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洁 《黑龙江金融》2008,(12):36-38
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伴随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同时建立起来的,当时的主要目的是为保证人民银行掌握相当数量的信贷资金:1985年改变存款准备金按存款类别缴存方式,并开始尝试运用存款准备金制度调节经济波动。1998年人民银行取消对商业银行的指令性计划,货币政策调控转向货币供应量,存款准备金政策运用逐渐加强。2004年为抑制投资过快增长,人民银行开始逐渐加大存款准备操作力度,同时,针对信贷增长较快而资本充足率及资产质量等指标较差的银行实行了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进一步丰富了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作用和内涵。  相似文献   

2.
中美存款准备金制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存款准备金制度最初始于18世纪的英国,以法律形式规定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始于美国。我国自八十年代实施存款准备金制度以来,对货币供给的调节起到了重要作用。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多次调整存款准备金以应对经济问题,这使得存款准备金制度越来越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比较了中美存款准备金在功能、计提方式、调整方式及准备金付息制度方面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美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刘高 《云南金融》2011,(6Z):14-14
存款准备金制度最初始于18世纪的英国,以法律形式规定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始于美国。我国自八十年代实施存款准备金制度以来,对货币供给的调节起到了重要作用。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多次调整存款准备金以应对经济问题,这使得存款准备金制度越来越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比较了中美存款准备金在功能、计提方式、调整方式及准备金付息制度方面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美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中央银行一个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对于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及信贷规模、保证客户存款安全、维护金融体系正常运转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当前存款准备金作为经常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情况,本文从现行存款准备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剖析出发,梳理了当前有关存款准备金管理和处罚法律法规的盲点以及冲突,就进一步完善央行存款准备金管理制度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存款准备金制度起源于商品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我国在金融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引进和建立准备金制度是一项重要的突破。但由于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实行业务领导的金融体制尚未完善,因此。我国的准备金制度在调节信贷规模,从而控制货币供应量方面,还有许多方面应进一步完善。一、我国的准备金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国准备金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各专业银行必须按旬末存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算提取准备金上缴中国人民银行(中央银行),其出发点是使该项制度成为一种极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6.
存款准备金制度在我国已经成为经常性的一般性操作工具,金融危机后中央银行22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其操作效果如何有待检验。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利用协整检验等方法,实证研究2008—2012年间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有效性。结果显示: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与货币供应量、利率、物价指数以及汇率都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但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在金融危机后的有效性并不显著。为提高存款准备金制度及货币政策的操作效果,应认识到存款准备金制度工具的时滞,并积极推进包括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外汇储备管理制度等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7.
存款准备金政策与货币供给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存款准备金政策通常被认为是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给的有效工具。但是,从理论和实践可以证明,这一政策工具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是很有限的。在商业银行有充裕的超额准备金时,法定准备金比率的调整只改变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构成,而不改变准备金的总额,因而对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都没有影响,或影响都很小;而当商业银行没有超额准备金或只有很少超额准备金时,法定准备金比率的上调将使准备金总额增加,从而使货币乘数缩小,但使基础货币增加。于是,货币乘数缩小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将被基础货币增加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所抵消。  相似文献   

