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综合开发的突出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没有依据区域性去确定开发层次.出现开发主次矛盾颠倒、脱离客观实际.开展效果不好;二是没有依据不同地域景观特征去确定开发模式.导致模式混乱.千篇一律,搬到哪都行.没有可靠性和开发导向性。本文就上述两个问题作一深层次探讨.提出不同阶段的开发层次和不同地域类型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发展现代农业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结合当下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情况,对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进行评价,探讨多种农业发展的模式,为加快黑龙江省城镇化进程提供助力,为黑龙江省发展现代农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实地调查法和文献查阅法对相关的研究内容进行汇总和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从基础资源设施、科技应用、生态建设、经济效益、政府管理、农村发展6个方面23个指标对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进行评价,结合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和黑龙江省农业业态配置情况,为黑龙江省未来农业发展模式提出建议。[结果]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的评价指标体系中,生态建设和经济效益方面的权重值比较大,均为0.281 6;而农村发展、基础资源设施和政府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综合来看,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整体较好,但是在其他方面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现象。[结论]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进程良好,在农业发展中,基础资源设施、政府管理水平和农村发展水平都有待提高。今后,政府应该加强管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产业"等多种农业综合发展模式,促进黑龙江省农业更快速地发展,进而提升黑龙江省整体的城镇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迅速,目前海南省农村的农业生态旅游已逐步形成了特有的发展模式,但是存在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但阻碍旅游开发而且还阻碍海南农村地区建设有效的农村旅游业的发展模式,研究农业生态旅游的效益问题势在必行。文章基于海南农村地区生态旅游业的开发及对其效益研究的一些问题,通过查阅文献的方法,确定农业生态旅游与其效益可持续发展的最佳发展条件。采用层次分析法评判模型,对农业生态旅游景点开发进行分析评价,通过确定效益评价指标,得到适合的模式效益。进而改变当地农村生态旅游中存在的问题,为实现可持续的农村生态旅游,全面提升我国新农村建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山区农业资源开发分非余粮山区和余粮山区两大开发模式,因为两者具有不同的经济特点。自给性粮食生产及其加工、运销是山区的基础产业,重点开发产业则要立足山区特点、按商品生产规律去确定。在非余粮山区应选择当前资金边际粮食产量最高的措施作为突破性措施。论述了山区资源的系统动态开发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农业综合开发投入产出效果的地区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存在差异,农业综合开发的投入产出效果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运用聚类分析方法,通过对15年农业综合开发投入产出的比较研究,确定了不同地区、不同产业的比较优势,为今后农业综合开发在不同地区的投入方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一、模式设计的依据和原则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发展模式的设计,需要解决两个层次的问题。第一个层次的问题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发展模式设计的依据,核心是要认清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性质和其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市场经济本身的存在与发展,市场经济作用的条件与运行规则,以及市场经济经营目标的赢利性等,都必然使政策性业务与商业经营性业务相分离,这种分离客观上要求与企业经济活动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银行业也必须实行政策性金融业务与商业性金融业务分开。政策性银行的分设与独立,是经济存在与发展的客观要求。只要市场经济这个大前提存在,农业政策性银行就必然会产生,并将不断发展、完善,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在确定这一点之后,需要解决的第二个层次问题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发展模式设计的原则。具体讲有以下几条:  相似文献   

7.
农业旅游是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形成的新型业态,在分别保有农业、旅游业原本经营管理形式、运营模式的前提下,实现两者的深度融合。与此同时,介于不同经济发展时期、不同历史与环境下,农业与旅游业融合深度、方式、特点的不同,使得我国在农业旅游产业发展建设中表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除了地域性差异影响之外,不同阶段的最大差异集中体现在农业旅游的开发模式以及对农业资源、旅游资源的利用率上。基于此,本文诠释并解读了我国农业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代际特征,即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三个历史性发展变革阶段。  相似文献   

