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浅层块状底水特超稠油、薄层边底水及深层边水特稠油等不同类型稠油油藏特点,重点从水平井完井结构、完井成本、防砂效果、满足产能要求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提出了适合不同类型稠油热采水平井完井方式,并对其在辽河油田现场适应性做了对比、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2.
塔河油田一区三叠系底水砂岩油藏以水平井开发为主,底水能量充足,非均质性强,开发过程中底水沿高渗段脊进水淹,大量剩余油无法采出。针对塔河碎屑岩油藏高温、高盐、底水活跃、非均质性强等显著特点,开展水平井出水规律研究,并试验新型乳状液封堵出水孔道,进行稳油控水,该技术在现场实践中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涩北气田水平井生产过程中出水出砂严重,为了解决涩北气田出水出砂等影响生产的技术难题,指导气田的高产、稳产和高效开发,研发了适用于涩北气田的水平井管内砾石充填防砂工艺技术,并在台H1-9井进行了现场应用,该井生产过程中不出砂,防砂有效期超过2年,防砂效果显著。解决了涩北气田筛管完井水平井出砂严重,甚至停产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水平井开采技术已是油田开发的主要方式之一,水平井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受油藏边底水和油层非均质性的影响,导致油层段动用不均、含水升高,研制开发了水平井产液剖面测试技术,该技术可以准确监测出水平井水平段动用情况,得到了整个层段的产液、产水分布数据,确定出油和出水段,针对性地采取堵水等措施,抑制产水段出水,降低水平井含水、提高产油量,通过现场6口水平井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为水平井的增油上产措施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水平井开发后期的出水问题,结合水平井完井及出水特点,提出了HWSO选择性堵水及ACP控水两个技术思路。研究以及矿场实践表明,对于出水层位不清,或出水层段不能封隔的水平井应用HWSO选择性堵水技术;ACP材料在强度等性能上满足环空充填的需要,可作为直接堵水、管外环空封隔的手段,辅助实现分采、地层注胶堵水等工艺。  相似文献   

6.
浅层超稠油水平井生产初期抽油杆柱脱扣率较高,严重影响了高温期抽油生产,通过对水平井抽油杆柱受力状况、杆柱及附件结构等分析,确定脱扣主要原因为抽油杆及附件结构设计不完善,导致卸扣扭矩无法有效释放。通过确定合理的管杆结构,杆柱脱扣率大幅下降,有效延长了稠油水平井抽油期间的免修期。  相似文献   

7.
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煤层气的开发不仅可以调整能源结构,还可以从根本上防止煤矿瓦斯事故。目前,韩城区块已成为重要开发区。韩城区块的开发大多限于浅层,且单井产量不理想,还有大量深层煤层气有待开发。为实现这一目的,需要开发深部煤层气。水平井可以提高煤层开发率,实现增产目标。提高水平井钻遇率需要通过精确的地质导向钻井技术。深层煤层气水平井的钻井工艺、地质导向技术在韩城区块内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为进一步规模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方建中 《化工管理》2013,(12):62-63
面120区于2000年投入开发,总体上是一个浅层,中、高渗普通稠油Ⅱ类整装油藏。初期采用天然能量开采,采油速度和采出程度较低,2001年在该区沙四段进行了热采评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随后在沙四段、沙三中实施热采,热采效果较好。2001-2005在该区沙四段实施1-3论热采,初期取得成功,为面120区下步热采开发提供有力证据和可靠依据。对面120沙四段从2009年至今进行二次调整,将井距加密,由300m加密至150m,并采用水平井和热采开发,取得成功。本文将根据面120区进行的热采开发进行分析总结,以提高热采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9.
非常规页岩油气资源是中石化十二五期间勘探开发的重点,随着江汉油田对非常规页岩油气勘探开发力度的加大,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非常规浅层页岩油气水平井的数量将会日渐增多。  相似文献   

