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以2008~2019年公司债和中期票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债券募集说明书中风险信息披露与债券未来违约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募集说明书中特质性风险信息披露越多,债券未来的违约风险越大.(2)当发债企业为非国有企业、企业信息透明度较低、债券承销商声誉较高,以及在债券市场打破刚兑之后,特质性风险信息披露与债券未来违约风险之间的正向关系更强.(3)拓展研究发现外部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并未反映出发债企业的特质性风险信息,但该风险因素已被债券投资者定价;特质性风险信息披露与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创现能力和偿债能力密切相关.本文不仅从理论上拓展了债券市场的风险信息披露研究,而且有助于债券市场参与者理解债券募集说明书对于评估债券信用风险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发行的公司债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自愿披露客户信息对债券违约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自愿披露客户信息产生的额外风险加剧了债券违约风险,这种影响在高专有成本和高融资约束的企业中表现更为显著,但企业发行的绿色债券并未受到影响。机制检验表明,经营风险增加和机构投资者持股降低是自愿披露客户信息影响债券违约风险的重要途径。研究表明,企业需要慎重考虑披露客户信息带来的风险,审慎制定信息披露策略。  相似文献   

3.
优质高效的信息披露是债券市场健康发展和风险防范的重要保障.本文以近期华晨集团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为切入点,梳理并分析华晨债券违约事件,发现信息虚假记载、违法违规不及时进行信息披露是骗取债券发行权和诱发债券违约的重要原因,并从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信息披露边界、建立信息披露责任问责制三方面提出提高国企债券信息披露质量、防范和化解国企债券违约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优质高效的信息披露是债券市场健康发展和风险防范的重要保障.本文以近期华晨集团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为切入点,梳理并分析华晨债券违约事件,发现信息虚假记载、违法违规不及时进行信息披露是骗取债券发行权和诱发债券违约的重要原因,并从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信息披露边界、建立信息披露责任问责制三方面提出提高国企债券信息披露质量、防范和化解国企债券违约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债券违约事件的表现自2006年福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第一次信用风险事件后,监管部门一方面加大债券融资支持力度,完善债市体制制度建设;另一方面加强债券市场的风险管控力度,采用多元化手段对债券违约进行处置,推动债券市场规范化发展。我国发生的债券违约事件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债券到期时,债券发行人无法偿付本息;二是债券的信用等级大幅下降,从投资级别降到投机级别,导致市场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6.
吴琦 《审计与理财》2009,(10):38-39
债券互换又称"债券掉换",就是同时买入和卖出具有相近特性的两个以上债券品种,从而获取收益级差的行为.通过对债券或债券组合在水平分析期中的收益率预测来主动地互换债券,从而主动地经营一组债券资产.不同债券品种在利息、违约风险、期限(久期)、流动性、税收特性、可回购条款等方面的差别,决定了债券互换的可行性和潜在获利可能.  相似文献   

7.
陈粤 《当代会计》2020,(4):33-34
2018-2019年,我国债券市场掀起一场违约潮,大量民营企业债券违约。基于此,探究民营企业债券违约现状,分析造成大量民营企业债券违约的成因,提出有效防范民营企业债券违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作为国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实现机制,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稳定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企业信用对于企业发展来说举足轻重,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我国接连出现北大方正、华晨集团等高评级国有企业债券违约行为,使得国有企业的信用受到了大幅冲击。截至2021年底,国有企业的违约主体反超民营企业,虽然金融市场的发展需要打破旧习,但是任其发展下去会引发信用市场的整体动荡。归根结底,国有企业债务违约频发,虽然大体上是受到新冠疫情、市场大环境经济下行等宏观大方向的影响,但根本上还是自身资质发展及自主品牌较弱、管理人对公司决策有误等原因导致。本文以国有企业为对象展开研究,对国有企业债券违约风险展开识别,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考虑违约风险的可转换债券定价新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学军 《价值工程》2007,26(6):151-153
随着近几年我国证券市场可转换债券的发展,对其进行定价成为学界的一个热门课题。利用期权定价方法对可转换债券进行定价,并得到了一个考虑违约风险的可转换债券定价新模型。  相似文献   