8.
地处燕山山区的河北青龙县石板沟村,自1987年以来,按照“调查—区划规划—实施”的程序和模式,依托资源优势,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运用工程和生物技术等措施,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从实现资源最佳配置入手,合理调整农业结构,以分层次开发治理、专项开发治理、综合开发治理的做法,建立了可持续发展型农业生态体系。一举解决了山区水土流失日益加重,农民生存条件不断恶化的问题。实现了山区资源开发与水土保护并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农业休闲旅游的特征及其开发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农业休闲旅游蓬勃发展,有必要加强相关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本文从资源、市场、产品三个层面揭示了农业休闲旅游的特征,从开发主体、资源利用、旅游市场等不同角度切入对现存的开发模式进行探讨,并对农业休闲旅游的开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WTO与我国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  加入WTO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调整 ,是近来国人普遍关注的问题。两个问题一个核心 ,就是增加农民收入 ,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农业政策。在供应短缺阶段 ,主要是发挥技术效应 ,提高产量 ,增加供给 ,叫做增产政策。在供应充裕阶段 ,主要是发挥市场效应 ,提高农产品质量 ,发展加工增值 ,增加农民收入 ,叫做提升农民收入政策。在供需饱和、全面过剩阶段 ,主要发挥生态效应 ,提高生活质量 ,叫做持续发展政策。我国处在第二阶段 ,要兼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着重培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生产能力。现在我们寻求在WTO框架下财政支农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各地对农业综合开发十分重视,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人力、物力。从各个领域不同的层次对农业开发进行综合输入,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如何巩固开发成果,使农业开发的后期管理真正纳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上来?这是个新问题。为  相似文献   

12.
从区域开发的角度,对聊城市黄河故道区的环境特征、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分析,针对黄河故道区的环境特征及农业发展现状提出了:有机循环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生态观光农业发展模式;果—菜复合栽培农业生产模式等三种不同的农业生产模式构想,为黄河故道区农业可持续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陕北风沙区的自然特征、社会经济特点进行了较全面分析,区内资源有二大优势—土地广阔和煤炭储量大。制约优势资源开发因素有干旱风沙、水土流失等自然生态环境恶化和缺资金、人才与信息不灵等人文环境不良。该区开发与整治重点是以土地、煤炭开发为中心,建立综合农业商品生产和能源重化工两个基地,并以整治风蚀沙化为中心的生态环境整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区农业、工业生产布局。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中国农业在发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原有的经营方式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矛盾。具体表现在小规模的农业经营与大市场的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贵州柞蚕的开发队现有条件,开发前景、开发模式及开发的可能性及必要性来看,可作为与之相类似产业的典型代表。现以柞蚕的开发为例,浅谈农业产业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农业综合开发是一个重要的、内涵丰富的、结构复杂的系统工程。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对于巩固、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具有现实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目前条件下,为使农业综合开发进一步深化并收到预期成效,必须解决好以下十个问题。一、制定和完善开发优惠政策,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参与开发的积极性农民是农业综合开发的主体,在开发中,他们最为关注的就是切身利益。而资源开发的宗旨就是国家、集体、个人三者都受益。因此,在开发中应充分体现责、权、利,摆正三者利益关系,对开发者个人有一定优惠。  相似文献   

16.
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是关于县域经济发展道路的总结,是对不同类型县域经济成功发展的条件、优势、途径、措施、效果等方面的高度概括。由于县域经济发展受政府、市场、区位条件、自然资源条件、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政策、人文环境等多种复杂因素影响和制约,并且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发展阶段,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同,因此,发展模式也不同。在此,主要从工业化带动、农业带动、第三产业带动和矿产资源开发带动等四个方面总结出7种典型模式,任何一个地区的发展可能是其中几种模式的综合作用。一、工业化带动发展模式依靠工业化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具体…  相似文献   

17.
分5个层次论述了农业综合开发的内涵,农业综合开发必须遵循同一性,系统性,优化组合和生产力合理配置等原理。在简述农业综合开发对农村发展的重大意义后,指出当前农村综合开发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山西农业综合开发存在的四个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搞好农业综合开发的四条对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新四化"的提出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动力。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以甘肃省为例,构建了包含农业投入、产出、生活和可持续发展等多指标在内的农业现代化水平综合评价体系,对甘肃省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以及区域划分。[方法]基于综合评价体系中各指标权重确定的客观性,运用降维处理的因子分析方法提取了农业投入产出现代化、农业生活现代化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3个公共因子,依据其特征根值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系数,通过相关数据对甘肃省14个市/州的农业现代化分项水平和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进行了测算,并利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了区域分类归属。[结果]测算结果表明甘肃省各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差异较为明显,甘肃省14个市/州农业现代化水平分属为完全实现阶段、基本实现阶段、加快发展阶段和起步阶段4种区域类型。[结论]甘肃省区域间农业现代化水平差异形成的主要因素为区域自然禀赋和历史积累,要通过多种举措提升甘肃省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  相似文献   

20.
在旅游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对古村落进行旅游开发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由于开发主体的不同,古村落旅游开发呈现出多种模式,典型的有村民自主开发与政府投资开发两种模式;以金华市两大古村落诸葛八卦村和郭洞村为例,通过旅游地的实地问卷调查、访谈,对比分析不同的开发模式下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差异,在综合效益评价的基础上,得出村民自主开发模式优于政府投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