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微生物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又称为“白色农业”,这一新概念出自“三色农业”理论,是我国科学家首次提出的,即将利用太阳能进行绿色植物生产的称为“绿色农业”,或称传统的“露天农业”,将海洋水生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称为“兰色农业”,也称“海洋水生农业”,而将以微生物发酵业为核心的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称为“白色农业”,或称“工厂农业”。由于这项新型农业是在洁净的工厂内进行生产,人们都将穿戴白色工作服从事生产劳动,所以形象地称之为“白色农业”。这便是我们探讨农业微生物资源产业化开发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农业资源区划工作的演替,对农业资源区划功能进行3项定位,提出“十一五”规划期间要重点做好12项工作和组织力量精心编制全国农业资源“十一五”规划等6项对策。  相似文献   

3.
从聊城市农业“四低”资源的现状和特点出发 ,探讨了农业“四低”资源的成因 ,并对其潜力进行了分析 ,并做出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4.
全国农业资源区划"十一五"规划纲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适应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形势,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中更好地发挥农业资源区划系统的职能作用,开创农业资源区划工作新局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第57条中“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农业资源区划或者农业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区划,建立农业资源监测制度”要求和《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五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制定本规划。一、“十五”期间农业资源区划工作进展在过去的5年里,农业资源区划部门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主动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以农业…  相似文献   

5.
浅谈农业后备资源农业资源包括气象资源、农业劳动力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相应地,农业后备资源也应包括这些内容,其中最主要的是农业土地后备资源。一般把“四荒地”(荒山荒坡、荒地、荒滩、荒水面)称为农业后备资源。这只是从狭义上理解,仅指农业后备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6.
新疆农业产业化两种经营模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司+农场+农户”是新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典型模式,有其自身特点。在实践过程中,围绕涉农上市公司,新疆逐渐形成了“公司主导型”和“农场主导型”两种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对新疆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特点的深入研究,以及对于两种具体模式的比较分析,有利于促进新疆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一、新疆农业产业化发展状况与特点(一)区域优势明显的农业产业化项目与内地省区相比,新疆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三大明显优势:一是农业资源优势。新疆农业资源丰富,林草资源、耕地资源拥有量位居全国前列,同时,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造就了极具市场竞争力和…  相似文献   

7.
浅谈农业新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玉 《农业经济》2001,(11):28-29
进入21世纪,我国农业面临三个战略调整,一是由植物、动物资源组成的“二维结构”的传统农业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资源组成的“三维结构”的新农业的调整;二是由陆地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向海洋水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调整;三是由自古以来的“人畜共粮”向“人畜分粮”模式的调整。为此,有关专家提出了创建三色农业、大力发展白色农业的战略构想。三色农业即绿色农业传统农业、蓝色农业海洋农业和白色农业微生物农业。目前,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农业也将逐渐丧失国家的贸易和非贸易壁垒的保护,在同一市场竞…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学院有关资源、环境、生态和农业“九五”国家攻关项目的管理经验介绍姜建军摘编中国科学院于3月2日在北京召开了资源、环境、生态与农业“九五”国家攻关项目工作会议。其经验值得借鉴,现介绍如下。中科院资源、环境、生态与农业领域有研究所42个,开放实验室...  相似文献   

9.
“低碳农业”是以“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高品质、高效益”等“三低、两高”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彻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合理高效利用资源和能源,建立清洁能源结构和实施清洁生产,并促进能源和资源利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显然,“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在农业发展中的实现形式,是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改善全球气候条件,在农业领域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开发生物质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农业,具备“持续生产、安全保障、品质优良、调节气候、生态涵养”等多元功能。  相似文献   

10.
湖泊水上农业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910万hm2天然湖泊中,85%的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富营养化是由于湖泊中氮、磷等营养元素过度富集而导致水生生态失衡的异常现象,从环境角度看,这是一种灾害;但从资源角度看,却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农业资源。该研究利用“生物浮岛”技术,在武汉沙湖进行了湖泊循环农业的试验,将30种陆生和湿生植物利用“生物浮岛”技术,通过“水上花园”、“水上菜园”、“水上草原”、“水上稻田”等农业形式转移到水面栽培。试验表明,27种植物生长良好,植物产量高于陆地,而且重金属和亚硝酸盐含量均远低于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可以作为绿色食品或安全饲料进入市场。生物浮岛水上农业可以变“污染”为“资源”,实现农业与环保双赢,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持续性农业是农业进化和发展过程中继现代农业之后的一个崭新阶段,甚至或许是未来农业的主导模式。所谓“生态农业”、“工厂化农业”及其他农业变种,都不能最佳地解决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粮本问题,因而不能被看作是农业演进的普遍性阶段模式。而持续性农业的发展观则要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应当与生态环境和资源存量相和谐,因地制宜地选择农业经营方式和资源利用模式,使生态环境、资源增殖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中国农村应按照持续性农业战略的新思路来设计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政策。  相似文献   

