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战后日本北海道开发及其新方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北海道开发以政府投入为驱动力,以综合计划作为手段,在政府一元化的组织领导下,经济社会生活取得了突破性发展。但是北海道经济缺乏独立性、经济发展不均衡以及产业结构内部不尽合理也是政府主导型开发模式矛盾长期积累的结果。在新世纪,实现北海道经济的自立发展并着力培育新兴产业,构建北方国际交流中心,实现环境与开发相融合,构建尽享各种不同生活方式和文化的北海道成为新世纪开发的重要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2.
3.
4.
日本经济在战后初期的恢复时期之所以能够迅速从战败后的阴影中走出来,恢复了经济实力,并为高速增长奠定基础,其机理非简单的重建可以概括。一方面,日本经济本身在战争中所受损失并不像渲染的那么严重;另一方面,日本作为战败国更有其非战败则不可得的意外好处。同时,不容忽视的是,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使日本经济命运有了奇迹般的转机,不仅免受惩罚,而且大享美国主导下世界经济体系的利益。 相似文献
5.
对日本行政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的研究●特木尔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比较成功的市场经济模式主要有三种:美国的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模式;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日本的行政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这三种市场经济模式均以私有制为体制基础,但由于各自的经济、政治、文化、历... 相似文献
6.
【美国之音12月22日】2008年对于日本经济来说是一个经历了重大转机的一年。日本经济告别了战后最长的复苏期,同时在全球金融危机中遭遇了超出预料的沉重打击。未来的一年日本经济能否走出低谷? 相似文献
7.
二战后短短的十年内,日本就实现了从统制经济向开放经济体制的过渡。其中解散财阀、农地改革、劳动改革等经济民主化改革以及道奇整顿、夏普税改推动了日本经济向民主和自主发展;同时,《对日本和平条约》和《日美安全条约》的签订以及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等,也为日本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创造了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同时,日本政府在国内 相似文献
8.
战后日本经济发展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经过战后18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后,呈现出持续的经济低迷状态。有识之士关心,中国经济在快速增长之后是否会经历一个缓慢增长期?为此,在3月22日,中国国情研究会特邀请日本著名经济学家、帝说大学教授降旗节雄就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与现状作了一场演讲。他的演讲对深入思考我国产业经济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战后,日本曾创造了经济的奇迹,又在短时期内摆脱了“公害大国”的形象,并长期使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这其中。环境政策和制度的改革产生了广泛和本质的影响。日本作为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在治理环境中面临新的问题时。做到了适应经济发展而不断采取新的环境战略,对发展中国家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日本经济实现了快速的发展,经济实力大增。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一改此前高速的增长,转入了长期的萧条与徘徊。日本经济是如何实现高速增长的,又为什么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现了长时期不景气的呢?由李赶顺教授所著、中国审计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现代日本型市场经济体制及其经济政策》一书,正是围绕着这一中心问题展开了全面的研究。在这里,笔者本人不打算详细介绍该书的主要内容,而想谈一谈该书主要的几个研究特点。 首先,该书作者研究的出发点和目的是学习和借鉴国外经验,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战后赶超期日本通过"温和"的金融约束实现了金融深化,但金融约束政策在应该放松甚至退出的时机没有放松或退出阻碍了金融体系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金融自由化以来日本通过市场增进--体系重建与改进监管并进的路径实现了金融深化.日本的经验证明金融部门的深化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但其效果视不同经济体的发展阶段而不同,不同经济体应视各自经济体的情况选择金融深化的手段.日本金融深化过程中金融制度"创新"与"监管"并举的做法对后危机时代各国金融体系的重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战后的日本区域开发由政府主导,并建立了一套法律支撑体系。日本的区域开发战略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化,但整体而言其区域开发政策遵循着公平优先于效率的原则,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当日本经济进入长期萧条后,基于公平原则的均衡发展政策便凸显出资源配置非效率性的弊端,相关的法律支撑体系也面临着调整与转换。 相似文献
13.
对日本经济研究的文献近年来呈不断萎缩趋势。本研究通过综述发表于2006年的659篇关于日本经济的核心期刊论文,回答了"谁在研究日本经济、研究的主要内容、怎样研究"等3个主要问题。可以发现,国内学者的研究兴趣不但取决于日本经济状况,还受中国国内的热点经济问题影响。 相似文献
14.
"日本型风险投资模式"是在"日本型经济体制"的基础上形成的,是雇日本经济条件下为降低风险投资交易成本的合理选择.政府的介入、规制和大企业控制对"日本型风险投资模式"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通过与"美国古典型风险投资模式"对比得知,日本政府的适当介入和"日本型风险投资模式"用"组织"代替了"美国古典型风险投资模式"中的主体--"个人"的合理性,说明风险投资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一种制度的创新,只有根据各国的国情建立的风险投资模式,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对创新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产业空洞化:野田政权面对的经济困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11大地震之后,日本国内经济产业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巨大震灾不仅使日本经济遭受重创,而且,还带来了供应链断裂、福岛核危机以及因核电停运而导致的电力紧张。这些新的问题又与内需不足、财政失衡、增长低迷等日本经济长期未能解决的沉疴交织在一起,导致日本国内经济产业环境急剧恶化。此外,严峻的全球经济形势更让日本经济雪上加霜:欧债危机、美国经济复苏乏力、新兴经济体增长减速,危机四伏的全球经济环境导致日元不断升值。在上述三重压力的打击之下,是否离开日本,已经成为日本企业战略重构的关键,所以,日本政府正在面临史无前例的产业空洞化困局。 相似文献
16.
战后,在实现经济恢复和高速发展过程中,日本政府高度重视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在运用财政政策调节经济方面开辟了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突出本国特点的路子.对日本战后积极财政政策进行分析和评价,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及其相关数据分析了日本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模型中引入了财政分权水平、地区收入自主水平、地区相对富裕度、国库支出金与全部财政支出的比值等因素作为重要的解释变量,通过相关系数的计算、拟合误差对比检验,来探究它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支出分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增长,而地区收入自主水平以及国库支出金占全部财政支出的比值则阻碍了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8.
台湾的经济发展是以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出口扩张政策为主轴,利用全球市场的规模经济效应,使台湾经济持续增长。本文从全球贸易发展趋势、台商对大陆投资及两岸贸易进展趋势等三个宏观经济层面来分析探讨面对急速崛起的大陆经济,台湾企业全球布局的战略思维。 相似文献
19.
金融体系大变革的实施对日本区域金融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提倡金融竞争与自由的方针改变了变革前日本区域金融经营与发展的传统模式,并随之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虽然日本的金融管理部门提出了区域紧密型金融发展等对策,但仍有许多课题尚未解决。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提高授信能力,加强风险管理和处理好金融机构自身管理和支持地方经济的关系,这样才能保证日本区域金融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