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控制权转移价格是控制权转移的核心,价格应以价值为基础。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方法考察我国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转移价格是否以控制权价值为基础。研究发现控制权转移价格与控制权理论价值是相关的,但相关性不大。这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转移价格的制定有其合理性,但控制权转移双方对企业的收益能力的重视程度不够,控制权转移价格较多的受非价值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控制权转移前业绩、收购方性质对控制权转移绩效的影响。以1994—2007年中国A股市场发生控制权转移的公司为样本,本文发现:从长期绩效来看,亏损公司控制权转移后,业绩明显上升;盈利公司被转让给无经验的民营收购方后,业绩明显下降,转让给国有收购方和有经验的民营收购方后,业绩没有明显变化。从短期市场反应来看,转让给国有收购方和有经验的民营收购方的市场反应明显优于转让给无经验的民营收购方。 相似文献
3.
我国控制权转移日益频繁,上市公司企图通过控制权转移更换不良经理层,解决资本市场的代理问题,以提高企业绩效。控制权转移后企业绩效究竟能否得到改善,哪些因素影响控制权转移的绩效,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点,本文对我国控制权转移绩效的研究进行分析综述,以便为进一步探索如何提高控制权转移绩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2005-2006年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使我国资本市场进入一个全新时代,到2009年限售股几乎全部解禁,非流通股全部流通,中国进入了全流通时代,将促使形成一个有效的定价标准统一的公司控制权市场. 相似文献
5.
6.
7.
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市场反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以来,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转让以及由此衍生的控制权转移现象日渐增多,中国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市场也基本形成,为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市场反应的实证分析提供了便利条件。本文用事件研究法对2006~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事件的市场反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对控制权转移事件的反应具有明显的"先抑后扬再抑"的倒N型特征,控制权转移信息存在提前泄漏问题。但是,随着市场的逐步完善,投机炒作现象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8.
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预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基于我国的资本市场与制度环境,运用全样本研究思路,运用Logit回归技术,建立预测模型。预测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目标公司,并且具有令人满意的稳定度,说明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具有较好的可预测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资本市场效率尚达不到中强式有效状态。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控股股东角度探讨内幕交易在控制权转移中所发挥的作用。利用一个模型分析表明内幕交易起到了补偿控制权转移中控股股东所付出代价的作用,扩大了控制权转移交易的达成区域,使控制权转移事件更容易发生,控制权转移事件出现频率更高。在此基础上,利用上市公司(1997—2001)样本验证了:(1)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过程中存在内幕交易行为。(2)控制权转移中控股股东与内幕交易行为有关:控制权转移中控股股东付出越多,内幕交易行为越严重;原控股股东控股比例越高,内幕交易行为越严重;现金方式交易时内幕交易行为比非现金方式交易时更加严重。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中由于控股股东可以利用内幕交易补偿所付出的代价,从而使得控制权转移易于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自1997年起的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热潮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
基于控制权转移市场理论,文章以啤酒花(600090)为例,对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中的财富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控制权转移并没有给上市公司带来绩效的改进。收购方股东通过获得上市公司控制权进行"掏空",即通过包括担保贷款、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等方式从上市公司和中小股东处获取了巨额财富。 相似文献
11.
家族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要不断融资,其融资方式往往偏好于内源融资。如果需要进行外源融资时,大多数家族企业只是进行少量负债,而不愿采用股权融资,其原因在于面临控制权转移的风险。这一融资方式与家族企业的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12.
股权结构能否影响控制权转移后企业治理效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控制权转移的动态过程中考察了股权特征因素对控制权交易后公司绩效改善的作用。文章利用1997 ̄2003年总共249个第一大股东变更的上市公司样本,通过wilcoxon检验等方法证明了控股程度不同的企业在控制权转移前存在显著的业绩差异,而控制权交易引起的股权集中度程度及控股股东持股份额的变化能够引起交易后企业业绩的变化,然而控股股东属性与企业业绩改善的关系并不显著,无证据表明法人股接管控制权后能够改善企业的治理效率。本文的论证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我国控制权市场的外部治理效力。 相似文献
13.
国有控制权转移、终极控制人变更与公司业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研究了国有控制权转移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以及终极控制人变更对国有控制权转移绩效影响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国有控制权转移总体上并没有改善公司业绩,终极控制人变更能够改善国有控制权转移的绩效;控制权转移之后收购的资产在短期内提高了公司业绩,但没有发现这种正向作用在终极控制人是否变更两类公司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察了1993~2002年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基本情况和交易特征,发现国有收购方的受让比例和实际持股比例均高于非国有收购方,这可能是由于国有收购方受到较强的行政干预,而非国有收购方具有更强烈的投机性动机所致;控制权转移公司的每股净资产和净资产收益率对转移价格有正面影响,而总股本有负面影响,国有控制权的转移价格较高;股东权益对转移溢价率有负面影响,控制权转移数量有正面影响,新兴行业公司的控制权转移溢价率高于传统行业公司.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控制权转移的动态过程中考察了股权特征因素对控制权交易后公司绩效改善的作用。文章利用1997-2003年总共249个第一大股东变更的上市公司样本,通过wilcoxon检验等方法证明了控股程度不同的企业在控制权转移前存在显著的业绩差异,而控制权交易引起的股权集中度程度及控股股东持股份额的变化能够引起交易后企业业绩的变化,然而控股股东属性与企业业绩改善的关系并不显著,无证据表明法人股接管控制权后能够改善企业的治理效率。本文的论证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我国控制权市场的外部治理效力. 相似文献
16.
17.
主并公司股权结构与控制权转移短期市场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2000年发生的79起控制权转移事件作为样本,测度和分析了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短期市场反应。采用国外常用的事件研究方法,通过计算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第一次公告日前后(-10,30)天等不同窗口期的AAR和CAR,并进行统计显著性检验,本文测度了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短期市场反应;从主并公司股权结构角度,通过分析主并公司股权结构与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前后短期市场反应的关系,本文发现了主并公司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短期市场反应的影响,从而为有关此方面的研究文献做了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选取了1999-2003年间发生控制权有偿转移的131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通过考察控制权转移企业绩效对控制权转移动因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没有证据支持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可以用国外的代理成本和效率理论解释,再分配理论有一定的解释力,价值低估理论和掏空理论可以解释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现象. 相似文献
19.
20.
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形成的内在因素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缺位。农村信用社与农行脱钩后,信用社的行业管理和监管部门制定了一些贷款管理内控制度,但是,这些制度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表现在:一是贷款调查、审查、审批、检查等贷款管理制度不系统,同时,信用社因为人员紧张造成混岗作业、职责不清,忽视审贷分离,内部监督制约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二是贷款比例管理制度形同虚设。不少农村信用社亏损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