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中国金融安全战略,本文选取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份数据,构建动态SDM模型,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数字金融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均存在空间依赖性,并且数字金融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存在负向直接影响和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从结构异质性看,覆盖广度和数字化程度分别存在负向和正向的直接影响,以及正向和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使用深度仅存在负向直接影响。从区域异质性看,东部地区的影响效应为正向,中部和东北地区的影响效应均为负向,而西部地区存在负向直接影响和“由促转抑”的空间溢出效应。本文从动态视角揭示了数字金融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机制,为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2.
中国区域发展正在突破"行政单元"约束而走向一体化协调,也由此要求区域经济一体化与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间的动态协同.现有文献对地方政府债务负担之于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多有论及,但很少系统梳理两者之间的理论关联,更缺乏城市群视角下的异质性诊断.本文基于2012-2018年国内典型城市群15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计量经济诊断,对地方政府债务负担之于区域经济联系及其一体化程度的具体影响效应和异质性特征做了全面梳理,研究发现:(1)简单做整体观测,地方政府债务负担似乎会对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形成显著负向影响;(2)进行样本分组后,该种负向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且只体现于中西部地区、区域性城市群及经济联系相对松散城市群,而在东部地区、国家级城市群和强紧密联系城市群存在相反效应;(3)进一步做门槛诊断,该种负向影响仅存在于地方政府债务负担超越一定阀值后,在此之前反而会正向强化区域经济联系.由此,推动地方债务风险防范与区域经济动态协同的关键在于将地方政府债务负担控制在合理区间,同时也应当基于不同城市群的地域特征和行政约束,打造差异化的地方政府债务约束框架和债务风险化解机制.  相似文献   

3.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扩张和结构演化对金融生态环境发展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影响。本文利用2009-2019年山东省16地级市数据,从地区经济增长、金融发展、政府治理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四个方面研究了地方政府债务对金融生态环境的作用机理和影响。研究发现:合理的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增长对金融生态环境发展有正向促进作用,表现在债务扩张推动了地区经济基础和社会信用基础建设,且尚未发现这一促进作用存在显著的临界值;但隐性债务占比越高越不利于金融生态环境优化,主要是阻碍了地方金融稳定发展;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和结构演变对周边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具有与本地区同向的效应。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我国债务杠杆率已经高于新兴经济体的平均水平并且逼近发达经济体的平均水平,存在债务杠杆率过高的问题。理论表明,债务杠杆率的持续扩张会加大对金融稳定的负面影响,而宏观审慎政策的实施可明显降低此不利影响。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金融稳定综合指数,引入单一与联合的宏观审慎政策变量,研究宏观审慎政策是否可以有效调节债务杠杆率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宏观审慎政策中引入存款准备金率后,债务杠杆率对金融稳定的负向影响调节效果显著;引入贷款价值比之后,债务杠杆率对金融稳定的负向影响也不再明显;引入宏观审慎联合指标后,债务杠杆率对金融稳定的负面影响减少,甚至呈现出正向作用,与引入宏观审慎指标之前相比调节作用明显。因此,应大力降低债务杠杆率,提高金融稳定的边界;同时不断完善宏观审慎政策,尤其是根据实际情况搭配运用好各种工具。  相似文献   

5.
通过构建债务驱动的AD-AS模型,分析了财政支出政策在金融收缩阶段的不对称效应,并在构建中国金融周期指数的基础上,对不同金融周期状态下财政支出政策的调控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金融收缩阶段,财政支出紧缩对经济的负向影响要大于财政支出扩张对经济的正向影响,两者存在非对称性;在不同的金融周期状态下,财政支出政策也存在非对称性。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财政金融关联”视角,利用2015至2020年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债务、金融营商环境与实体企业融资约束三者间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与企业融资约束存在正向推高关系,而良好的金融营商环境对实体企业融资约束存在负向抑制关系;异质性检验显示,地方政府债务对民营实体企业、中西部实体企业融资约束的推高作用更强;交互效应结果显示,金融营商环境的优化能有效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对实体企业融资约束的推高作用。因此,提出改善地区金融营商环境、对差异化企业性质实施优惠帮扶政策以及严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增量是缓解实体企业融资困境,促进地区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先行化解京津冀区域金融发展不均衡、不协调问题,促进金融资源在区域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最终实现区域金融一体化。京津冀区域包含多个城市,对各城市间金融关系和结构的研究是制定区域金融发展政策,推动区域金融一体化的基础。本文基于引力模型测算不同时点京津冀城市群的金融资源联系程度,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京津冀城市群金融资源空间流动的网络特征和结构,考察协同发展背景下城市群金融一体化发展状况,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数字金融作为金融发展的新型业态,极大拓展了金融服务的范围和深度,对缓解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困境具有重大作用。本文基于我国2015-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探讨了数字金融发展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效率具有积极作用,不仅提升了债务融资规模,还抑制了融资成本和融资风险,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同时,数字金融不仅直接影响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还通过提高财政透明度和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间接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规模、成本和风险产生积极影响;此外,数字金融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影响还受到地方政府能力的影响,在地方政府经济管理能力和公共治理能力的调节下,数字金融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规模的积极作用更加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具有积极影响,这为缓解当前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困境,科学管理地方政府债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9.
