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跳槽:组织与员工的替代性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骨干员工跳槽,尤其是核心团队的集体跳槽,足可以称为最严重的危机事件,有可能导致企业休克甚至突然死亡.当年现代城销售团队的突然集体离职、创维营销团队集体跳槽高路华,这些离职事件都在业内引发了巨大的轰动.  相似文献   

2.
人才是企业运行的根本.近年来因为企业高管人员的离职或集体跳槽,而引起的企业、甚至是行业震荡的消息时常见诸媒体.因此,怎么有效的做好员工离职管理,以及离职管理做的好与不好,有效与否都直接对企业有直观影噢.不仅影响着着企业的管理成本更和企业未来的发展密切相关,也由此更体现出离职管理在整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姜博 《人力资源》2007,(22):26-30
人才若不为我所用,就很可能被竞争对手所用,越是核心的人才,就越是如此。近年来,许多知名企业高管人员离职,甚至集体跳槽,引起企业、甚至行业震荡的消息时常见诸媒体。因此,人力资源部门不得不经常面对员工的离职问题。在倡导和谐劳动关系的大背景下,企业开始采取措施管理离职员工,维系良好关系,以期这些人才在离职后还能为组织发挥余热。然而员工离职总会对企业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离职之后再进行管理难免为时已晚,须从"管理离职员工"转向"员工离职管理"。  相似文献   

4.
姜博 《人力资源》2007,(11X):26-30
人才若不为我所用,就很可能被竞争对手所用,越是核心的人才,就越是如此。近年来,许多知名企业高管人员离职,甚至集体跳槽,引起企业、甚至行业震荡的消息时常见诸媒体。因此,人力资源部门不得不经常面对员工的离职问题。在倡导和谐劳动关系的大背景下,企业开始采取措施管理离职员工,维系良好关系,  相似文献   

5.
企业并购前期是高管团队成员的磨合期,也是冲突和离职易发期。根据相对地位理论、易变性和无边界职业生涯理论,通过对嘉宝公司高管团队成员集体离职的案例分析,发现影响高管团队成员集体离职的因素包括组织因素和个体因素,构建了高管团队成员集体离职的影响因素模型。影响高管团队成员集体离职的组织因素包括文化相容性(文化差异)、自主权移...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分析集体跳槽的现实入手,在提出“跟随主管离职倾向”概念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主管情感承诺对知识型员工离职倾向及跟随主管离职倾向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主管情感承诺对离职倾向具有负向影响作用,对跟随主管离职倾向具有正向影响作用,离职倾向与跟随主管离职倾向之间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80后与90后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已成为多数企业员工的主流,而很多企业员工关系管理仍滞留在对70后员工或70年代以前员工的管理阶段,当个性与自我的员工在上班时突然非常感性地提出离职时,有的公司HR经理与部门经理一片茫然,不知如何化解离职申请的危机.致使公司员工队伍稳定性成为人力资源部门与业务部门心中的痛.特别是一些新生代的骨干员工离职,更是给企业团队建设与业务发展造成严重的损失.那么,如何化解离职申请危机,帮助员工克制冲动,实现员工发展与企业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8.
风险一:关键技术或商业秘密泄露 企业中掌握关键技术的人才跳槽,会将企业的关键技术带走;或者离职员工手上掌握着企业的商业秘密,如果帮助竞争对手,将对企业的业务造成冲击.  相似文献   

9.
风险一:关键技术或商业秘密泄露 企业中掌握关键技术的人才跳槽,会将企业的关键技术带走;或者离职员工手上掌握着企业的商业秘密,如果帮助竞争对手,将对企业的业务造成冲击。  相似文献   

10.
企业员工集体跳槽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期部分行业集体跳槽事件接二连三,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边"周险峰投奔海信"事件余波未平、那边又传"方正高层人事地震"、 "PC骨干集体叛逃"……在这些热热闹闹的"集体跳槽秀"中,北大方正总裁助理周险峰带领团队"集体跳槽"加盟海信,不但引起业界的充分关注,更是在媒体上掀起轩然大波。人们惊呼:PC业惊现集体跳  相似文献   

11.
大千 《民营科技》2004,(5):34-36
今年又频繁出现了系列“集体蒸发”事件,特别是IT行业,似乎进入集体跳槽的“群发症状”流行期。事实上,在人才流动日益频繁的今天,员工跳槽已是司空见惯的事。但如果说个别员工的出走,企业尚觉无关痛痒的话,那么一个团队的出走,任何企业都不可能无动于衷,因为有可能给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企业付出的代价往往是无法估量的。  相似文献   

