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全球化时代的后发展国家:国家认同遭遇“去中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过程中 ,现代民族国家尤其是后发展国家面临着“去中心化”的威胁 ,国家认同出现严重危机。国家认同与国家安全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对公民而言是认同危机 ,对国家而言则是安全危机。为了维护国家的生存与发展 ,后发展国家不得不同时完成构建民族国家和融入全球社会这两大任务。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但是在社会转型的进程中,我们发现,政治国家的力量大大超越了其应有的力量,致使出现许多政府力量无法克服的问题。而市场经济的所带来的公民社会的成长却一直被政治国家所漠视。由于公民社会的现代性价值蕴涵,使之成为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应然的价值目标被确立起来,从而实现了公民社会发展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耦合。本文浅析了公民社会在我国政治现代化的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所应发挥的作用,并提出了建构公民社会的若干路径。  相似文献   

3.
“迟发展”是国外学者在现代化理沦研究中提出来的概念。这一概念试图从现代化起步的时宜性人手概括一组发展类型。据此,可以粗略地把各个国家划分为“早发展国家”和“迟发展国家”。早发展国家是随着市民社会的诞生和工业资本的兴起而步入现代化的途程的。工业经济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盛行带来了各个国家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变化。一些经济实力较强的国家在分工中获得了有利的位置,而经济实力较弱或很弱的社  相似文献   

4.
中国最大的国情莫过于它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之中。"传统"与"现代"当然不是纯粹的时间概念,而是具有一定历史内涵的社会概念。对于这个转变过程的把握,过分强调"特殊性"或强调"一般性"都具有片面性。从一般过程看,处于现代化(一些西方学者认为,"现代化"这个词本身就是强调一般性的产物)进程的国家都会遇到社会稳定问题,有的国家因为不能解决社会稳定问题而大大延长了现代化的过程。能否通过杰出领袖的政治运作调适"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使现代化在稳定的进程中实现?这无疑是人们关心的一个重大问题。现代化问题在60年代前后成为国际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80年代中期以后,现代化理论家建设理论体系的任务基本完成,此后的重点是运用这种理论去进行地区的个案分析。经济学家、政  相似文献   

5.
现代性即现代化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特性,它是现代化的产物。在当今世界,现代性是先发展国家发展的新起点,是后发展国家追求的价值目标。如何建构一国的现代性问题是一个国家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当代中国的现代性建构要在弄清现代性的前提下,既要借鉴西方的经验和成果,又要善于结合本国的国情,从自己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性反思的成果中汲取智慧,结合本民族的特点,走中国特色的现代性建构之路。  相似文献   

6.
从政治学的角度看,“任何一种特定民主的稳定性,不仅取决于经济发展,而且取决于它的政治系统的有效性和合法性。”(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相对而言,在一个社会变迁加剧、现代化压力和民主压力都十分巨大的后发展国家中,这三者之间的互动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7.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结果.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城市规模以空前速度扩展,新城市也纷纷涌现,我国是世界上城市最多的国家之一,近几十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很快,城市人口迅猛增加,城市作为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促进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对城市环境保护不力和对城市园林绿化重视不够,致使城市生态环境在这一进程过程中受到极大的破坏面对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人们渴望自然,要求建设"生态城市"的呼声越来越高.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在保持整个城市的生态平衡方面起积极作用,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生态措施,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日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世界各国的城市化历史表明,城市化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及工业化的出现而产生的,工业化时期正是城市化迅速发展的时期。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在向工业现代化迈进,中国城市化进程在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而加快。但由于我国城市化起步晚,发展进程曲折,因此城市化水平还很低,突出地反映在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然而,在这样的情形下,中国又面临着一个新的问题,即大量的"逆城市化现象"——"非转农"的  相似文献   

9.
正一、城镇化背景下失地农民概况失地农民一般是指在城镇化过程中失去全部或大部分土地的农民。尽管农民失地的问题由来已久,但在城镇化高速发展的同时,失地农民的数量也在急剧增加,由于没有很好地解决失地农民的保障问题,使得他们成为弱势群体和被边缘化的群体,同时,也成为产生社会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城镇的迅猛"长大"正成为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一个突出特征。整个国家的  相似文献   

10.
城市作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中心,在社会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表明,城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现代化事业的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城市的蓬勃发展必然会推动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推动城市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必须深入探  相似文献   

