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3 毫秒
1.
构建长三角城市群集成电路产业链协同创新网络,探究网络驱动机制对促进成果转化,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原始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长三角城市群集成电路产业链合作专利数据为基础,基于社会网络分析(SNA)方法构建集成电路产业链协同创新网络,采用指数随机图模型(ERGM)探究网络演化驱动机制。结果表明:网络由“单核心”向“多核心”网络结构转变,网络“小世界性”显著,层级性清晰;开放型三角结构对网络演化呈倒“U”型曲线关系;研发主体的中心性、结构洞属性对网络演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技术距离对网络演化有差异化影响,其中技术多样性与重叠性对网络的影响呈“U”型曲线关系,技术宽度始终呈正向显著,而技术深度则对网络演化无显著的促进作用;网络演化具有显著的组织邻近性特征。  相似文献   

2.
城市间邻近性是影响其技术创新合作的重要因素。以京津冀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2009-2018年城市群内部和对外合作申请专利数据,探究多维邻近性对城市技术创新合作的影响以及不同空间尺度下的差异。研究发现:(1)地理邻近性能够促进城市间技术创新合作,并在经济邻近性、技术邻近性对技术创新合作的影响中发挥调节作用;(2)城市间经济差异对技术创新合作没有显著影响,但在同等经济差异下,地理邻近性程度越高合作概率越低,存在核心城市“帮外不帮里”的现象;(3)城市更愿意寻找技术结构差异大的合作对象以谋求更大创新空间,地理邻近性会进一步强化这一偏好;(4)相比于内部技术创新合作,京津冀城市更倾向于与城市群外部城市开展合作,且地理邻近性、技术邻近性在对外合作中具有更强的影响效应。研究结论为解释京津冀城市群内部技术创新协同程度不高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以42所“双一流”高校产学联合申请的专利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探究我国产学协同创新的发展,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探究知识网络的时空演化规律。研究发现:产学协同创新经历了起步期、跃升期和平稳期三个阶段,且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分布特征,其中东部地区的高校及企业产学合作水平处于领先地位,中西部高校产学合作次数增多,西部企业厚积薄发,但中部企业参与产学活动的程度有待加强。产学协同创新知识网络规模不断扩大,但已被利用的知识不及全部知识的半数,未来仍有进一步研究的可能性;知识网络密度随着时间的演化不断提高,但网络仍较为稀疏,知识元素间重组的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4.
结合地理经济学理论,以2009—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手工收集与整理大客户与供应商企业的地理位置信息,测量二者间的地理距离并构建大客户地理邻近性指标,考察大客户地理邻近性与供应商企业会计稳健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大客户地理邻近性与供应商企业会计稳健性呈正相关关系;当供应商企业市场竞争水平较低时,大客户地理邻近性与供应商企业会计稳健性的正相关关系更为显著;当大客户为国有企业时,大客户地理邻近性与供应商企业会计稳健性的正相关关系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城市群区域协同发展格局对城市群整体创新绩效有着较为深刻的影响。本文基于协同共生的视角,以两阶段网络DEA为分析方法,以成都城市群为例,对城市群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两阶段动态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城市群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两阶段效率值的时空分异特征明显。时间上:在虹吸效应与涓滴效应的交互作用下,中心城市与成员城市的效率差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空间上:呈现南北高,东西低的态势,并符合地理邻近、技术邻近以及制度邻近的发展规律。研究发现,经济增长产出阶段是创新效率提升的瓶颈,鉴于此,未来城市群发展需着力于政策协同、资源协同、空间协同,提高创新一体化程度,从而形成区域创新的整体规模效应。  相似文献   