12.
一、合理利用农业生产资源是提高 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的关键 农业生产中的各种投入物统称之为农业生产资源,通常包括土地、劳动力和生产资金三类,由于现代化农业要求进行周密、细微的科学管理,因此,“管理”也作为一类农业生产资源,这是指农业生产中所投入的管理劳动,以及与此有关的信息资源和农业产前、产后的经营管理活动。  相似文献   

13.
我国省级农业资源信息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设想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已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了农业资源调查,各省又建立了不同的计算机数据库或农业资源信息系统,但都因其不系统、不通用、数据难以更新而发挥整体作用。建立新的以“3S”技术集成的农业资源信息系统势在必行,它可将农业资源信息管理和应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14.
农业综合开发,是指对目前尚未利用或利用不够充分的农业资源进行新的或者是更深层次的开发利用,使农业生产力在新的层次上获得发展。 县级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应放在“四荒”,“四低”上,(“四荒”即荒山、荒地、荒滩、荒水;“四低”即低产田、低产园、低产林、  相似文献   

15.
循环经济是废弃物管理战略转变的需要和产业链的有机延伸,是把“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单环式”的线性经济,改造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多向多环式相结合的反馈经济及循环经济综合模式。三门峡市在果品业和畜牧业经济发展中始终坚持把大农业生产领域中引入循环经济理念,促使农业生产与生态环保相融合,真正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1.“以工补农”提出的经济依据,是“以农补工”的既成事实。“以农补工”包括价格信号中的剪刀差,也包括非价格信号中农业动用工业资源的种种行政限制,工业取用农业资源的种种优惠规定。2.“以工补农”涉及的社会基础,是工农联盟的国体性质。农业、农村与农民的名义地位和实际地位的严重背离,现行政策对“农转非”的层层阻挠,使占国民绝大多数的劳动者无法在工农两种职业之间自由抉择,“众轻农”之势早成定局。它与国体不相容。  相似文献   

17.
对两年来农业资源区划工作进行了回顾,提出了“十五”资源区划应抓好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加强资源调查和监测,积极探索资源高效利用途径,认真研究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中宏观战略问题,加强农业资源综合管理等5项基本任务,在此基础上安排了2001年资源区划工作的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8.
2008年10月10~18日,第四届东亚农业资源环境论坛学术研讨会在日本福冈举行。论坛由日本九州大学农学研究院农业资源环境风险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东亚农业资源环境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共同主办,并得到了日本财团法人新技术振兴推广渡辺纪念会的大力资助。来自中国农业部、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日本九州大学、日本九州冲绳农业研究中心、福冈县厅、日本农协JA等机构的官员、学者和研究生共计120多人参加了论坛。与会者主要围绕“食品安全性与风险认知”、“食品安全保障与贸易”、“食品加工安全保障的现状与问题”等三个专题展开讨论。会后,与会人员还考察了日  相似文献   

19.
无论从国际还是国内的农业发展与现实情况看,“科技兴农”决非权宜之计,已成为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大趋势。尤其是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资源和资金短缺的国家来说,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土地资源,使其有限的资金发挥出尽可能高的经济效益,“科技兴农”是一条根本出路。实践证明,“科技兴农”的核心,是搞好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这是“科技兴农”的当务之急,必须作为我国一项长久的国策来抓。世界上发达国家,农业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的境外农业合作区主要位于非洲的大部分欠发达国家和地区、西亚、中亚、东南亚和俄罗斯,采取的是 “国家政策引导+企业为投资主体+市场化运作” “三位一体”的运行模式,采用了“骨干带动,一区多园”的总体布局模式,主要有 “农业资源+资金+技术”型、“市场+政策”型和“产能合作互补”型三种类型。境外农业合作区以两国优惠政策为基础,共享合作国丰富的资源禀赋和资金管理优势,形成产业集群发展的成本优势,形成区域增长极增强集聚和辐射效应。境外农业合作区的建立为中小企业搭建起产业集聚的投资平台,在推动中国农业企业“抱团出海”、规避贸易壁垒、形成海外产业集聚、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