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标准化》2006,(5):43-43
酱油是以大豆(脱脂大豆)、小麦和(或)麸皮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的调味品。最常食用的有生抽酱油、老抽酱油;酱是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经发酵酿造而成的调味品,最常食用的有黄豆酱、甜面酱等。  相似文献   

2.
一日三餐,佐料相伴。酱油、酱伴随我们每一天。酱油是以大豆、小麦和麸皮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的调味品,最常见的有生抽酱油、老抽酱油等;酱是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经发酵酿造而成的调味品,最常食用的有黄豆酱、甜面酱等。它们在生活中的地位决定了我们关注它的质量并非小题大作。  相似文献   

3.
话说酱油     
酱油是人民生活中重要的食品调味品。目前,在我国大致有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两种。酿造酱油是指以大豆或脱脂大豆、小麦或麸皮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的液体调味品;而配制酱油是指以酿造酱油为主原料,与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食品添加剂等配制而成的液体调味品。酱油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从近年敖汉旗  相似文献   

4.
1、概况酱油是以大豆(脱脂大豆)、小麦和(或)麸皮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的调味品。酱油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还富有营养。人们炒  相似文献   

5.
龙猫 《上海质量》2002,(3):46-47
一、酱油ABC 酱油是以大豆或脱脂大豆、小麦或小麦麸皮、食盐、水为原料,经微生物酿造而成的一种液体鲜味调味品.  相似文献   

6.
酱油是以大豆和/或脱脂大豆、小麦和/或麸皮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而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的液体调味品,国家标准GB18186-2000《酿造酱油》规定,其主要理化指标有:可溶性无盐固形物、全氮、氨基酸态氮、铵盐等,其中,氨基酸态氮含量是区分酿造酱油与勾兑酱油,展示酱油质量的重要指标。下面,根据我们多年的工作实践,谈一下对提高酿造酱油中氨基酸态氮含量检测准确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酱油是我国的一种传统威味调味品,是以大豆、淀粉、小麦、食盐等为原料,在各类微生物分泌的酶的作用下,引起一系列生化反应,从而产生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和独特的风味。本文对酱油发酵中用到的霉菌、酵母菌、细菌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酱油是人们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调味品,消费者在购买时,可以用以下几招来挑选优质产品: "看" 除了要特别注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外,消费者可先看标签。从酱油的原料表中可以看出其原料是大豆还是脱脂大豆,是小麦还是麸皮。同时,看标签上标注的是酿造还是配制酱油。酿造酱油通过看其氨基酸态氮的含量可区别其等级,含量越高,品质越好。  相似文献   

9.
酱油是人们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调味品,消费者在购买时,可以用以下几招来挑选优质产品: "看" 除了要特别注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外,消费者可先看标签。从酱油的原料表中可以看出其原料是大豆还是脱脂大豆,是小麦还是麸皮。同时,看标签上标注的是酿造还是配制酱油。酿造酱油通过看其氨基酸态氮的含量可区别其等级,含量越高,品质越好。  相似文献   

10.
优质酱油一般是用大豆制成(高级酱油还添加蘑菇作原料),豆类中的蛋白质经发酵、水解后可形成多种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因而酱油能产生鲜味。  相似文献   

11.
酱油可以分为酿造酱油、配制酱油两类。这两类酱油有本质上的区别,制作方法不同,口味也不同。酿造酱油是用大豆或脱脂大豆,或用小麦或麸皮为原料,采用微生物发酵酿制而成的。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国家卫生标准中对酱油的定义是:以粮食和其他副产品为原料,经过酿造工艺制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的产品。酱油的主要原料一般为脱脂大豆(豆粕、豆饼)或大豆及麸皮、麦粉等,目前,我国酿造工艺主要采用低盐固态发酵和高盐稀态发酵等,其成品含有各种氨基酸(可达18种之多,其中谷氨酸比例最高)、各种有机酸、酯类和多种维生素等。从市场抽查检验中我们发现,有些酱油的全氮和氨基氮的测试值都较高,符合标准要求,但感官不过关即口感和香味都不正,卖的价格也很低,有的甚至不到一袋(瓶)酱油按正常工艺生产所需要的成本价,这些酱油真的是价廉质高产品吗?我们采用以下的检测手段来加以区分和判别。  相似文献   