10.
王楠  李勇明 《化工管理》2013,(18):82-83
水平井注水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增加油气藏产量、提高经济效益.但是不正当的使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产量,可也浪费了巨大的资源,投入和产出不能成比例,给业内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困扰.而国内水平井注水技术起步较晚,对此问题并没有一个系统的介绍,这给油气田决策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的选择带来不便,为了更好地指导水平井注水技术的使用,基于此,笔者对水平井注水技术的敏感性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水平井注水技术所适用的储层地质特征和流体性质特征,并对可用水平井注水技术开发的油气藏进行了梳理归纳.为以后的水平井注水技术的使用和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1.
大港埕海油田一区全面实现开发投产,埕海二区开发陆续展开,底水油藏水平井开发需解决诸多问题,如何对水平井进行生产动态评价,如何对水平段分段产出情况进行监测并实施有效开采,如何对水平井制定合理的开采方案,如何延长水平井稳产时间,有效控制底水锥进至关重要,确保水平井生产的最佳回报率,最终实现埕海油田水平井的优质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12.
随着水平井、侧钻水平井数量的增加,与之配套的修井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长城工程技术研究院于2006年7月承担了集团公司项目《水平井磨铣打捞技术研究与应用》,从水平井磨铣打捞难点分析、磨铣打捞管柱的优化选择,磨铣打捞工具的设计与试验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经过两年的刻苦攻关,完成了水平井磨铣打捞工艺技术及配套工具的研究,从根本上解决了水平井磨铣打捞中存在的摩阻大、打捞成功率低、易卡钻等问题,现场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应用小井眼开窗侧钻技术是降低钻井综合成本、老井再度稳产增效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针对哈国卡拉姆卡斯油田K2357C完井作业的主要难点,详细介绍了小井眼内开窗侧钻水平井实施复合尾管固井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情况,包含浅井尾管下入技术、新型XG-F完井系统设计、小井眼窄间隙固井、水平井固井技术等。为今后同类型井,特别是浅层开窗侧钻水平井的固井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欠平衡钻水平井技术对策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欠平衡钻井与水平井钻井结合难点,提出了利用常规技术钻欠平衡水平井的工艺方法。并对欠平衡钻水平井技术工艺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例举了新疆油田利用欠平衡钻水平井工艺技术完成的2口井的钻井实践,对开展欠平衡水平井钻井在油田的应用提出了几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水平井钻井技术是20世界80年代国际石油界迅速发展并日臻完善的一项综合性技术,包括水平井工程优化和设计技术、水平井经验轨迹控制技术、水平井钻井液与油层保护技术和水平井完井技术等一系列重要技术 苏丹和南苏丹年平均钻水平井35口、定向井28口,而服务市场被西方油田服务公司所垄断,价格高居不下经过长城钻探公司水平井技术专家组成技术推介团队多次水平井技术推介,成功获得在南苏丹3/7区两口试验井合同.PP-29H井就是中国石油钻探企业在南苏丹实施的第一口水平井,该井具有地质情况复杂、位移大等技术难点.该井的顺利完成,为今后开展水平井技术服务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水平井的钻井技术起源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发展是在八十年代,随着现代的对原油采油量采收率越来越重视,为了降低开发生成的成本,对水平井的钻井技术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并对水平井的钻井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我国水平井的钻井技术广泛应用在各种油气藏,并取得明显的经济效果,促进了水平井的钻井技术应用规模快速发展,在国内,以长庆油田、胜利油田为代表对一些油田实施水平井的钻井技术并开发了各种油气藏,并且收到了显著的效果,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国对水平井的钻井技术项目越来越重视它的先进性和适用性,并且对油藏地质和水平井的完钻技术以及采油作业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使水平井的钻井技术能够迅速的发展,这也是国内水平井的钻井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李鹏  王军红  朵玉明 《化工管理》2013,(10):221-221
压裂水平井主要是开发特殊以及无法动用储量的一项最佳技术方法,被普遍的应用于油气田开发中。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首先概述了压裂水平井的产能预测模型,其次,对压裂水平井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水平井准确入靶和确保水平井在目标砂体中钻进是水平井地质导向技术的关键,本文通过钻前地质分析进行层面地质建模和属性模型,并将设计轨迹和实钻轨迹投影到地质模型中,直观的反映轨迹在目标砂体的位置,根据模型刻画的目标砂体的构造情况、砂体的展布、厚度及钻头在砂体中的位置,对轨迹进行调整,保证轨迹在目标砂体中钻进。该方法在准东地区多口水平井中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以准东地区多口水平井实际导向为例,详细介绍下层面模型和属性模型建立的方法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文中综述了国内外研究水平井产能的Borisov、Giger、Joshi和Renard & Dupuy等多种公式,包括早期的、现有的和具有代表性的、常用的,考虑表皮系数和采用数据回归方式,分析水平井产能并进行对比,用生产数据或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回归的方法较容易实现.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涩北台南气田水平井开发,了解国内水平井技术的发展情况及我公司的现状,我们在水平井井下作业技术上力求发展,努力提高作业水平。通过对水平井各种修井工艺技术和工具的介绍,结合我们在涩北台南气田水平井的实际作业情况进行分析。随着水平井数量的增加和越来越复杂的生产情况的出现,对修井工艺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