6.
理论界普遍认为企业迁移是影响企业取得并保持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部分学者对企业迁移与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但对企业迁移如何影响企业绩效却极少给出理论框架与实证结果。本文以社会网络为中介变量,并给出相应模型,探讨企业迁移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地理邻近型迁移与创新绩效正相关,而组织邻近型迁移同时与企业整体绩效和创新绩效正相关,社会网络在其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选取2008—2021年我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技术可供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数字技术可供性对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数字技术可供性对国有、高新技术以及处于扩张阶段企业创新绩效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据中介效应检验可知,数字技术可供性以降低创新成本与促进商业模式变革为途径,助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在政策环境与组织结构变革影响下,数字技术可供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据此,建议强化数字新基建空间布局,提升数字技术赋能价值;激发数字技术创新活力,发挥资源共享效能;出台创新导向政策,重塑组织模式架构,希冀对企业创新绩效提升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8.
《价值工程》2017,(12):238-243
互联网+大数据的价值创造方式转变了企业独立竞争的发展范式,网络协作已成为企业塑造新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本研究基于开放式创新视角,以价值共创为中介变量,柔性管理为调节变量,构建了价值网络影响合作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并运用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方法,对378份有效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价值网络对合作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价值共创在价值网络与合作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柔性管理正向调节价值网络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同时柔性管理也正向调节价值共创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有关产学合作的研究逐渐成为创新研究中的一个重点,已受到了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Borys和Jemison(1989)认为产学合作是一种独特的、混合性的(hybrid)跨组织关系,由于产学合作跨组织关系往往在目标设置上具有多元化的性质,因而可以避免传统组织结构的缺点、提高技术创新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价值工程》2013,(9):4-8
集群企业创新成为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知识网络是集群企业创新的资源平台。文章首先探讨了集群企业创新中的竞争、合作与创新特点;其次重点研究了知识网络下集群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及指标维度,构建了影响过程模型;最后对上海张江IT集群企业进行了实证分析,运用SEM进行检验,得出集群企业学习能力、知识网络特征和网络能力正向影响创新绩效的结果,为集群企业知识网络的构建提供了发展的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
基于长三角地区金融企业总部分支机构数据构建金融网络,以中心度指标刻画城市的金融网络嵌入特征,以专利申请数量衡量城市创城水平,探讨金融网络嵌入与城市创新水平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金融网络的知识管道效应已成为影响城市创新水平的重要因素;得益于长三角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信息搜寻成本的降低,地理距离对知识溢出和转移的约束作用正在减弱,知识溢出效应更加依赖于网络邻近性而非场所空间中的区位优势;金融网络嵌入的知识溢出效应呈现出空间异质性特征,扮演“知识守门人”角色处于核心地位的城市能够从网络链接中获得更大的收益。未来,应进一步加大超越长三角区域的金融网络建设,并实施差异化的创新发展政策,充分发挥高创新水平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低创新水平城市则应借助网络外部性提升自身创新水平。  相似文献   

12.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通过外部资源内部化,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有助于组织缩短创新时间,增强组织的竞争地位。本文通过分析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网络的概念内涵,揭示了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网络中自我进化的博弈假设及其形成过程,从而为创建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网络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3.
张广胜 《企业经济》2023,(8):134-142
新发展格局下区域物流高质量合作是实现在更高程度、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推动物流提质增效降本、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支撑。然而,传统区域宏观管理体制和物流微观运行规则导致高质量合作困难重重。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总结出现阶段区域物流高质量合作动力源于制度环境的动态演变,具体包括新发展格局战略的外生驱动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互动引导力和区域物流转型发展的内生革新力;其内在机理是以扩大区域物流高质量合作的规模效益为基本前提,以实现区域物流高质量合作多元主体的博弈均衡为关键核心,以降低区域物流高质量合作制度创新及其实施成本为重要保障。为此,新发展阶段实现区域物流高质量合作基本路径在于:强化制度供给,以完善区域物流高质量合作的配套措施;创新治理模式,以建立区域物流高质量合作的协调组织;实施多维联动,以形成区域物流高质量合作的长效格局。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08—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考察分析师预测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分析师预测对企业创新产出有促进作用,对企业创新质量有抑制作用,进而使分析师预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呈非线性“U”型特征,且这一效应在信息环境质量较好的企业中影响更为明显;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缓解融资约束和造成管理层短视是分析师预测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重要机制;进一步分析发现,分析师预测会提高非国有企业、成熟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产出,但会抑制非国有企业、成熟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质量,且分析师预测对企业绩效影响的非线性“U”型特征在非国有企业、成熟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中更为凸显。  相似文献   