13.
, 《大众标准化》2012,(11):66-67
12月1日起,由中国调味品协会组织起草的《配制酱油》(SB/T 10336-2012)、《配制食醋》(SB/T 10337-2012)两项行业标准实施,配制酱油、配制醋与酿造酱油、酿造醋界定标准更加明晰。与此同时,有关另一个调味品——料酒标准模糊的问题却引起了争议:原酿料酒和配  相似文献   

14.
酱油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调味品,一般是指以脱脂大豆(大豆)和副产品豆饼、麸皮、食盐及水为原料酿造而成。作为传统的调味品,它几乎伴随着我们的每一天,因此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以往我们谈到酱油的质量往往比较关注于氨基酸态氮、全氮、可溶性无盐固形物及菌落总数的含量,而忽略对铵盐的检测。用铵盐生产的酱色含有4-甲基咪唑,它具有致惊厥作用,若含量较高,对人有害。同时,由于铵盐中含有NH4+离子,会直接影响氨基酸态氮、总酸和全氮的检测结果,因此对铵盐的检测是必需的,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近日,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我国6个省(市)销售的93种品牌的酱油中的氯丙醇含量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让人大吃一惊:按照欧盟执行的酱油标准检测,被检测的酱油不合格率高达84%,按我国行业标准,不合格率为41%。  专家检验证实,酱油中的氯丙醇含量超标问题出在"配制酱油"身上,而在"酿造酱油"中是不可能存在氯丙醇的。  据专家们介绍,酱油分为两种,一种是我国传统的"酿造酱油",以大豆或脱脂大豆、小麦或麸皮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的液体调味品;另一种是以酿造酱油为主体,与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  相似文献   

16.
豆酱亦称黄豆酱、大豆酱。是以大豆为主要原料,经浸泡、蒸煮、拌和面粉制曲、发酵、配制而成的色泽棕红色、有光泽、滋味鲜美的调味品。  相似文献   

17.
《中小企业科技》2003,(8):15-15
调味品是餐饮烹饪中的辅料,不可能像米面一样,一次性消费量巨大。因此,对调味品包装就有了一些特殊的要求,包括反复封合、避光性、稳定性等等。 1 酱油、醋包装 酱油、醋可以算是液体调味品中的代表,这类调味品还有很多种,如料酒和调味油等。在计划经济年代,玻璃瓶曾经一统酱油、醋的包装,可以说,至今液体调味品还是玻璃容器最后的几块阵地之一。玻璃瓶确有其优点,透明、阻隔性好、价低,便于重复使用。 近年来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玻璃瓶一统天下的格局已被打破,塑胶袋、PET瓶和PE桶相继进入液体  相似文献   

18.
酱油、食醋是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经发酵工艺制成的老百姓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两大调味品,是人们居家生活的必需品,在我国生产和食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目前我国生产酱油、食醋的厂家多达1500家以上,覆盖全国各地。为引导消费,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1999年第4季度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对酱油、食醋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在抽查的北京、上海、哈尔滨、成都和广州五大城市的经销企业42家企业生产的48种产品中,合格40  相似文献   

19.
中国酱油"标准之争"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开门七件事 ,柴米油盐酱糖醋。作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调味品之一 ,酱油是人们眼中再普通不过的东西。可自从“欧盟封杀中国酱油”的新闻在国内闹得沸沸扬扬之后 ,这个已经有了两千年食用历史的东西却惹出了不大不小的“麻烦” ,甚至还漂洋过海 ,引来了欧盟人士的格外关注。一时之间“三氯丙醇”事件成了大家茶余饭后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三氯丙醇”筑起贸易壁垒事情的起因要追溯到 1 999年 1 0月 ,欧盟对中国出口的部分酱油进行抽查 ,发现其中的“三氯丙醇”含量严重超标 ,而当时美国、日本等国家已经明确指认“三氯丙醇 4种异构体对…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由此可见调味品在人们生活中所占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据统计,目前中国调味品总产量已超过1000万吨.其中产销量最大的是酱油,其次是食醋,再次是复合调味品和香辛料等产品.从全国范围来看,调味品业的增长每年都在20%以上,而酱油市场的增长则在10%以上,稳居调味品首位.1975年我国酱油产量不足100万吨,70年代末达175万吨,80年代末为200万吨,90年代末猛增到450万吨.一向给人以小产品印象的酱油,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年产量在500万吨,拥有2 700多家企业竞争激烈的行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