数字经济时代下区块链技术应用、金融机构与物流企业良性异业协作关系是供应链金融业务持续健康发展的途径和基础。文章以构建金融机构与物流企业良性异业协作关系为目的,运用演化博弈方法对区块链背景下金融机构和物流企业的监管、包庇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影响演化博弈均衡策略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区块链激励、区块链收益、区块链惩罚对金融机构与物流企业异业协作系统趋于(不包庇,不监管)的演化策略具有正向作用,区块链成本对其具有负向作用;物流企业的投机收益对其具有负向作用,包庇成本对其具有正向作用;金融机构不监管时的收益损失对其具有负向作用,监管成本对其具有正向作用。据此提出金融机构应加强“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建设、完善区块链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物流企业应重视自身信用体系建设、加强政府监管和政策支持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经济区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经济区域一体化需要有金融一体化相呼应。区域金融一体化是指在特定的经济区域内,金融为服务经济一体化目标而实现的金融资源效能最大化。基于资源的有限性及利益的排他性,区域内各单元与整体区域目标、利益有时会发生冲突,加之经济区域一般不是以行政区域来界定,更加深了这种矛盾的激烈程度。以解决金融痛点为基本功能的金融科技,通过技术手段可以在缓解单位区域与整体区域矛盾的过程中发挥特殊功效,通过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互融信息平台搭建、金融机构数字化等措施,最大限度实现区域内金融资源的优化组合,充分发挥金融科技的作用,助力金融一体化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利用2010—2012年我国A股市场国有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债务融资及其不同的组成部分在治理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方面的作用。研究发现,债务融资与国有企业大股东利益侵占呈显著负向关系,即国有企业债务融资行为对大股东利益侵占具有治理作用;短期借款、非公开债务与公开债务均与国有企业大股东利益侵占呈显著正向关系、长期借款却无法充分发挥其治理作用。其政策含义是,债务融资在治理大股东对国有上市公司利益侵占时,应当关注短期借款以及债务的布置结构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全球金融危机后大部分国家的公共部门债务规模大幅扩张,同时金融抑制程度有所反弹。本文以金融资产利率管制指数来衡量一国金融抑制程度,通过使用交叉项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对1990—2019年间55个新兴经济体及发展中国家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私人部门跨境资本流入对一国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存在政府债务率门槛效应,即当债务率偏高时资本流入的积极效果将会减弱。作用机制在于,政府债务率偏高会推高国内金融抑制程度,而金融抑制会削弱跨境资本流入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效果。上述发现凸显了我国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与传导机制对于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运用多元测算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获取我国31个地区2008-2014年“互联网+”、普惠金融和经济增长相关变量数据,借助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研究三类变量间的动态关系,实证研究发现:“互联网+”和普惠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相当,经济增长对“互联网+”的影响较大,而对普惠金融影响相对较小.微观上看,三者之间正向作用已经存在,普惠金融对城镇化率和贸易开放度驱动的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互联网+”对普惠金融发展、城镇化率和贸易开放度驱动的经济增长也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因此,需要各经济主体加强基础性投入、注重精准化投入并做到长期坚持以促进三者协同发展.但从长期看,普惠金融对“互联网+”和经济增长率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驱动的经济增长存在负面冲击,“互联网+”对经济增长率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驱动的经济增长也具有微弱的负面冲击,因此,需要政府层面加强统一监管并积极理顺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消除其中的摩擦因素.  相似文献   

14.
