遍建立了信贷资产监测考核制度。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对信贷资产实行“分类管理,双线反映”即由信贷部门通过贷款登记簿对非正常占用贷款进行分类反映和管理,会计部门通过帐户对非正常占用贷款进行分类核算和管理。三年来的实践证明,这项制度的建立不仅是农业银行资产管理上的重大进步,而且是巩固清资成果,完善金融企业自我约束机制的有效措施,对提高信贷资金使用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更好地支持  相似文献   

12.
杨智华 《海南金融》2004,(1):26-27,33
目前我国银行业的非信贷资产作为银行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潜在的风险不容忽视。本文通过研究认为,银行业应以非信贷资产的资产价值的安全程度为核心,参照贷款质量的风险分类标准对其风险进行识别、衡量、监测和管理。银行监管部门应督促其对非信贷资产加强内部控制和管理,进一步提高银行整体资产质量和风险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为规范和加强对非信贷资产的风险管理,农总行于2005年1月正式下发实施《中国农业银行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各行对非信贷资产实行风险分类管理,有关非信贷资产质量的统计数据也必须建立在风险分类的基础上。该管理办法的实施不仅为风险管理部门准确、全面、持续地监测农行非信贷资产质量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工具,对农业银行提高非信贷资产风险管理水平也将起到有力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评估有赖于一整套科学合理的风险判断分类系统。人民银行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引进信贷资产五级分类管理方法,并于2002年开始全面推行。本文对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的理论基础、操作流程及误区等方面进行阐述,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实施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的操作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信贷效益风险分类工作是信贷经营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自1998年试行以来,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国有商业银行在这项工作中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显的成效,为加强信贷经营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工作质量还不尽如人意。现就分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操作方面的改进设想,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李敏 《金融纵横》1999,(3):42-43
用五级分类法具体评定信贷资产质量,实践上,关键在于量化评定,否则,信贷资产质量分类将会失去实际意义。为此,必须在《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试行)为依据,制订具体的、可操作的实施细则,建立科学、合理的信贷资产质量评定数学模型,选定完整、准确的风险影响参数,并根据主、客观环境的变化适时进行参数修正。  相似文献   

17.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是商业银行实施信贷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科学严格的分类方法不仅可以真实、全面、动态地揭示和反映信贷资产的实际风险状况,为损失准备计提提供可靠依据,而且还可以为商业银行实施差别化客户管理提供有效指导,切实发挥风险管理的价值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8.
自从我国银行业实施信贷资产风险分类以来,信用卡业务也以逾期期数为主要依据对风险资产予以分类,但信用卡业务在风险分类基础上引申出的迁徙特征运用却相对较少。风险迁徙特征对于信贷资产的动态监测管理具有良好的效果。本文从信用卡业务账户量大、交易笔数多的特点出发,以信用卡迁徙矩阵为载体,研究信用卡风险特征指标的计算和相关特点。  相似文献   

19.
去年农业银行总行颁布和实施信贷资产监测考核办法,即对信贷资产实行“分类管理、双线反映”:由信贷部门通过贷款登记簿对非正常占用贷款进行反映和管理,会计部门通过帐户对非正常占用贷款进行分类核算和管理,并严格信贷资产分类标准、认定程序、考核与奖惩。为顺利实施这一办法相应建立贷款登记簿制度和非正常占用贷款帐户管理办法。这样能完整、准确、经常地反映贷款占用形态,把非正常贷款纳入帐内核算,与财务核算挂钩,  相似文献   

20.
银证合作,追塑起来在世界范围内也只有30多年的历史。近几年,以银证合作为主导的资产证券化风糜亚洲。银证合作所产生的信贷资产证券化效应就是银行业将信贷资产存量集中分类打包,进行包装后出售给一家金融市场上的特殊公司(SPV),由 SPV 通过资产销售商将资产支持证券发售给投资者,所筹措的资金用以归还银行出售的信贷资产价款。本文拟就此问题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