15.
基于技术跃迁理论视角,采用2007—2021年A股上市企业的数据,通过关键词筛选和人工比对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政府数字化转型补贴及其补贴强度,运用面板负二项回归模型对数字化转型补贴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因果关系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是政府数字化转型补贴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影响,且对策略性创新绩效的影响大于实质性创新绩效,存在更重数量的策略选择效应;二是数字化转型补贴的创新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在中西部地区、大城市及以下规模城市中发挥更强的专利产出激励作用;三是企业数字化水平在数字化转型补贴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因果关系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验证了企业数字化水平是数字化转型补贴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影响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基于“双碳”背景,绿色转型如何引领和助推企业创新绩效提升已成为学界和业界广泛关注的一项重要研究议题。以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探究ESG表现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ESG表现及其三个维度均会对企业创新绩效起到促进作用;动态能力在ESG表现与创新绩效之间发挥中介效应;ESG表现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具有持续性,但该种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进一步分析发现,ESG表现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在非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以及非重污染企业中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7.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地理格局从产业集群转向创新集群,传统以地理距离为边界的区域发展格局被逐渐打破,中心与外围城市之间技术互补关系逐渐成为主导。本文运用技术复杂度和城市间技术互补指数对创新集群中心城市和外围城市进行重新识别,并对互补性技术体系下创新集群中心—外围的经济增长收敛性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创新集群中心—外围经济发展差异呈现不断缩小的特征;中心与外围城市间技术互补促进了创新集群经济增长的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趋势,并存在显著的空间效应;创新集群中心—外围技术结构呈现从技术竞争向技术互补的转变,中心与外围城市技术竞争对创新集群经济增长收敛具有抑制作用;外围城市协同式创新水平和倾向的提升有利于提高创新集群中心—外围技术互补程度。这些经验证据的政策含义是转变区域发展思路,实现从以地理半径为导向到以技术半径为导向的逐渐转变,增强城市间、都市圈与城市群内外部城市的技术互补,赋能创新集群中心城市,在更大地理范围内实现城市间技术分工与合作,推动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有关产学合作的研究逐渐成为创新研究中的一个重点,已受到了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Borys和Jemison(1989)认为产学合作是一种独特的、混合性的(hybrid)跨组织关系,由于产学合作跨组织关系往往在目标设置上具有多元化的性质,因而可以避免传统组织结构的缺点、提高技术创新的有效性。Eliezer(1995)指  相似文献   

19.
区域数字经济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运用修正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法、QAP分析法以及ArcGis探究2021年长三角城市群数字经济发展空间网络结构。研究发现:长三角城市群内部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现象仍然存在;数字经济整体关联网络的通达性、稳定性好,但联系紧密程度不高,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上海、无锡、苏州、南京、杭州等城市在长三角数字经济发展网络中处于核心位置,而舟山、铜陵等城市中心性均较低,位于边缘;产业结构、信息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与地理距离因素对长三角城市群数字经济空间关联网络结构具有显著影响。基于此,应树立协同发展理念,注重数字经济圈建设,构建数字经济新基建,重视专业人才培养,推动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20.
基于组织视角,分析了集群创新网络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构建了组织因素、知识合作能力、技术转化能力和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集群创新网络组织因素对创新绩效没有直接效应,知识合作能力和技术转化能力在组织因素与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据此提出对策建议:集群创新网络成员企业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研发投入;强化产学研合作,促进成员之间的协同创新活动,进而提高创新绩效;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为提高集群创新网络绩效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