地方政府过度债务形成的债务风险,已经成为广泛关注的经济问题。内部控制作为提高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手段,有必要引入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其稳投资、促发展的积极作用。针对地方政府债务形成的原因及债务风险的特点,论文剖析了目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阐释了内部控制对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积极作用,并从内部控制视角探究规避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路径,以促进财政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金融业的深入发展,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利用127家保险公司的公开数据,以因子分析法构建的公司绩效为中介变量,探究董事会治理对偿付能力的作用以及公司绩效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董事金融背景比例、董事精算背景比例和董事硕博学历比例直接对偿付能力产生影响,董事金融和精算背景比例对偿付能力有正向作用,而董事硕博学历比例对偿付能力有负向作用;董事会独立性通过公司绩效间接对偿付能力产生影响,董事会独立性对偿付能力有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博  赵森杨  罗荣华  彭龙 《金融研究》2022,506(8):18-37
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市群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本文基于2008-2018年我国271个地级市的平衡面板数据,利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探究地方政府债务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渠道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债务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即本地的地方政府债务能够促进邻近区域的经济增长。该结论不随模型设定、代理变量、估计方法更改而发生变化。(2)从时间维度上看,基础设施的服务期限较长,因此地方政府债务对邻近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时间累加,即长期效应大于短期效应。(3)从空间维度上看,我国省际间存在市场分割,导致地方政府债务的空间溢出效应省内强于省外。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债务的空间溢出效应主要存在于东部发达区域。(4)机制研究发现,基础设施作为政府提供的公共品,具有正外部性,在促进本地经济增长的同时,通过提升区域内互联性,促进了邻近区域的经济增长。本文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债务发行应同时考量本地效应、空间溢出效应以及区域差异;此外,制定地方债务相关政策时应在稳增长(同时考虑本地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增长)和防风险之间寻求平衡。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区域货币的使用对区域贸易一体化的影响。实证研究验证了作者关于区域货币的频繁使用与区域内贸易合作具有"U型"关系的理论假说。与使用区域外主要国际货币相比,使用本区域货币进行交易,初期将增加区域贸易交易和结算的成本,对区域贸易合作产生不利影响;但是当区域货币使用达到一定规模之后,就会对区域贸易一体化产生明显促进作用。这说明,在货币区域化过程中,需要增强区域内国家之间的政策协调,加大区域内货币使用的广度和深度,避免其初期对区域经济贸易合作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在实现货币区域化的同时也促进区域贸易一体化。本文研究成果对当今中国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人民币国际化道路选择具有重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是当前发展的大趋势下,区域协调立法已经是对我国现行行政立法体制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立法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虽然目前有较成熟的经济区域如长三角区域、泛珠三角区域等都在立法方面展开了各种不同形式的协同立法方面的合作探索,但是协同立法方面仍然严重滞后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区域内政治的不对等、经济地位的不均衡,新法和现行地方性法律法规的利益冲突等。构建长效的协同立法机制,解决政府间的区域协调立法中存在的问题,方能实现区域之间的经济和法制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选取2007—2018年的月度数据,采用具有时变性质的向量自回归模型(TVP-VAR)对金融稳定、金融杠杆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时变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金融杠杆在合理范围内对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若超过临界值,其所带来的收益远小于风险成本,甚至会加剧金融波动、阻碍经济增长。(2)金融稳定与经济增长存在正向、负向交替作用关系:在经济危机时期,金融体系的稳定对经济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随着经济复苏,促进作用逐渐减弱,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经济增长;最后经济增速到达高峰阶段,金融体系的稳定对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立足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合理调控金融杠杆水平,构建稳健、高效的金融市场体系,对于促进经济与金融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徐晓燕 《中国外资》2013,(24):20-21
区域一体化是全球一体化的组成部分。现如今,生产要素不仅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在全球范围内跨国界流动,为了使成本-收益更合理,更有效,区域合作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快。欧洲在二战以后为了尽快恢复经济,推行区域合作,已建立日益成熟的区域一体化机制。相比较而言,亚洲由于领土争端,历史原因等未能像欧洲一样建立欧盟等共同体,但是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也促使亚洲为了共同的发展建立了各种机制,通过共同合作,亚洲区域治理渐露端倪。其中,亚洲在经济危机之后加快的金融合作对区域治理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