8.
存款准备金制度在我国已经成为经常性的一般性操作工具,金融危机后中央银行22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其操作效果如何有待检验。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利用协整检验等方法,实证研究2008—2012年间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有效性。结果显示: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与货币供应量、利率、物价指数以及汇率都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但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在金融危机后的有效性并不显著。为提高存款准备金制度及货币政策的操作效果,应认识到存款准备金制度工具的时滞,并积极推进包括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外汇储备管理制度等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9.
一般教科书认为,部分准备金制度及非现金结算是存款货币创造的两个前提。这样的论述虽然总体正确,但对于部分准备金及非现金结算两个前提在存款货币创造过程中的不同作用没有进行严格区分,对于理解和讲授如此精密的一个存款货币创造过程显然不够。两个前提条件在存款货币创造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同的:部分准备金是存款创造的前提,而非现金结算则导致存款转化为存款货币。在没有非现金结算的条件下,存款不能全面履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这两个基本职能,不符合货币的定义,还不能称其为货币,正是非现金结算才使存款转化为存款货币。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要介绍了天津市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执行特点,特别是针对2007年以来存款准备金率的频繁调整,从货币信贷总量、速度、节奏和结构及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等方面,分析存款准备金政策效应,从两方面对现行存款准备金政策及制度提出了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存款准备金制度与金融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存款准备金制度适用的内容、存款准备金率调整趋势、准备金资产范围和考核办法、准备金存款利率以及外汇存款准备金等方面内容,指出在西方国家货币政策操作由数量目标转为价格目标后,存款准备金制度逐步演变为约束货币供应增长、增强公开市场操作和利率调整有效性和灵敏性的基础性制度。在系统分析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演进逻辑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和完善资本充足制度、存款保险制度和存款准备金制度,对于促进金融机构市场化运作、维护金融平稳运行、增强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存款准备是现代中央银行基本制度之一,它对调节社会信用总量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的金融创新对其产生了重大影响,制约了这一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的发挥。一、金融创新削弱了存款准备机制作用(一)从货币供给方面看,金融机构通过创新缩小了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作用范围,减弱了存款准备金控制货币供应总量的作用。1.商业银行通过金融工具创新减少应缴准备金。货币市场的回购协议、货币市场互助基金等非存款工具不受存款准备金制约,商业银行利用这一有利条件,一方面通过非存款工具增加负债规模,另一方面规避存款准备金的制约,从而限制存款准备作用的发挥。在网络银行中,商业银行通过开发一些电子货币,不断取代有准备金要求的负债业务。资料表明,在纯网上银行中,涉及存款准备金问题的业务比重已降至50%左右,这些新的金融工具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准备制度的政策效用。2.商业银行通过创新,利用混业经营的趋势,设立子公司或附属机构,这些机构成为非存款类金融公司,其经营运作不受存款准备制度的约束。近年来,这类公司的资产占金融机构总资产的比重迅速上升,而且随着资产证券化的快速发展,将有更多的原本可以是存款的资金流向了这类金融公司,从而减少了银行负债,降低了...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电子货币为视角,将电子货币引入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在理论分析及对传统货币模型修正的基础上,选择电子货币与存款准备金政策相关的变量,建立数量经济模型。通过统计检验发现:电子货币放大了货币乘数,并使货币乘数变得不稳定,从而加大了中央银行通过存款准备金政策影响货币乘数来调节商业银行信用创造能力的难度,削弱了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最近,中国人民银行改革了金融 机构存款准备金制度,这是中央银行改进金融宏观调控的又一重大举措。那么,存款准备金制度在我国经过了一个怎样的演变过程?这次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意味着什么?改革后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将对我国经济产生哪些影响呢?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法定准备金制度是各国中央银行对金融市场和银行信贷实施间接影响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可以实现四种职能:通过建立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有助于在流动资产状况发生变动时稳定隔夜利率--缓冲职能;为中央银行提供了准备金需求的一个来源,从而可以补偿通过自发性因素产生的流动性资产供给--流动资产管理职能;可以被作为一种控制货币总量的手段--货币控制职能;可以被认为是中央银行收入的一个来源--收入或税收职能.  相似文献   

16.
本文系统评述了货币供给内/外生争论自18世纪以来长达约四个世纪的发展历程,旨在解答两个相互关联的基本理论问题:货币供给本质上是否具有内生性?当前的货币供给内/外生争论为什么会陷入"存款创造贷款还是贷款创造存款"的迷局?综合争论在各个阶段的分析视角和理论基础可以发现,迷局的破解应当从货币的信用本质以及货币和信用的关系这个基础性和根源性的问题入手。货币供给具有内生本质,根源是由于不确定性的广泛存在,经济主体之间的商业信用需要通过信用级别更高的银行信用来清算,以降低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货币供给兼具外生和内生两个相互啮合的创造渠道,其内生性并不能否定其外生性。随着金融体系的变迁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念的发展,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正在不断强化;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货币供给的内生程度会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7.
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与存款准备金制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要使存款准备金制度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进而对整个宏观经济的调控发挥有效作用,至少必须满足两个外部条件:第一,货币乘数应当是稳定的或者可预测的;第二,货币当局必须能够有效控制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来源,使商业银行不能轻易获得.实际上,在金融市场国际化、一体化和高度发达的大环境下,货币当局要做到这两点几乎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8.
金融市场发展程度与存款准备金制度之间的关系,是经济学界很少关注的问题。长期以来,有关该问题的研究基本上都立足于存款准备金制度本身的问题及相应的改革。从金融市场发展变化的角度,对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分析,充分利用金融市场有关指标,判断经济货币形式,调整货币政策工具,已成为各国货币当局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实证分析金融市场对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影响,并提出分析框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世界各国为什么降低或取消法定准备金率 各国中央银行之所以降低或取消法定准备金率,无非有两点:一是存款准备金制度本身存在问题,二是外部环境变化已经使存款准备金制度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存款准备金制度?作者对此问题从理论上对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了述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具体运用上,作者提出了应建立法定二级准备制度、实行差别利率和运用精确化等方法,使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成为市场型货币工具。此文对如何发挥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作用,从理论和实务上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