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税制改革以来,由于地方政府间横向税收分配框架性制度规范的缺失,我国横向税收分配失衡问题日益严重,并成为拉大地区经济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在分析我国横向税收分配失衡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横向税收分配制度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我国城镇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税收分配效应、税收累进性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整体税制及主要税种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直接税发挥了收入分配的正效应,间接税发挥了收入分配的负效应,受税制结构影响,我国整体税制的收入分配效应为负.提高直接税比例、适当降低间接税比例以优化税制结构是我国今后税制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税收收入规模、结构、征管三个影响因素,对我国税收的居民收入再分配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税收并未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起到有效的调节作用,在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定量分析我国税收制度对居民再收入再分配的调节效应,揭示其内在机理与传导机制,对推进我国居民收入公平分配及相应的税制改革深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数字经济发展中的技术效应和普惠效应,既有助于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推动居民消费,也有利于满足新发展格局下的新型消费需求。基于2011-2020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考虑政府和企业中介作用、人力资本调节作用的基础上,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对推动居民消费水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影响变化态势呈现倒“U”型,其中产业数字化的作用最为明显,在中西部地区的影响更为显著。内在机制存在着“数字经济发展→政府财政增加、企业家精神提高→居民消费提质增效”的中介效应传导路径,且人力资本在数字经济对居民消费水平的非线性影响中存在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2012—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从理论和实证的双重角度剖析了环境规制对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检验了营商环境在该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和门槛效应,并进行了区域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环境规制对数字经济发展有显著正向影响,营商环境在环境规制影响数字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第二,环境规制对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第三,营商环境在环境规制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上存在双重门槛效应。  相似文献   

6.
数字经济正在引领中国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已经成为推进共同富裕发展的新动能。本文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三个维度测度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从总体富裕和共享富裕两个维度测度了共同富裕发展水平,进而利用2011—2019年省域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经济发展赋能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共同富裕发展,既具有提升总体富裕水平的“做大蛋糕”效应,又具有推进共享富裕的“分好蛋糕”效应,但目前“做大蛋糕”效应更强。(2)产业结构升级是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重要传导机制,数字经济通过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可加快共同富裕发展。(3)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发展的效果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在西部地区、数字产业化维度和数字经济高水平发展阶段的赋能效果更明显。上述结论对探索我国数字经济时代如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对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产业链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产业链韧性指标体系,并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数字经济发展对工业产业链韧性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于工业产业链韧性具有促进作用,而市场分割在这一影响中呈现负向调节效应。中介效应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通过提高创新水平来增强工业产业链韧性。进一步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对工业产业链韧性的影响会因地理区域、能源丰裕程度而有所不同,在北方地区和能源贫乏区域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基于2011—2019年中国30个省份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和空间杜宾双重差分模型研究数字经济对碳生产率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经济提高了本地和邻近地区的碳生产率。第二,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可通过增长极效应、结构优化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来提高碳生产率。第三,数字经济对碳生产率的影响在不同的空间范围内有所差异,空间溢出具有边界效应和地理衰减特征,空间溢出效应的衰减边界为1000km。第四,异质性分析发现,东部地区数字经济提高了本地及邻近地区的碳生产率,中部地区数字经济对碳生产率无明显影响,西部地区数字经济提高了本地区碳生产率并降低了邻近地区碳生产率。数字经济发达省份的数字经济对数字经济欠发达省份的碳生产率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数字经济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推动了零售业结构的优化发展。本文利用2013—2019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零售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及其存在的空间溢出效应和区域异质性。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整体上可以促进零售业结构优化,加入空间因素后呈现显著的空间正向溢出效应,有助于提升本地区和邻近地区的零售业结构优化水平;分区域来看,数字经济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对零售业结构优化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而在西部地区则呈现抑制作用。据此,本文从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新零售”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金融业在现代经济中地位的日益突出,金融市场效率的高低成为制约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税收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不亚于对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甚至更大一些。这是因为,金融属于一种中介服务,它对税收的反应更敏感。本文拟就税收的金融效应的涵义、一般表现和实证分析等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随着金融业在现代经济中地位的日益突出,金融市场效率的高低成为制约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税收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不亚于对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甚至更大一些.这是因为,金融属于一种中介服务,它对税收的反应更敏感.本文拟就税收的金融效应的涵义、一般表现和实证分析等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之初的福建金融业为福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助力,改革开放新时期福建金融业亦将成为推动福建经济发展朝更平衡、更充分的方向发展的重要动能。本文立足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视角,在梳理近10年来福建省金融业和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层面,实证分析金融深化对福建省各市经济差异化的改善效应,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谷成  史心旭  王巍 《财政研究》2022,(10):85-99
随着经济发展的转型与迭代,数字经济在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变革等领域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为税收收入带来很大增长空间。本文以2011—2020年我国28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样本,通过数字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及税收收入等相关数据考察数字经济发展对税收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税收收入增长,这一结论在对主要税种进行考察后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税收征管强度的增加会强化数字经济发展对税收收入的正向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税收收入的影响在东部地区城市、大型城市显著为正,但在中西部地区城市及中小型城市不显著,说明数字经济发展加剧了区域间税收收入差距。门槛回归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税收收入的影响存在非线性效应,数字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对税收收入的影响也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的效应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年《关于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问题的通知》标志着支持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的正式实施。近10年的努力,有效促进了西部经济发展和地区间经济均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0年伊始,针对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面临的两大抉择是:优惠政策是否应当延续?现行政策是否需要调整?要解答这两个问题,就必须评估现行优惠政策的效果是否符合设计初衷,判断其对西部地区经济和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如何。数据分析显示,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既有积极效果,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扭曲效应。本文在实证与理论分析基础上,得出西部税收优惠政策应当延续并调整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邓丽媛 《现代金融》2023,(3):21-29+51
基于2011—2020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金融促进了地区经济增长;东部地区数字金融的经济增长促进效应大于中西部地区;数字金融使用深度维度的经济增长促进效应大于数字金融的其他维度。进一步运用面板门槛模型检验发现,数字金融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非线性关系,随着人力资本水平、技术创新水平和信息基础设施水平依次跨越门槛值,数字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呈现逐渐增强的趋势。鉴于此,应积极推动数字金融与地区经济增长深度融合,采取差异化数字金融发展战略,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同时关注数字鸿沟因素对数字金融溢出效应的约束。  相似文献   