10.
2020年永煤债券违约导致市场上大量的信用债券价格下跌,同时影响了多只债券的正常发行,引发了债券市场的震荡,使得债券违约风险传染问题再次受到关注。通过文献解析和理论推演的方法,剖析企业信用关联超网络结构及其特征,从交叉持股、企业集团信用关联、企业间信贷担保和供应链关系等四个方面阐释企业信用关联超网络下债券违约风险形成机制。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从投资者情绪、信息不对称、企业财务风险三个角度解析企业信用关联超网络下债券违约风险的传染机制。  相似文献   

11.
就地方政府债券而言,在地方政府和居民之间涉及两类委托代理问题:债权债务的代理问题和公共政策的代理问题。地方政府依凭中央政府的"父爱心理",具有向上转移债务的动机,导致地方政府债券规模人为扩大;地方政府"经济人"特性促使其有意识地运用公共债务追求自身利益而罔顾公共财政风险。这些都隐藏着潜在风险无限增加的可能性。可以从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居民退出机制、地方政府内在约束机制、事前制约机制、事后监督机制以及深化政务公开制度来防范信用风险。  相似文献   

12.
我国债券市场发展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是一直以来债券市场违约现象不断,无疑阻碍着我国债券市场正常发展和市场中资金的顺利融通,也使得投资者容易丧失信心。从上市公司富贵鸟集团的案例出发,就债券违约的成因和后续影响做相关探讨,从市场本身以及参与者角度出发,找到进一步解决债券违约多发现象的方案。  相似文献   

13.
我国自1999年推出投资连结保险业务以来.经过10年的发展正逐步走向正轨.但在投资连结保险会计处理和信息披露等方面还不尽完善。本文针对投资连结保险收入的会计处理方式、独立账户损益的会计核算及信息披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前,巨灾风险正在时全球的经济发展形成威胁,中国作为世界第三大受灾严重的国家,寻求管理巨灾风险的措施迫在眉睫。商业保险公司作为承保风险的传统机构,能否经营风险巨大的巨灾保险业务?本文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就商业保险公司经营巨灾保险业务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时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从而提出商业保险公司经营巨灾保险的合理构想。  相似文献   

15.
李宝兰 《企业导报》2009,(12):142-143
利用会计手段,准确核算和披露财政债务,无疑有助于规避地方政府债券在发行、运作过程中的风险,有助于提高政府活动的透明度,维护政府形象。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券信息披露还存在不足之处,必须采取相应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6.
2013年10月,强台风菲特保险赔款最终预计将达到56亿元,是浙江保险业有史以来单次灾害赔付之最,但这一数额仍然不足全省直接经济损失的10%,并且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巨灾保险30%的赔付水平。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巨灾一旦发生直接给我国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目前我国尚未建立统一的巨灾保险制度,本文基于农业保险角度结合农业巨灾保险现状指出我国发展农业巨灾保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18.
基于2015—2019年发生实质性债券违约的上市公司数据,运用二元Probit回归模型,从风险承担水平角度研究大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债券违约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大股东股权质押率与债券违约风险显著正相关,风险承担水平在股权质押与债券违约之间发挥了中介作用,高股权质押率的企业通过对其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增加债券违约风险。进一步研究产权性质和信息质量差异对股权质押与债券违约关系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不同产权性质、不同程度信息质量组别中,股权质押比例对债券违约的正向影响均存在差异,且该正向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低信息质量组中更为强烈。  相似文献   

19.
王丰 《航空财会》2021,3(2):55-59
2019年底北大方正集团"19方正SCP002"已发行债券到期无法按期兑付构成实质违约,2020年4月紫光集团"19紫光01"跌幅超过22%,引致被上海证券交易所暂停交易。这些债券的主体评级及债项评级均为AAA级,评级优质的债券却频频暴雷,固然存在机构迫于业绩压力迎合客户评级要求的可能,但根据结构化金融理论和国际成熟评级模型,众多AAA高评级的债券如此恶劣表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当前国内对于此类集团企业的评级模型和财务分析方法存在着系统性的偏差,本部报表与合并报表反映出的偿债能力不尽相同,也印证出作为混合型控股集团本部,对抗财务风险能力需要重点关注和加强。  相似文献   

20.
债券市场"刚性兑付"惯例的打破将对我国债券市场产生深远影响.本文以2009~2019年沪深交易所的公司债和企业债为样本,采用面板回归模型从省级层面考察了债券违约传染的地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债券违约显著推升了同省债券的二级市场交易利差;与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省份债券违约对同省的债券信用利差影响较小;与低信用评级债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