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声音     
<正>知名财经评论家、财经专栏作家叶檀:大城市强者恒强,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地位更加稳固,真正的资源争夺将在各城市群之间、城市群内部力量差不多的中小城市之间展开。与郑州争夺中国中部核心城市地位的不会是洛阳,而是武汉;与广东中山争夺资源的不会是深圳而是佛  相似文献   

2.
城市群的兴起与发展——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城市群与区域制度变迁从世界范围的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往来日益密切,城市化发展呈现出城市群体化的趋势。城市群体化是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所普遍经历的一个高级阶段,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就用“城市群”这个概念来概括当时发达国家所普遍存在的全新的城市化空间模式。在我国,城市群体化以及产业集群化现象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京津冀地区尤为明显。姚士谋等人在《中国的城市群》(1992年)中首次界定了城市群的概念。他认为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特大火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法治省与发展这城市各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购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中国的城市群,1992年)。城市群的兴起,理论界有不同的见解,多数学者从空间经济联系得角度对城市群的产生、发展、演变作出解释。本文认为,城市群的出现是区域经济制度变迁的结果,是基于交易费用下降而引发的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共同作用的产物。城市群是城市化过程中的一次制度变迁,在新制度经济学中,制...  相似文献   

3.
《安徽农村金融》2006,(5):65-67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总量最大、城市数量最多、发展潜能最强的城市群,被誉为中国东部的“金三角”,也是世界公认的第六大都市圈。长三角区域主要大城市进入离心扩散阶段,对外围地区影响日益加大;外围地区城市功能不断成熟,与中心城市联系日渐紧密。中心城市及其外围地区共同构成这一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域,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日益频繁流动正在引领长三角经济和金融一体化的发展。仅从芜湖地区发展态势分析,目前该市与长三角的经济联系日趋紧密,2005年全市利用内资的52%来自长三角,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各地区城市之间纷纷提出了建设城市群、城市一体化的设想,闽南沿海厦漳泉三市也提出了同城化的构想。经考察,厦漳泉城市一体化建设的基础优势明显,自正式启动以来各项工作平稳推进,部分工作仍未明确。我国城市化发展起步较晚,国内城市一体化建设大多处于起步阶段,考察日本城市圈建设的成功经验和长株潭一体化遇到的困难,对厦漳泉同城化建设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我们认为突出中心城市地位,加强行政协调,发挥市场和民营企业作用是今后几年厦漳泉同城化建设要注意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核心城市群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居于主导和领军地位。河南省努力打造以郑州为中心的城市群,就要树立起“大金融”的理念,从九个方面开展有效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基于"城市群中心城市的金融辐射会带动周边城市,从而促进城市群金融一体化的形成"这一逻辑,本文分别借助威尔逊模型和F-H模型,测度中心城市金融辐射能力与各个城市群的金融一体化发展程度。结果显示:城市群内存在金融资源分布与配置不均衡的现象;各城市群不止拥有一个金融中心城市,十大城市群中心城市的金融辐射能力虽然存在差异但均覆盖了各群内部所有城市;城市群内金融资源通过由金融竞争力较强的高梯度中心城市逐级流向竞争力相对较弱的低梯度城市形成金融一体化关联。  相似文献   

7.
使用Dagum基尼系数、描述性统计等方法,研究中国五大城市群R&D资本存量差异与分布特征。结果显示:中国五大城市群R&D资本存量差异大,但呈缓慢下降趋势,差异主要来源于不同城市群之间;不同城市群内部以及不同城市群之间R&D资本存量差异大小及其演进趋势具有显著差异。R&D资本存量向五大城市群特别是长三角城市群以及粤港澳大湾区集聚。五大城市群内部R&D资本存量分布特点及演进趋势各不相同。鉴于此,揭示了中国五大城市群R&D资本存量差异与分布特征,从而为城市创新发展战略及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城市群之间、大城市和卫星城市之间要依靠道路网的贯通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新型城镇化目标随着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多部委参与编制的《城镇化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喧嚣日上,通过城际轨道运输建设连接带动城市间发展的战略也日渐明晰。日前,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副司长袁喜禄表示,新型城镇化规划将对过去已获批准的各城市群轨道交通规划进行重新  相似文献   

