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我国刑事诉讼主体范围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诉讼法学界关于刑事诉讼主体的范围意见不一,但都包括了公检法三机关和当事人,有的观点甚至还包括了其他诉讼参与人。从诉讼的本质来看,诉讼是一种“三方组合”,刑事诉讼主体应是指控、辩、裁三方,除此之外的诉讼参与人只是一般的法律关系主体。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刑事诉讼行为的生效要件进行初步探讨 ,认为生效的刑事诉讼行为必须具备主体合格、意思表示真实、行为内容合法、行为方式合法及行为的时空条件合法五个要素 ,旨在为我国刑事诉讼中一些特定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视角 ,主张在刑事诉讼立法中通过对无效诉讼行为效力的否定来进一步规范国家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的诉讼行为。  相似文献   

3.
中立是保证司法公正的基本前提.中立的看守所,应独立于刑事诉讼之外,其职能应当定位于保障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各项诉讼权利得到充分行使和监督侦查机关依法侦查.  相似文献   

4.
目前司法实践中尚存在鉴定单位多头鉴定、重复鉴定、屡鉴不定等问题,作为法定法律监督机关的检察机关有必要对司法鉴定加强监督。为此,应当转变观念,科学对待鉴定结果,纠正对鉴定结论的采信误区;加强刑事诉讼阶段对于司法鉴定的诉讼检察监督;加强对申请重新鉴定理由审查的监督。在司法机关决定启动鉴定程序后,检察机关应当注意既要避免重复鉴定浪费司法资源,又要确保鉴定意见的公正性、公开性,同时还要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程序参与权,更好地发挥法律监督职能。  相似文献   

5.
胡琳琳 《大众商务》2010,(10):263-263
日本通过学习和借鉴外来先进法律制度,调整国内的诉讼制度,制定了刑事诉讼法,并渐渐地发展成为以当事人主义为主,职权主义为辅的日本特色的当事人主义诉讼构造。本文通过简要介绍日本现行刑事诉讼制度的由来,诉讼各阶段阐述现今日本刑事诉讼制度的特征,再结合日本刑事诉讼制度的理论与实践,就其存在的某些问题进行思考,了解其掩含在司法精密高效下的不公正因素。  相似文献   

6.
日本通过学习和借鉴外来先进法律制度,调整国内的诉讼制度,制定了刑事诉讼法,并渐渐地发展成为以当事人主义为主,职权主义为辅的日本特色的当事人主义诉讼构造.本文通过简要介绍日本现行刑事诉讼制度的由来,诉讼各阶段阐述现今日本刑事诉讼制度的特征,再结合日本刑事诉讼制度的理论与实践,就其存在的某些问题进行思考,了解其掩含在司法精密高效下的不公正因素.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对律师参与刑事诉讼的要求更高了.但律师在参与刑事诉讼时却存在着诸多障碍和问题,从立法和司法上进一步完善和解决,已成为诉讼制度与律师制度改革深化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对律师参与刑事诉讼的要求更高了,但律师在参与刑事诉讼时却存在着许多障碍和问题,从立法和司法上进一步完善和解决,已成为诉讼制度与律师制度改革深化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9.
检警关系是刑事诉讼关系的基本内容,其定位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刑事诉讼机制的运作、协调及诉讼目的的实现。本文拟通过对我国检警关系存在问题的反思,提出相应之改革完善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刑事诉讼结构是刑事诉讼运行的基础,刑事诉讼价值目标是刑事诉讼结构的灵魂。因而围绕其诸价值目标必须作适当的平衡和选择,对其结构系统进行剖析和研究,以便实现诉讼公正,协调各系统和诸价值要素的关系,以构成我国刑事诉讼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一、对财政职能的重新界定 长期以来,我国对财政职能占主导地位的提法为传统的三大职能说,即分配职能、调节职能、监督职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财政赖以存在与运行的基本前提、背景和使命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对财政职能的范围必须予以重新认识、重新界定。  相似文献   

12.
沉默权是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一面重要诉讼权利,为世界国家和联合国通过的许多法律件所确认。我国尚未将沉默权纳入刑事诉讼制度中,因此,为完善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我国有必要确立沉默权,并对其加以必要的限制。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赋予检察机关实施法律监督的可操作性条款十分不完备,程序上缺少对于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之间的衔接及诉讼力量的整合,这些问题给检察机关行使监督权增添了许多困难。因此必须建立或修改相应的检察监督制度以改变目前现状,也应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审视和判断民事行政检察监督的相关职能。  相似文献   

14.
西方国家的刑事诉讼证明标准是排除合理怀疑或内心确信,民事诉讼证明标准是优势证据证明,这是一种主观真实或法律真实的证明标准。我国诉讼证明以辩证唯物主义可知论为基础,强调客观真实,要求证据确实充分。这是一种理想化的证明标准,具有重大缺陷,应以法律真实的证明标准取代,刑事诉讼适用排除合理怀疑原则,民事诉讼适用优势证据证明原则。我国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应实行高低不同的证明标准,以适应两种诉讼各自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15.
控辩平等作为刑事诉讼领域里的一项重要制度,是法治国家刑事诉讼制度中的通行做法。检视我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我国控辩关系失衡的现象比较严重,应通过确立无罪推定原则、强化辩护权、确立审前司法审查机制等立法改革来实现控辩双方的诉讼地位平等。  相似文献   

16.
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法律监督是检察机关特有的职能,这种职能反映了检察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相区别的本质特征。要依据刑事诉讼法赋予检察机关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的基本原则,用足用好相关条款,全面加强立案监督、侦查监督、审判监督和刑罚执行监督。检察机关对刑事诉讼的法律监督职能与公、检、法三机关"互相制约"原则有着明显的本质区别,不能相互代替和混淆。  相似文献   

17.
诉讼效率历来是我国法治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当前犯罪率加速上升、司法资源缺乏的情况下,提高诉讼效率已经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了提高诉讼效率,诸多学者纷纷前往遥远的西方寻找出路,对于我们脚下的"本土资源"反而视而不见。从打造具有中国气派的刑事诉讼制度谈起,深度剖析我国土生土长的坦白从宽政策。在吸取坦白从宽政策的合理因素的同时借鉴西方成功的法治经验,最终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式坦白从宽"制度。  相似文献   

18.
刑事诉讼证明标准是刑事证据制度的核心问题,是用来规制和评价人们的诉讼证明活动的具体规格和尺度。我国现行的"客观真实"标准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具体体现,它的制定实施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但由于它的绝对确定的倾向性规定,所以也产生了诸多弊端。因此,要制定适应我国国情刑事诉讼证明标准,必须在坚持"客观真实"标准的同时,辅之以"法律真实"标准。  相似文献   

19.
行政不作为诉讼受案范围关系到行政相对人的哪些权利能够获得司法救济。本文从对行政不作为的界定入手 ,探讨了行政不作为诉讼受案范围中的几个问题 ,并对行政不作为诉讼排除范围进行了分析。正确认识受案范围问题 ,将对保护相对人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率都将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是调整我国公检法刑事诉讼关系的基本原则。其中,"分工负责"表述不科学,违背了刑事诉讼的司法特征和诉讼规律,应予修改。"互相配合"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应予以保留。公、检、法三机关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互相制约",但是这种制约的力度和效果有待于加强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