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一、牧区发展中的困惑 据统计,2004年内蒙古牧区与2000年相比,国内生产总值(当年价)增长115.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40.9%.2004年末牧区大小牲畜存栏数达到3025.68万头(只),比2000年增长了53.0%.各类畜产品产量也大幅度增长,2004年牧区牛羊肉产量分别达到13.47万吨和29.4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0.75%和40.29%;羊毛产量达到4.49万吨,同比增长16.93%.主要产自内蒙古牧区荒漠草原的山羊绒,2004年全自治区产量为5956吨,比2000年增长56.12%.  相似文献   

2.
一、牧区发展中的困惑 据统计,2004年内蒙古牧区与2000年相比,国内生产总值(当年价)增长115.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40.9%。2004年末牧区大小牲畜存栏数达到3025.68万头(只),比2000年增长了53.0%。各类畜产品产量也大幅度增长,2004年牧区牛羊肉产量分别达到13.47万吨和29.4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0.75%和40.29%;羊毛产量达到4.49万吨,同比增长16.93%。  相似文献   

3.
中国北方畜牧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北方五省区土地面积为447.5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46.6%,其中,草原面积2亿多公顷,占中国草原面积的50%以上。1999年五省区牛奶产量为1857188吨,占全国的26%;羊肉产量为794145吨,占全国的32%;山羊绒产量为5603吨,占全国的55%;绵羊毛产量为164750吨,占全国的58%。改革开放以来,北方五省区畜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畜牧业发展状况 海西州是我省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具有丰富的天然草地资源.全州草原面积957.23hm2,占全州总面积的27.72%,其中可利用面积709.82hm2.2005年全州大牲畜年末存栏数19.98万头,占全州牲畜总数的9.56%,其中牛16.33万头,占全州牲畜总数的7.8%,马2.84万匹,占全州牲畜总数的1.38%,骆驼0.01万峰,役畜0.07万头;羊年末存栏数191.57万只;年末出栏牲畜总数98.58万头(只);繁殖母畜111.45万头(只),成活各类仔畜83.13万头(只),成活率74.58%.肉类总产量20041吨,其中羊肉11568吨,牛肉5463吨;奶总产量11931吨,其中牛奶9093吨,羊奶2838吨;毛总产量2175吨;绒总产量258.96吨,其中山羊绒133.28吨,牛绒104.01吨,驼绒21.67吨.畜产品总产值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达37425万元.  相似文献   

5.
"草原"特色品牌是我区发展产业化畜牧业的巨大无形财富.过去大家形成一个不成文的印象,认为草原畜牧业就是指牧区畜牧业,或者把草原畜牧业等同于放牧畜牧业.其实,草原畜牧业是泛指以天然草原为基础的畜牧业.在我区,草原虽然大部分在牧区,但水热条件最好的部分却是在农区.农区、半农半牧区分布着约2亿亩草原,甚至在城镇郊区和矿区、林区,也有大片草滩草坡.从草原的分布范围来讲,草原畜牧业可以涵盖全区,不能把它简单地认为只是指牧区放牧畜牧业.加深对草原畜牧业概念和定位的认识,其重要意义就在于它是我区的一种特色品牌,一种纯天然、无污染的象征.  相似文献   