9.
曹春方  马新啸 《金融研究》2022,508(10):135-152
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是当前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关键路径,如何实现城市群内部的产业分工完善和人才市场化配置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本文以高铁开通为冲击,研究不同规模城市中新兴产业公司雇员流动的虹吸效应。研究发现:高铁开通之后,新兴产业公司的雇员流动因城市大小出现分化,新兴产业公司在大城市更容易获得雇员,而在小城市则更难,表明新兴产业的雇员流动在高铁开通后存在城市群内更为市场化配置的虹吸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小城市的雇员流出源自高铁开通后更容易获得大城市的就业机会和缓解其高房价压力,但并不受大城市高工资影响;虹吸效应存在空间限制,主要存在于距离大城市2小时高铁圈的小城市内。本文表明以高铁连通为典型的城市群一体化进程对不同规模城市的新兴产业成长具有差异化影响,这不仅对产业分工和劳动力流动的相关研究作出补充,也对因地制宜推进区域间协调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大城市、城市群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时期,西部地区城市发展应选择什么样的城市群空间组织形态,又以什么来支撑这种新型城市群体空间组织使其得以良性发展,是研究当前西部落后地区发展道路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金融博览》2010,(9):54-55
编者按:无论是国家之间,还是企业之间,竞争的根本其实在于人才的竞争。进入21世纪,在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赶超发达国家的过程中,我国的人才发展战略处于重要地位。作为我国财经科学研究基地、财经人才培养的摇篮,我国财经高等院校的教育理念、教师队伍、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又是如何的呢?本刊编辑部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07年国家级重点学科及开设高校名单,整理了拥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和国家二级重点学科的财经高校,分期向读者概括介绍。  相似文献   

12.
刘鹏 《金融博览》2014,(6):13-13
近日,某财经作家撰文称,“房地产商的好日子差不多走到头了”,对未来房价,“特别热门的大城市,可能还会微涨,但对于大部分城市而言,聚跌已在悄然进行!”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京津冀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城市群金融资源配置现状进行了分析,随后构建DEA模型测算城市群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并选用Malmquist指数对城市群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动态研究。研究发现:这十年间京津冀城市群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始终未达到有效状态,城市之间差距很大,北京和天津的效率明显优于河北省内城市。城市群金融资源配置Malmquist指数总体保持平稳增长,但增速出现波动与增长放缓现象也反映出城市群金融资源配置还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一、半岛城市群建设金融问题的提出(一)半岛城市群战略的由来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经验表明.大都市(中心城市)发展模式因拥挤、污染等“热岛效应”面临着严重挑战,而依托产业集群和规模经济基础上的城市群或都市圈模式,具备了较完备的市场功能、信息功能、金融保险通信等服务功能,各城市之间层次清晰、功能互补、空间广阔,越来越被发展中国家乃至发达国家所推崇,并在国际经济竞争中占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5.
《甘肃金融》2013,(9):8-8
甘肃省发改委近日公布,甘肃省将按照主体功能区“一横两纵、六大片区”的城市化战略布局,建设中东西三大城市群,以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后甘肃省将依托市州政府所在城市的发展,逐步建成环兰州城市群、东部四市城市群、河西走廊城市群等中东西三大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同时,开展甘肃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适时启动全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编制。探索完善省级层面推进小城镇发展的部门协调机制。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加快武威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域建设。  相似文献   

16.
《投资北京》2010,(8):8-9
国务院办公厅已正式对外公布了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名单,北京、上海、大连等12个城市最终晋级,成为首批试点。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既有4个省会城市,如哈尔滨、武汉、杭州、南京,也有4个计划单列市深圳、青岛、厦门、大连,还有1个非省会城市绵阳和1个城市群湖南长株潭城市群。同时,北京、上海两个直辖市也在列。  相似文献   

17.
物流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先导产业.长株潭城市群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是湖南省经济社会发达地区和核心增长极.长株潭城市群物流业发展的优势大于劣势,机遇大于挑战.发展长株潭城市群物流业,要明确发展重点,完善区域协调互动机制,提高企业竞争力,积极培育和发展物流市场.  相似文献   

18.
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三市构成的"金三角",是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城市密集区。呼包鄂三市在构建城市群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城市体系不完整、城市聚集和扩散功能弱,产业链条薄弱、区域合作力度小,产业结构趋同、技术水平低。在推进呼包鄂经济一体化过程中要完善城市体系,推进行政一体化,加强城市的协作与分工。  相似文献   

19.
李学锋 《银行家》2022,(10):44-47
<正>国家中心城市在全国城镇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处于城镇体系的最高层级。一般来说,国家中心城市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具有重要全国性影响,并发挥着重要的对外交往功能。在我国,自2010年《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10—2020)》首次明确五大国家中心城市(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和重庆)以来,国家又通过批复和发布《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2016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2016年)和《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2018年),明确支持成都、武汉、郑州和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20.
一、长株潭城市群形成的经济解释 所谓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一个或两个特大城市为中心,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