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外如何治理商业贿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贿赂在各国都是被打击对象。严格的法律,成熟的市场机制,全面打击的氛围,是使其危害降低到最小的必要条件。以下介绍一些国家治理和打击商业贿赂的做法,以供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刘淑敏  陈华 《价值工程》2007,26(6):11-13
目前我国从严整治商业贿赂问题迫在眉睫。严格明确的立法和执法是打击商业贿赂最重要的手段,美国根据实际情况,通过不断制定和修订相关法律,为本国预防和打击商业贿赂提供了良好的法律环境保证,在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借鉴。目前,我国治理商业贿赂问题的法律环境不断改善,但还存在立法不明确,监管分散等等问题。完善立法,依法治理商业贿赂,既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必然要求,也是预防与惩治腐败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我国<刑事诉讼法>及其他与打击商业贿赂犯罪相关的法律中都没有规定缺席审判制度,这不仅不利于打击已然犯罪和进行一般犯罪预防,同时也影响到在国际间开展打击商业贿赂犯罪的刑事司法合作.在<反商业贿赂法>中应增设缺席审判制度,这既是我国有效打击商业贿赂犯罪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法律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相衔接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4.
商业贿赂破坏经济秩序,毒化政风、行风和社会风气,滋生腐败行为和经济犯罪,已成为一大公害,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坚决加以治理。本文论述商业贿赂的法律内涵、特点危害,重在准确区分商业贿赂与非商业贿赂的界限,并前瞻性研讨反商业贿赂立法,力促查处商业贿赂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有所作为,不辱使命。  相似文献   

5.
商业贿赂行为是一种严重危害市场竞争秩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为我国法律所禁止.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商业贿赂行为层见叠出,手段繁多,而且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准确地界定当事人的行为性质,对打击商业贿赂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对商业贿赂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分析,是行为界定的出发点和关键点.  相似文献   

6.
张光庶 《企业导报》2011,(16):78-79
我国高等院校(简称高校)正处于发展时期,高校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之一也会滋生了象商业贿赂这样的丑恶现象。我们要充分认识高校商业贿赂的客观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在治理高校商业贿赂过程中,必须全面的认识高校商业贿赂内涵和特征,用发展的观点分析高校商业贿赂的危害和原因,从根本上寻找治理高校商业贿赂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商业贿赂立法的制度缺陷与完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商业贿赂是竞争法上的一个专门术语。根据美国《布莱克法律词典》的解释,商业贿赂是贿赂的一种形式,是竞争者通过腐败收买预期交易对方的雇员或者代理人而获取优于其他竞争者的优势。商业贿赂作为市场经济中常见且危害较大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各国的竞争法都明令禁止。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8条对商业贿赂行为也作出了禁止性规定,即:“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在账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  相似文献   

8.
由于我国现行反贿赂法律体系存在的缺陷,工商机关对商业受贿的管辖权受到限制。作为打击受贿行为主要依据的《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虽然对商业受贿的管辖权有明确规定,但其并未直接得到法律法规的明确授权.工商机关据此对商业受贿的处罚权在强度上受到限制,即只有罚款权没有没收权。  相似文献   

9.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时常会发生商业贿赂与违法侵占公众利益等企业腐败行为,如医药购销回扣、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财务做假、金融欺诈等等。防止与依法打击商业贿赂等腐败行为,已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我国已将打击商业贿赂等违法行为列为政府反腐倡廉的一项重点工作。然而,打击商业贿赂与公益侵占等公司腐败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近年来,美国在依法和防止打击商业腐败行为方面颇有建树,在对监管市场违法的蛛丝马迹、商业反腐败的决心、  相似文献   

10.
李世忠 《河北企业》2007,(11):52-53
商业贿赂是贿赂的一种形式.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经济现象。在当今世界各国,商业贿赂行为是普遍存在的。已成为最主要的一种贿赂形式,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大量揭露出来的政治丑闻都与商业贿赂有关。在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竞争日渐激烈。由于市场机制不健全.受拜金主义和“官本位是”“权本位”  相似文献   