6.
我区有1.37亿亩耕地、13.2亿亩草原,分别居全国第3位和第2位,具有发展农牧业的资源优势和基础条件。经过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自治区党委“8337”发展思路提出“把内蒙古建成我国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的战略定位”以来,我区农牧业迎来了又一个发展黄金期。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二连丰”,畜牧业生产实现了“十一连增”,已具备年产550亿斤粮食、100万吨油料、240万吨肉类、800万吨牛奶、12万吨绵羊毛、8000吨山羊绒的生产能力,牛奶、羊绒、羊肉、马铃薯加工规模和水平均居全国前列,具备年调出商品粮200亿斤以上,年均调出商品粮250亿斤以上、奶类产品500万吨、肉类产品150万吨左右的输出能力,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7.
一、2012年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2012年是我区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自治区党委、政府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采取一系列应对经济下行的政策措施,全区经济发展实现了缓中企稳、稳中有进. (一)农牧业获得较好收成 一是粮食生产获得大丰收.全年粮食产量505.7亿斤,创历史新高.二是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全区肉类总产量249万吨,增长4.8%;牛奶产量910.2万吨,增长0.2%;禽蛋产量54.5万吨,增长3.8%.三是大宗农畜产品价格不同程度上涨.玉米价格同比上涨10.1%,大豆上涨15.806,牛肉上涨35.4%,羊肉上涨8.2%,蔬菜上涨4.3%,为农牧民增收奠定了较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区畜牧业生产保持了平稳健康的发展。在第一产业中,畜牧业占大农业产值的比重进一步提高。2001年全区畜牧业总产值达到117.86亿元(1990年不变价),占全区农牧渔业总产值的38.98%;肉类总产量达149.6万吨,鲜奶产量达109.05万吨,禽蛋产量达26.38万吨,皮张产量达2309.06万张。在国产细羊毛和半细羊毛市场疲软、价格不振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9.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东哈萨克斯坦州畜产品产量不断增加,其主要原因是牲畜存栏数增长及繁育率提高。2003年1—2月东哈州家畜、家禽屠宰量达到1.37万吨(超过2002年同期的5.4%),牛奶产量为5.13万吨(增长10.8%),鸡蛋产量为3380万枚(减少16.7%)。  相似文献   

10.
韩臻 《北方经济》2006,(12):11-12
一、奶源基地建设的现状分析 2005年,全国存栏奶牛1282.03万头,奶类产量2864.8万吨(其中牛奶产量2753.4万吨),分别是2000年的2.6倍和3.12倍;人均占有奶类21.7公斤,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0%,为美国的8%。我国奶业生产主要集中在牧区、农区和城市郊区。我国奶牛的主要品种是荷斯坦牛及其杂交改良牛,还有一些乳肉兼用的西门塔尔牛、草原红牛、三河牛和新疆褐牛,饲养形式以小规模、分散饲养为主。近年来,内蒙古的奶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05年,全区奶牛存栏数251.77头,奶类产量697万吨(牛奶产量691万吨),分别是2000年的3.2倍和8.4倍,其中,2000年自治区牛奶产量占全国牛奶产量的9.6%,到2005年上升为25%,增加了15.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呼和浩特经济》2007,(3):44-46
2000年以来,土左旗不断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大力发展了以奶牛养殖为主的农区畜牧业,经过几年的扶持和发展,全旗奶牛业发展迅速,2006年,全旗奶牛存栏23.2万头,鲜奶产量达到90万吨,占呼市地区奶产量的三分之一强,出售给伊利、蒙牛的鲜奶分别占到两家企业鲜奶量的48%和24.5%。奶牛养殖业的产值占全旗第一产业增加值的67.4%,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区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三连丰",连续跨上2250万吨、2500万吨和2750万吨大关;畜牧业实现了"十二连稳", 2016年牧业年度全区牲畜存栏达到1.36亿头只,年均增长4.7%;"十二五"时期, 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先后跨越了6000元、7000元、8000元、9000元、10000元大关,全区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难题,突出表现为供给侧结构性矛盾.我区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区粮食总播面积和产量的60%和80%,羊存栏占全区牲畜总头数的79%;玉米"一粮独大"、羊"一畜独大"的单一种养结构明显.受国内消费需求增长放缓以及进口冲击等因素影响,农畜产品供给数量、品种和质量未契合消费者需要,造成农畜产品供求结构性失衡.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着力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侧结构性改革关键是调整优化我区农牧业产业结构和布局.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贸》2012,(13):63-67
近年来,榆林市农业生产形势良好。2011年,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年粮食播种面积699.4万亩,粮食单产203.1公斤,总产量142.0万吨。蔬菜播种面积33.1万亩,增长1.8%;总产量58.8万吨,增长3.9%。畜牧业生产保持平稳,肉类、禽蛋、牛奶产量分别达到18.2万吨、4.8万吨和78万吨,分别增长5.4%、14B%和-1.5%。  相似文献   

