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介绍了武汉华中数控系统有限公司、华中理工大学数控研究所在数控技术教育创新中走产学研结合道路,构建产学研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数控人才的实践与经验.  相似文献   

2.
王信川  梅绍华 《经济》2006,(3):60-64
数控系统对于制造装备业而言,就如同CPU对于计算机和IT业的作用。我国高性能数控系统长期以来基本依赖进口,华中数控依靠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迅速崛起,突破了西方发达国家设置的封锁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高校“产学研”一体化的战略技术开发与产业化模式,被业内称为“华中数控现象”。有专家指出.这一模式对我国发展先进制造技术,高校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工作.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有很好的借鉴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联合体是中国产学研实践的最新模式,是中国式创新在产学研方面的深刻体现,但学术界对这一新现象关注不足,难以有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情景下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联合体建设。鉴于此,以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联合体这一中国产学研新实践现象为切入点,按照“概念衍生—特征类型—推进路径”分析框架进行逐层解构。首先,梳理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联合体政策演进和研究脉络,廓清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联合体概念内涵与外延;其次,归纳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联合体特征,并基于主导组织视角总结出4类典型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联合体;再次,立足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为推进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新型创新联合体建设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最后,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联合体整合框架,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研究结论有助于拓展产学研深度融合与创新联合体研究,并为中国政产学研各方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联合体建设提供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4.
以清华大学与淮安市产学研合作为例,构建了高校与政府、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淮安的实践证明,这种以市校全面合作协议为基础、产学研专项资金为引导、产学研合作办公室为中心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有效推动了高校与地方的产学研合作以及企业的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5.
产学研合作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意义重大。通过对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产学研合作政策的梳理,总结中国产学研合作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提出将“产学研合作”政策提升为国策、设立国家产学研协作创新委员会、制定国家《产学研合作促进法》,提高中国产学研合作国际化水平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我国为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满足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重要战略。基于产学研融合内涵,构建微观层面企业产学研融合程度综合评价模型,实证检验产学研融合程度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学研融合广度、深度和频度总体均呈波动上升趋势,正逐步迈向深度融合阶段;产学研融合广度和深度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产学研融合频度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具有负向影响;环境不确定性会增强产学研融合广度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削弱产学研融合深度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增强产学研融合频度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负向影响。结论可拓展产学研合作相关研究,发展产学研融合理论,为解决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学研融合效率偏低、机制不佳等问题提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7.
产学研合作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有效途径。财税政策是我国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通过制定和完善有利于产学研合作的财政税收政策,可以有效地推动产学研合作。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目前产学研合作的状况,对产学研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和概括,从财政和税收优惠方面阐述如何促进产学研合作。  相似文献   

8.
产学研联盟是合作创新的重要形式,产学研联盟稳定性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话语分析探索产学研联盟稳定性动力机理,包括情境动力、触发动力和使能动力3种动力。以无铅电子制造产学研联盟为例,将产学研联盟稳定性动力机理显性化,用案例阐释了产学研联盟是如何在情境动力、触发动力、使能动力的逐层驱动下,协同攻克无铅化技术,实现合作目标和保持稳定发展的。研究结论有利于产学研联盟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有助于推动产学研联盟长远和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风险投资嵌入式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论文在对国内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新经济条件下,适合国情的产学研合作新模式——风险投资嵌入式产学研合作模式。并进一步探讨了建立风险投资嵌入式产学研合作模式、促进国内产学研合作的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以《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中1998-2010年的1 066篇产学研合作创新管理论文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方法,以信息可视化为手段,对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管理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研究日渐成熟,其研究范围已从最初较浅层次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产学研投入和利益分配等传统的产学研合作研究阶段向产学研战略联盟的高级阶段过渡,与产学研合作创新有关的知识产权冲突和协调问题、知识扩散和组织间学习等理论,对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管理和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提出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产学研合作理论与实践工作的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已成为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举措。将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界定为产学研各创新主体之间的知识流动过程,并将该过程分为知识共享、知识创造与知识优势形成3个阶段,由此建立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流动SCA理论模型。通过分析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知识流动的特性以及知识流动过程中的相关因素,探索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过程本质。  相似文献   

12.
以何种模式进行合作是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各国在产学研合作的实践过程中都形成了不同的模式。本文介绍了6个典型国家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并作了对比分析,分析结论对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创新提供了一些启示:高校应摆脱传统科研体制的观念束缚,消除产学研合作的传统边界,加快产学研合作的开放性与国际化;充分整合高校的各种社会资源,探索全方位、多元化、深层次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改革新形势下产学研合作的制度环境,变被动合作为主动合作。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中国中小企业目前产学研合作创新效果低下的现状,首先分析了产生产学研合作的这种现实困境的原因,并对产学研各方参与合作创新的利益动机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产学研合作的共同利益,以帮助中国产学研合作走出利益的困境。  相似文献   

14.
产学研战略联盟合作机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产学研战略联盟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建立健全产学研战略联盟合作机制是很有必要的。在深入分析产学研战略联盟合作机制内涵的基础上,对产学研战略联盟合作机制进行了系统分析。并以大型风电机组整机及关键部件研制技术的产学研战略联盟运行作为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有助于指导建立健全产学研战略联盟合作机制,推进联盟高效运作。  相似文献   

15.
工业产学研合作问题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分析工业产学研合作现状,借鉴国外产学研合作经验,提出促进产学研合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产学研合作主要模式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省产学研合作的主要模式有成果转让、合作开发、人才培养、共建实体、科技园区、校企联盟、战略联盟七种模式。科技园模式、校企联盟和战略联盟是江苏省产学研合作模式发展的重要方向。产学研战略联盟模式符合江苏省产业发展需求,应大力发展;对产业重大技术创新应运用官产学研合作模式;要积极发展与江苏省产业发展重点相契合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推进江苏省产学研合作应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服务平台;加快建设与规范科技中介体系;加大对产学研合作的资金支持;强化税收优惠政策,为产学研合作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驱动理论,以医疗器械产业的龙头企业——河南驼人集团的产学研项目为案例研究对象,探讨了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驱动模式,基于产品使用终端、企业和科研院所三方主体分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驱动的主体,并运用战略-知识-组织模式分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间的关系,基于创新链、知识链和创新螺旋分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驱动过程。该研究成果对产学研协同创新驱动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国内发达地区产学研合作经验对重庆市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的竞争,一个国家或地区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创新能力,而产学研合作正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力量之源。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都积极支持产学研合作和产学研联盟建设,成效显著。介绍了重庆市产学研合作发展现状,对产学研合作发展较好的上海、北京以及台湾地区的产学研合作成功的经验进行了总结与分析,试图从中得到一些启示,为重庆市产学研合作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清华大学与淮安市产学研合作为例,构建了高校与政府、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淮安的实践证明,这种以市校全面合作协议为基础、产学研专项资金为引导、产学研合作办公室为中心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有效推动了高校与地方的产学研合作以及企业的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20.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现状和意义进行分析,结合铜陵学院在产学研合作教育方面的经验,提出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基本思路与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