12.
苌娟 《人力资源》2004,(8):18-19
今年上半年,“集体跳槽”的字眼频频出现在各财经媒体的显著位置:先是20多名原“南极人”负责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技术高层集体跳槽“波司登”;然后是北大方正集团助理总裁周险峰率PC骨干集体跳槽,加盟“海信数码”;接踵而至的是“清华同方”4员销售猛将转投“长城电脑”;随后又传出健力宝销售公司总经理蒋兴洲与20多位销售经理集体离职的消息。接二连三的集体跳槽事件在媒体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引起了各界人士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3.
邓黎芳 《企业导报》2013,(9):195-196
企业员工的集体离职严重损害了企业的利益,不利于企业的稳定经营。本文从非正式组织双重影响作用的角度来分析员工集体离职的动因,并探讨了非正式组织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正>虚拟管理和虚拟团队的建设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组织形式,但是,由于虚拟团队的特性,决定了在其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会出现难以克服的困难。在人们逐渐认识到离职员工的重要作用,并开始对离职员工进行开发利用的时代,在虚拟团队成员的招募、遴选时,应优先考虑离职员工,以离职员工为成员构建虚拟团队有其特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吉雷 《人力资源》2024,(3):60-62
<正>2024年伊始,热搜榜上与人力资源相关的第一个话题居然是北京某公司HR辞退员工事件,“我违法你管得着吗”将这位HR推上风口浪尖。从旁观者的角度看,事件无论对涉事企业还是对处于风暴中心的HR,都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也有部分专业人士对那位被辞退员工的职业前景表示担忧。到目前为止,整个事件呈现出“三输”的局面。从根本上说,这是企业的离职管理工作出了问题。春节前后,往往是员工离职的高峰期,离职管理工作如果做不到位,劳动合同履行期间隐藏的各种矛盾很有可能于此时集中爆发,出现各类劳动争议事件。所以,此刻对离职管理话题进行讨论正当其时。下面,笔者就结合实际案例,为企业的离职管理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资本》2011,(1):1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运营环境日益复杂,激烈的竞争中,优秀人才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然而,近年来出现一种怪现象:一边是许多企业管理者们抱怨80、90后等新生代员工难管难留,另一边却是人才"裸辞"、"闪离"的非正常离职怪象频现。事实上,以80、90后为代表的新生代员工逐渐登上职场舞台,成为推动组织发展的主力军,彰显个性、追求个人价值实现等特点使得这一群对企业选择具有更高要求,随意性大,对离职、跳槽他们更加无所顾忌,这也成为近年来企业族  相似文献   

17.
科技型企业作为推动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其新技术或新产品的开发离不开掌握最前沿技术和具备关键知识的核心员工。然而,科技型企业人才竞争激烈,核心员工流动性较高,文章通过分析科技型企业核心员工的离职现状与离职特征,以及总结科技型企业对已离职核心员工管理存在的问题,为科技型企业解决核心员工的离职问题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新创企业的创业团队具有不稳定性,与普通团队的显著区别体现在目标明确性、角色合理性以及任务依赖性三个方面。创业团队的目标明确性、角色合理性和任务依赖性均对团队成员的离职倾向具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9.
员工离职的预防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般来说,员工离职决策过程可以分为8个阶段:1.对现有工作不满;2.想换工作;3.考虑换工作的得失;4.考虑换一个什么工作;5.开始寻找新工作;6.新工作与原有工作的比较;7.离职思考;8.申请离职。组织中的各种因素会形成员工对组织的态度,如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等;有了这种态度,又考虑到经济因素、人才市场的供求状况等,员工会产生离职意向;有了离职意向,加上条件允许,员工就有可能离职。在一般情况下,员工的离职不是突然的,因此,在企业中建立员工主动离职风险监控系统,提前了解员工的心理状态,及时改善影响员工心理的相关条件,可以化解员工离职的动机,防范员工离职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20.
一家物业管理公司发生保安部集体离职的事件,表面上看是由于该部门主管对其违反制度而受到的处罚不满造成的,但深层次的原因值得所有物业管理公司的管理者认真思考,即如何完善企业的制度,如何提高对制度的执行力,这是关系到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