11.
随着市场体系的日益完善,在越来越追求公平、公正、公开竞争秩序的背景下,商业贿赂的危害不断凸显出来,各国都将商业贿赂纳入法律规制的范畴。甚至加以刑事处罚。本文拟就对商业贿赂罪与非罪的界限及相关问题作一粗浅的分析,以期与同仁探讨交流。  相似文献   

12.
目前,商业贿赂遍及我国社会经济诸多领域,已成为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大公害,其根治刻不容缓。然而,我国商业贿赂法治化治理的程度较低,其中立法的局限,无法为反商业贿赂提供充分的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商业贿赂的有效治理。因此,完善反商业贿赂的法律制度,是应对商业贿赂的积极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13.
商业贿赂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危害着社会,对社会的发展造成很大的阻碍。中国要遏止目前盛行的商业贿赂,刑法上有三个方面需要完善:一是要完善针对商业贿赂犯罪的刑事立法;二是要完善针对商业贿赂犯罪的刑事司法,三是要完善针对商业贿赂犯罪的刑罚制度。  相似文献   

14.
商业贿赂的危害勿庸置疑,本文试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商业贿赂的成因进行探讨,为商业贿赂的治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闫虹珏 《上海企业》2006,(10):18-20
商业贿赂行为是指在商业活动中,经营者为销售或者采购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务而采用给予对方单位或个人财物或其他利益的行为。商业贿赂不仅干扰正当的交易活动和秩序,而且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原则和诚信交易的机制,加大了交易成本,增加了消费者负担,而且成为滋生腐败行为和经济犯罪的温床。正因为如此,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预防商业贿赂行为的发生,一旦发现,打击的力度是相当严厉的。2005年7月以来,我国政府逐渐加大打击和治理商业贿赂行为的力度。2006年1月6日,胡锦涛主席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把治理商业贿赂…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经济成分多样化、利益主体多元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商业贿赂现象越来越普遍,尤其是工程建设、土地转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等领域,已成为商业贿赂的重灾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豆腐渣”工程、“炒地皮”、房价暴涨、药价学费虚高等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现象,无不飘动着商业贿赂的阴影。为此,本文拟就审计机关如何在打击商业贿赂,  相似文献   

17.
刘淑敏  宋彭 《上海企业》2006,(12):25-28
一、商业贿赂的法律内涵与界定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是社会与经济前进的原动力,但由于竞争本身优胜劣汰的残酷性,某些经营者为了争取到将来的交易机会,或为了取得交易中较之其他竞争者的优势地位,采取种种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商业贿赂就是一种普遍存在且屡禁不止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一)概念界定“商业贿赂”是竞争法术语。美国《布莱克法律辞典》把商业贿赂定义为“贿赂的一种形式,是指竞争者通过秘密收买对方的雇员或者代理人的方式,获取优于其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在我国,根据1993年9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商业贿赂行为以腐蚀市场为手段严重威胁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转。刑法修正案(六)对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的重大修改,体现了我国治理商业贿赂犯罪的决心。本文拟对该罪的罪名、概念、主体界定及客观构成要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贿赂一词由来已久,早在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伴随着国家的建立和私有制的出现就已经显露出来,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本身的局限性也使得我国经济发展环境每况愈下,商业贿赂行为不但没有得到治愈反而愈演愈烈,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建设挥之不去的"毒瘤",其对深化经济改革、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带来的危害亦不言而喻.基于此,对商业贿赂行为的法律规制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刘旭 《河北企业》2009,(11):75-76
商业贿赂作为贿赂的一种形式,司空见惯于东西方世界。美国《布莱克法律辞典》中,商业贿赂是指“竞争者通过秘密收买交易对方的雇员或代理人的方式获取优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我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第二条规定:“本规定所称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为销售或购买商品而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对方单位或者个人的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