14.
信息发布     
希森三和-2006中国国际肉类大会暨肉类工业品牌发展战略研讨会在京召开(本刊讯)从日前召开的“希森三和——2006中国国际肉类大会暨肉类工业品牌发展战略研讨会”上获知:肉类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已是非常重要的民生产品,中国成为世界上肉类产量最多的国家已经有十几个的头,2005年全国肉类总产量达到7743万吨,比上年增长6.9%。其中猪肉为5010万吨,增长6.6%;牛肉为711万吨,增长5.3%;羊肉435万吨,增长9.1%;禽肉1464万吨,增长8.3%.禽蛋产量2879万吨,增长5.7%。从肉类消费情况看,2005年,我国肉类人均占有量达到59.2公斤,其中猪肉38.3公斤、禽肉11.2…  相似文献   

15.
正我区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草原生态十分脆弱。多年来,由于气候日趋干旱转暖、人口较快增长、人为破坏和不合理利用、资源过度开发、投入严重不足等原因,草原退化、沙化面积仍在加大,草产量不断下降。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在生态保护中促进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对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解决好我区"三牧"问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制约我区草原畜牧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牧区发展、牧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草原生态退化沙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改变,特别是牧区发展的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直接影响我区畜牧业的发展和农牧民的生产和生活。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伊利、蒙牛等乳产品加工企业的强力拉动下,我区奶牛养殖业迅猛发展,奶户收入水平不断提高。1980年全区奶牛数量仅12.7万头,牛奶产量6.7万吨;1990年奶牛头数达36.9万头,牛奶产量36.6万吨;2003年奶牛发展到165万头,牛奶产量达308万吨;与1980年相比,奶牛和牛奶产量年递增速度分别达到11.8%和18.1%。  相似文献   

17.
2005年,我区各地围绕农民增收的目标,继续加强对动物疫病的防范措施,调优畜牧产品结构,推进草食动物良种化、规模化饲养,畜牧业生产取得较快发展。上半年全区出栏肉猪1811.1万头,比去年同期增长6.3%;肉牛82.2万头,增长10.2%;肉羊112.6万只,增长10.0%;肉禽28426.5万只,增长10.1%。全区肉类总产量190.5万吨,同比增长7.3%;牛奶产量2. 7万吨,增长12.4%;蚕茧产量4.2万吨,增长46.2%。  相似文献   

18.
畜牧业是内蒙古自治区传统的基础产业,也是优势产业和重要支柱产业。建国5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20年来,我区畜牧业连续16年获得大丰收,畜产品产量、质量、农牧民收入、畜牧业在整个大农业中的比重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截止到2000年牧业年底,牲畜存栏总数达到7300万头(只),分别比1947年和1978年增长7倍和0.75倍。大小牲畜  相似文献   

19.
通过供求理论结合产业特征分析,确定影响羊肉供求的主要因素,构建供求模型,研究发现:供给主要决定于上期价格和出栏率,需求主要决定于本期价格、居民收入和猪肉价格;对于价格而言,供给缺乏弹性,而需求富有弹性;羊肉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羊肉属于肉类消费中的高档品。羊肉特别是活羊的最低保护价,科技示范推广,以及品牌建设,是牧区实现草原生态保护前提下增加牧民收入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韩臻 《北方经济》2006,(24):11-12
一、奶源基地建设的现状分析 2005年,全国存栏奶牛1282.03万头,奶类产量2864.8万吨(其中牛奶产量2753.4万吨),分别是2000年的2.6倍和3.12倍;人均占有奶类21.7公斤,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0%,为美国的8%.我国奶业生产主要集中在牧区、农区和城市郊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