16.
数字化道路是乡村振兴的新方向,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是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基于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数据,采用(异质性系数)空间杜宾模型研究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经济促进了本地区和邻近地区的乡村振兴,经过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第二,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可以通过增长极效应、人力资本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促进乡村振兴。第三,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在不同的空间范围内有所差异,空间溢出具有边界效应和地理衰减特征,空间溢出效应最强的作用距离为200—300km,衰减边界为1500km。第四,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的空间溢出效应具有明显的区域和省域异质性。中西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产生正向空间溢出,东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没有明显的空间溢出。东部地区的数字经济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的乡村振兴,而中西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对东部地区的乡村振兴没有明显影响。中西部地区各省份数字经济对邻近省份乡村振兴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强于东部地区各省份。  相似文献   

17.
沈倩 《时代金融》2023,(3):89-95
<正>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经济和社会绩效。作为我国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其经济发展受制于金融资源短缺、市场发展受限等问题。本文对西部地区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究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是否能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并针对其研究数字普惠金融的收入增长效应、民营企业活跃效应、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具有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2011—2020年作为研究区间,以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了数字经济、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展开了测度分析,借助测度结果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检验数字经济对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影响,最后根据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省份进行分组,分析不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异质性。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农业高质量发展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从异质性分析来看,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中等地区对农业高质量发展起到显著促进作用,基于实证结果提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助推农业智慧转型发展、加强科技创新配套机制、政策助推引进技术和人才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210个国家和地区1980~2019年的面板数据,本文估算了政府收入和支出,尤其是社会保障收入和支出,对收入不均等的影响及其异质性。基准和IV实证结果表明,政府收入和支出皆有助于收入分配的改善,前者的影响主要来自税收与社会保障缴费收入,而后者的影响主要来自补助金与社会保障支出或社保发放。异质性分析显示,政府收支的贫富差距效应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以经济自由度代表)正相关。据此可以推断,随着中国进一步增加社会保障的收入和支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中国的不均等将有所下降。此外,新发展格局下,中国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不但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而且有助于改善收入分配,是鱼与熊掌兼得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范建红  闫乐  王冰 《投资研究》2022,(9):91-105
在测度中国大陆31个省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本文利用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双向FDI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显著促进各省IFDI和OFDI的发展;数字经济对OFDI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呈现显著边际效应递减的非线性特征。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IFDI和OFDI的影响存在明显异质性。数字经济对不同地区的IFDI均具有促进作用;数字经济对西部和东部地区的OFDI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对中部地区OFDI的作用不显著。数字经济对低创新环境中的IFDI和OFDI具有促进作用,而对高创新环境中IFDI和OFDI的作用不显著。本文拓展了数字经济在FDI领域的研究,并能够从数字经济视角为相关部门提供建议,推动双向FDI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