11.
产业发展的就业效应研究文献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问题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一个棘手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它不仅关系到中国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广大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是"民生之本",也是"和谐社会之本";同时,经济结构调整也一直是我国  相似文献   

12.
一、改革中期政治稳定的意义在改革中期社会转型中,我国社会发展面临双重目标:一是政治上民主,一是经济上进行改革。这两大目标,决定着中国未来的基本走向。其中,政治体制改革更带有首要性和决定性的关键意义。因此,探讨改革中期的社会转型问题,必须立足于政治稳定在平稳过渡中的特殊地位。政治稳定是任何国家在实行改革开放为走向的现代化过程中必然遇到的重大课题。从历史上看,现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曾伴随着尖锐的社会阶级冲突,财富分配的极大悬殊,以及自然资促的波茨,生态环境的破坏等一系列社会问团。二次世界…  相似文献   

13.
社会现代化是社会领域的一种革命性的社会变迁和现代化在社会领域的特定表现。本文立足南京实际,从系统论和综合社会现代化的视角出发,提出南京社会现代化的内层根本动力是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中层重要动力是社会建设、社会管理、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引进来"、"走出去"战略是现代化的外层间接动力。三者有机整合成为南京社会现代化动力机制。以期合理构筑和不断优化南京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动力系统,从而加速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以中国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原点,通过对日本的产业发展历史进程进行观察与比较,思考一个后起国家技术进步路径与他的国家现代化之间可能存在的逻辑联系,以及这类联系对后起国家、尤其是后起大国所追求的国家现代化具有的影响,可能是件有趣且有重要意义的事情。把具体的产业技术领域置于整体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去分析和看待,则可以使我们认识技术是在什么样的经济与社会条件下影响一国的国家现代化进程,尤其是通过什么途径施加影响的。以此借鉴日本的经验与教训,用符合国情和产业实际的技术进步路径,使之成为生产力在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上所起杠杆作用的着力点,我们就有可能在从后起者向领先者的转变中,有力地推进中国的国家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刘天才 《魅力中国》2014,(1):128-128
社会主义现代化从内涵上讲是一项系统工程,“从现代化的基本领域看,现代化是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个人等社会诸方面的深刻变革在内的系统工程”[1]。在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文化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这几者当中,经济现代化是一个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标志。而包括经济现代化在内的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是由科学技术推动的。我国经济、社会进步发展必须由科学技术来推动,已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辛亥革命值得纪念和追忆,这一段历史注定要在中国政治制度建设和政治现代化建设史上留下许多有价值的经验和教训,认真、客观总结和评价这一在中国民主进程中有着特别重要意义的历史阶段,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是大有帮助的。辛亥革命后对国家政体的选择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标志,共和代议政体正式确立。尽管共和代议政体运行并不理想,但建立了一个各种政治势力角力的平台,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这一段历史给我们以深刻启示:一是政治统治要具备政治合法性形式要件;二是政治改革进程中要创造和培育有利于推行宪政的社会环境,民众是社会进步的积极力量;三是宪政文化宣传和普及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7.
新型城镇化建设成为推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又一强大动力,在这一过程中,涉及到经济、文化、政治、法律等方方面面的深刻变革. 同时,由于我国城市化起步较晚,相关经验缺乏,因而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就存在着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后,依法治国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驱动力, 今后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工作之一就在于如何有效地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建设,从而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刘明君 《特区经济》2005,(9):136-137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我国社会置身于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时期。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表明,转型期是社会问题的高发期,社会不稳定是所有走上现代化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一、社会分化与政治资源格局的变动新的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方  相似文献   

19.
刘丽 《北方经济》2013,(2):40-41
区域是经济社会的载体,是人与自然共存互动的空间形式。区域经济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个国家重大的经济乃至政治问题。由于我国东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缩小地区发展间差距、实现生产力和资源配置的合理  相似文献   

20.
胡遥虹 《特区经济》2016,(5):120-122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税制度安排深刻影响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及党的建设等领域。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财税体制改革始终承担"先行军"的使命,发挥"突破口"的作用。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是在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启动,财税体制改革应立足全局、着眼长远,引领"新常态",通过预算制度、税收制度和财政体制的系统性重构,建立统一完整、法治规范、公开透明、运行高效的现代财政制度,以此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