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0 毫秒
1.
王宁  王静  吴昊 《海南金融》2011,(9):86-88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国家积极推动,政府、银行、高校以及个人参与博弈,具有某种准公共性质的学生资助贷款.政府的积极态度、商业银行的消极行为、高校的旁观角色以及个人的热情使得国家助学贷款在不停的变革中前行.本文基于海南省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现实,指出海南省国家助学贷款存在政策性目标与商业性运作的矛盾难以调和、信用贷款违约率高等问...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国家助学贷款起步较晚,存在很多问题,贷款的违约风险上升,严重制约了国家助学贷款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我国助学贷款发展的实情及违约风险的成因,借鉴国外先进助学贷款风险管理经验和贷款违约风险管理理论,尽快构建我国助学贷款风险管理的预警体系,对我国助学贷款的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促进我国助学贷款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国民的受教育水平,增加我国的知识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缘何难以助学: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9年我国开始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到目前包括生源地助学贷款、商业性助学贷款在内的助学贷款体系的不断探索和完善,助学贷款一直备受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但随着助学贷款业务的开展,其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也不断显现:助学贷款手续繁杂、补偿资金不到位、贷款违约率攀高,等等。在一些欠发达地区,一边是人数占到新入学大学生半数以上的贫困生,一边是金融机构助学贷款的少人问津,甚至逐年缩水。助学贷款的可持续发展面临考验。  相似文献   

4.
国家助学贷款是一项造福社会和贫困学子的公益事业,其意义的重大毋庸置疑。但是国家助学贷款发展缓慢,贷款的发放与经济困难学生的需求有较大差距,学生贷款违约与商业银行惜贷问题较为严重。本文客观分析了制约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发展的因素,并提出完善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震宇  周洁 《中国金融》2007,(17):79-81
从1999年我国开始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到目前包括生源地助学贷款、商业性助学贷款在内的助学贷款体系的不断探索和完善.助学贷款一直备受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但随着助学贷款业务的开展,其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也不断显现:助学贷款手续繁杂、补偿资金不到位、贷款违约率攀高,等等。在一些欠发达地区,一边是人数占到新入学大学生半数以上的贫困生,一边是金融机构助学贷款的少人问津,甚至逐年缩水。助学贷款的可持续发展面临考验。[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自1999年我国实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以来,资助了一大批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有力地推动了国家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但随着首批国家助学贷款到期,较高的违约率促使各家商业银行对国家助学贷款慎之又慎,老毕业生的还款违约行为不仅严重威胁到新入学的贫困学生能否顺利完成学业,而且也使国家助学贷款制度面临考验。  相似文献   

7.
何虹 《金融纵横》2012,(10):68-70
助学贷款帮助不少贫困孩子顺利走进大学校园并完成学业,助学贷款违约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绝大部分学子都能及时还贷。但还有一些不按时还贷或故意欠贷者,甚至有个别院(系)违约率一直居高不下,影响到助学贷款业务的健康发展。因而借鉴发达国家助学贷款风险防范机制经验,完善我国助学贷款风险管理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由于普遍信用体系的缺失,作为政策的信用性定位与中标银行的商业化运作,目前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存在风险防范的制度性缺陷,导致较高的系统性偿还违约风险。实现国家助学贷款与社会保险制度整合运行,化信用贷款为担保贷款,变事后被动追缴为主动扣除的风险规避制度创新可以在全社会范围内积累与有效配置教育资源,实现其向人力资本转化,在更广义的层面上实现效率优先与兼顾公平。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国家助学贷款高违约率问题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宁波  黄寒 《海南金融》2004,(4):19-21,42
本文结合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的现状提出国家助学贷款高违约率的问题,根据国家助学贷款的相关规定及其他一些客观条件(如信用制度、社会信用意识状况等)构建了一个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对高违约率问题的产生进行了解释,并在对该问题进行进一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国家助学贷款的违约风险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当前实施国家助学贷款过程中的违约现象,剖析违约风险产生的原因,探讨推进和完善国家助学贷款风险防范体系的对策思路。应落实新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完善学校的助学贷款管理体系和个人征信系统,加大违约的处罚力度,加强诚信教育,努力营造诚信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