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裂解C5的综合利用大有可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裂解碳五(简称C5馏分)是石脑油及其他重质裂解原料蒸汽裂解制乙烯过程中形成的副产物,可从裂解汽油中用精馏的方法得到。  相似文献   

2.
裂解C5馏分中异戊二烯的开发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乙烯工业的不断发展,其中的C5资源的开发利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异戊二烯是C5馏分中最具有利用价值的组分之一,在合成橡胶以及精细化工产品的开发利用方面具有广泛的前景。文章介绍了异戊二烯的分离方法以及我国异戊二烯的开发利用现状,指出其今后的发展前景,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系统总结了破解C9的来源,组成和综合利用;指出裂解C9加氢技术是裂解C9综合利用的核心和关键技术;详细说明C9加氢裂解产生的优质芳烃溶剂油或混合油,裂解C9闪油加氢生产溶剂油和全加氢裂化C9加氢,以提高BTX的产量;重点研究裂解C9加氢工艺和催化剂技术,突出原料预处理,反应工艺和催化剂设计。  相似文献   

4.
碳四馏分是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对其进行综合利用与开发有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本文介绍了碳四馏分的主要工业来源及特点,重点分析了国内碳四馏分综合利用主要工艺技术路线及发展趋势,包括烷基化、丁烯氧化法、催化裂解增产乙烯/丙烯等技术,并提出今后综合利用碳四资源,要根据碳四馏分组成及含量,结合现有装置特点及市场需求,并充分考虑产地与消费地之间的运输成本,采用新技术,逐步优化工艺,从而实现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6.
随着中国乙烯工业生产能力的快速增长,裂解碳九资源的产量也不断增加。裂解碳九资源中含有丰富的双环戊二烯,目前多数裂解碳九资源的利用趋于精细化,大部分厂家利用解聚-精馏-二聚-精制的工艺技术将裂解碳九资源中的双环戊二烯提取出来。文章主要介绍了双环戊二烯的生产工艺技术以及双环戊二烯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乙烯生产能力与产量的快速增长,C5资源不断增加,本文详细介绍了C5馏分如环戊二烯、异戊二烯、等产品的分离技术以及加工利用方面的情况,并强调加快提升C5馏分的分离技术和处理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建议企业确立发展方向、向规模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抽余C9合成石油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为催化剂,对抽余C9聚合制备石油树脂进行了实验研究。探讨了催化剂添加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得到了软化点大于100℃,收率大于80%的树脂样品。  相似文献   

9.
裂解C5馏分可生产一系列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从而降低乙烯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我国第一套C5分离装置开车成功至今已有10余年时间,技术也在趋于成熟,从长远来看,聚异戊二烯橡胶、高档C5石油树脂产品、甲基叔戊基醚以及双环戊二烯等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企业应有目的的进行研发生产。  相似文献   

10.
两种C10重芳烃深加工工艺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现行C10重芳烃以生产系列溶剂油产品为主的深加工技术;同时对已经中试成功的C10重芳烃轻质化工艺技术进行了阐述,着重从产品方案,市场需求状况和经济效益方面对两种工艺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1.
建设C10轻质化装置的技术经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C10重芳烃轻质化装置的工艺路线、主要设备和投资构成:根据几个主要产品市场情况的分析与预测,结合中石化总公司目前的生产成本构成状况,重点对装置投产后的经济效益进行了计算分析,同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13.
碳九石油树脂生产技术及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我国石油化工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乙烯的生产能力逐年提高,裂解碳九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如何利用这部分资源开发下游产品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裂解碳九主要用于生产碳九芳烃石油树脂,采用适当工艺合成的碳九树脂可广泛用于涂料、油漆、橡胶及轻工行业,残余的混合芳烃可作为生产涂料的溶剂。  相似文献   

14.
大孔吸附树脂对头孢菌素C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头孢菌素C的吸附等温线,考察了吸附质分子对吸附树脂吸附动力学性质的影响。随着吸附质分子尺寸的减小,粒扩散系数显著减小,吸附过程由粒扩散转向膜扩散。  相似文献   

15.
The well-known “Bullwhip Effect” concerns the increasing variance of orders as they proceed through the supply chain. In the continuous time representation we solve the delay-differential equation for the inventory balance, which is coupled to the ordering policy. The time domain evolution of the system emerges. We calculate the Bullwhip Effect and compare it to known results for the discrete time representation. The discrete and continuous Bullwhip Effect expressions have similar structures. We show that the two domains are managerially equivalent so that in practice either domain can be used to study a supply cha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