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及创业型经济的悄然发展,高校创业型人才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同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的提出,也燃起了大学生创业的热情.但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也面对着缺乏创业能力、缺乏创业资源、缺乏专业化指导、难以组成多元化创业团队、当下社会环境创业难度较大、扶持政策落实情况不佳等问题.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对大学生创业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通过研究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分析女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困境及主客观因素,试图提出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政府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社会保障制度以及社会服务体系,在制度上加强对女大学生就业的支持力度;学校要提高女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素质,改变"女性化"角色教育的模式;家庭和女大学生本人也要树立自立自强的精神。  相似文献   

3.
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世界,培养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已成为国家会计人才培养战略的重点,同时也是会计人才市场亟须解决的问题。随着国家经济跨步发展以及世界性金融危机为人们带来的警示,社会、政府、监管机构、企业管理层对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鉴于此,就当今社会对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以高校人才培养作为出发点,对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能力框架以及培养途径做了系统性分析。  相似文献   

4.
何评 《经济师》2011,(3):113-116
"90后"大学生在生活、性格、恋爱情感、家庭、友情、择业就业、对国家社会和政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思想行为特征,既有积极、正面的,也有消极、负面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应树立目的方向、德育为先、人本关爱、求真务实、民主平等、典型激励、参与渗透等先进教育理念,还应做当代大学生的知心朋友,着力提升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者的素质,注重解决当代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加强言教与身教相结合,加强抗挫折能力的教育,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环节,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相结合,才能增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双轨制"下的住房保障体系的确立,使早日解决百姓的住房问题成为可能.公租房有别于廉租房以及经济适用房,让"夹心层"看到了希望.昆明市加大公租房建设力度,努力改善进城务工人员以及毕业大学生的居住条件,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吸引人才来昆明发展,有利于形成"有序"的房地产市场.  相似文献   

6.
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保证大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途径。文章针对国内外大学生就业现状及能力培养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培养需要政府、高校、企业和学生四个方面共同发展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就业形势,为社会提供精英人才。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所需人才数量不断增加,仅仅依靠高等院校依旧无法培养出大量人才.在此背景下,独立学院得以迅速发展.在独立学院快速发展的同时,毕业生就业数量不断增加,其就业情况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事实上,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较差,不利于独立学院的长久发展.本文在阐述大学生就业能力内涵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能力状况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具体路径,旨在提升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8.
就业乃民生之本。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的工作,既是民生大计又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容。就中国现状看来,一方面是人才的缺乏,社会的企事业单位求贤若渴,觉得人才不足,另一方面,又出现大学生就业困难。我们觉得,出现这一对悖论的根本原因是大学生就业能力较差、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所致。我们在办学工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学生就业状况好。  相似文献   

9.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我国就业问题中的焦点问题之一."毕业即失业"的说法,早已不是耸人听闻.在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诸多因素中,高校学生职业能力素质的培养是最重要的一方面,高校能否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至关重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财经类院校专业逐渐成为考生和家长的热门选择.本文旨在通过对财经类大学生职业能力素质进行专项调研,了解大学生职业能力现状,分析财经类大学生应具备何种素质来应对就业问题,在此基础上建立并完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助力学生实现良好就业.  相似文献   

10.
于超 《经济研究导刊》2010,(10):100-103
从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突出入手,指出女大学生就业难是目前男女不平等的突出表现之一.通过对这一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对比社会、厂商、教育和女大学生自身各方面的原因,得出结论:传统社会价值观渗透在社会各个层面,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了女大学生就业艰难这一现状.针对这一局面,建议从社会、政府、厂商、教育和女大学生自身出发,通过不同手段、不同策略,逐步消除传统社会价值观的不良影响,为女大学生平等就业提供支持,保证女大学生经济平等地位,并为最终男女完全平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是解决就业难问题的重要突破口.学生的创业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校、社会以及学生个人多方面的努力培养、积极实践、不断探索和持续培养最终形成的.本文以参加学校开展的利用"小推车经营"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创业能力的活动为研究基础,对参与活动情况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思考提出推动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社会正义是当代西方规范性政治哲学的讨论主题.正义的核心是平等,正义理论所寻求的是对社会成员的平等关注.然而,平等关注的含义却极具争议,尤其当它涉及收入或财富分配时.对平等关注的不同解读产生了不同的分配理想.本文将从两个基本问题的角度,即"什么之平等"以及"平等本身是否可欲",来概括介绍西方社会正义领域的主要理论和观点.  相似文献   

13.
从本质上讲,人才是创造性、进步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它强调的是人解决实际问题和为社会创造财富的能力。“德”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范畴,在本质上体现着关系性,即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和谐、协调发展,追求真、善、美的内在统一。德才兼备是社会主义人才的本质要求,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同时,要重视对人才中德的要求、评价和调控,坚持以德为先,着眼长远。  相似文献   

14.
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从国际人才竞争,还是从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以及解决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来看,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都有其现实必要性.本文就如何培养高校大学生实践能力进行了探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试论当前高校学生职业指导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堃  杨晶晶 《当代经济》2009,(14):124-125
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异常严峻,对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在指导对象、内容、功能、组织构成及形式上存在着一些问题.树立目标意识,确立职业理想;完成就业准备,提高各项能力;实现就业冲刺、完善自我推销:努力转变角色、及时适应社会.就业指导应专业化、专家化和人性化,同时正确认识职业测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教育的本体职能是育人,高等学校的职责就是要培养大批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的有用之才.社会对学校培养的毕业生认可程度,是检验学校教育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志.学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就必须贴近社会的发展需要办学,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及市场经济对人才的素质要求.素质教育是解决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就业问题一直为各方所关注,大学生创业被视为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但大学生休学创业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个人意愿和能力是影响大学生休学创业的主要因素.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关系到学生专业素质水平的高低;学校提供的企业实习机会及创业环境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创业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对此,我国教育部在2014年12月颁布了《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鼓励大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施行弹性制,可以休学创业.在此基础上,我们围绕上述话题展开深入调研,从而了解该政策在各界的认可程度,以及现实中大学生休学创业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新一轮的就业压力,全国高校纷纷设置辅修专业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无可厚非,它为大学生提供了专业知识和增长见识的途径.也可以培养一批复合型的人才,同时还能够给广大学子提供了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但是高校设置辅修专业也存在着问题和矛盾.它的背后隐藏着与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冲突.要求我们重新思考和关注.  相似文献   

19.
一、创新型人才的特征 1.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自学的能力。创新型人才必须具有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以及自学的能力,能用自己的知识获取未知的知识,并能运用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大学生来说,要有很强的创造力,就要同时熟练掌握2门以上专业知识。这些都需要具备自学的能力,在自学过程中,学会思维,包括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联想思维等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20.
新一轮的就业压力,全国高校纷纷设置辅修专业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无可厚非,它为大学生提供了专业知识和增长见识的途径.也可以培养一批复合型的人才,同时还能够给广大学子提供了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但是高校设置辅修专业也存在看问题和矛盾,它的背后隐藏着与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冲突.要求我们重新思考和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