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物流技术》2014,(22):112-114
近日,国家发改委、交通部、商务部、国家铁路局、中国民航局、国家邮政局及国家标准委联合印发《关于我国物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加强物流信用服务机构培育和监管、推进信用记录建设和共享、积极推动信用记录应用、开展专业物流领域信用建设试点、加强物流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2.
日前,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强本市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意见》、《上海市2003年~2005年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标志了上海到2010年在国内率先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社会诚信体系进入了实质性的深化阶段.《通知》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建立面向个人和企业,覆盖社会经济生活各方面的社会诚信体系,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经济环境"的总目标,以开展各类社会诚信活动为基础,以建立社会信用制度为核心,以培育信用服务行业为重点,抓住信用信息记录、信用产品使用和失信行为惩戒等环节,强化统一领导,协调各方资源,完善法制环境,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本市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3.
信用是维系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纽带,是构建良好社会秩序的基础,加强税收信用体系建设不仅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于营造诚信的税收环境,推进依法税,促进市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税收信用的内涵及我国税收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对加快建设我国税收信用体系提出了一点意见,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4.
我国在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大力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势在必行,而政府信用则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核心,加强政府信用建设特别是加强地方政府信用建设是构建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国家首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即将发布,这对于推进社会诚信建设,推动经济发展,弘扬社会道德,维护市场秩序等方面都将产生积极重大的影响。社会信用体系以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基础;以建立和完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为核心;以信用服务市场的培育和形成动力;以信用服务行业主体竞争力的不断提高为支撑;以政府强有力的监管体系作保障的国家社会治理机制。它的核心作用在于,记录社会主体信用状况,揭示社会主体信用优劣,警示社会主体信用风险,并整合全社会力量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可以充分调动市场自身的力量净化环境,降低发展成本,降低发展风险,弘扬诚信文化。  相似文献   

6.
《监督与选择》2004,(7):A004-A005
不久前,国家食药监管局、国家质检总局等8部局、署共同发布了《关于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指导意见》,并就此发出通知.要求有关部门贯彻落实。为了便于读者了解该指导意见的精神,本刊特选其中“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内容刊登于后,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日前,记者在长召开的全国中小企业信用与担保工作培训班暨部分省市经贸委工作座谈会上的获悉,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经贸委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要求,国家主经贸委已完成了《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管理暂行规定》、《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贷款管理办法》、《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统一培训大纲》等政策性文件的起草工作,国家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组建方案也即将完成,这标志着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开始由试点推广阶段进入规范建设阶段。  相似文献   

8.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工作职责划归工信部 从2008年开始,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及"三定"方案,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等职责划归工信部。据此,工信部于2008年8月20日根据财政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工商总局、银监会下发的《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意见》并会同以上部门,继续推行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是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体制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信用信息公开和共享,依法依规运用信用激励和约束手段,构建政府、社会共同参与的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的守  相似文献   

10.
信用建设的基本原则是决定于信用建设基本规律。指导信用建设的根本准则,它对信用法律制度的创立和整个信用体系的建设实践起着至关重要的统率作用。确立科学合理的信用建设基本原则.能使一个国家的信用建设工作有条不素地推进。产生事半功倍的奇效。在加强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我们究竟应该坚持怎样的基本原则呢?  相似文献   

11.
在“十二五”期间,以社会成员信用信息的记录、整合和应用为重点,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为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机关,应当立足职能,明确定位,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推动与相关部门信用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在现行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措施,统筹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加大信用激励和信用约束力度,创新监管方式,提升工作效能,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履职到位,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12.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质量诚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质检系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部署,以及质检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快质量诚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的10项工作任务,全面推进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增强全社会质量诚信意识。  相似文献   

13.
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早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就提出要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为推进房地产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企业信用和风险防范意识,履行社会责任,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了房地产行业信用评价工作。房地产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将是行业健康发展的标志,为此本刊采访了三位专业人士,以期促进房地产行业诚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源培 《企业文化》2009,(3):16-17
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但要真正走出危机,仪仅依靠经济手段是不够的: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看,信用体系建设仍然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所以应对危机要加紧信用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要求,会计信用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会计人员信用评价机制建设对于推进整个会计信用与诚信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会计人员信用评价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明确评价主体与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加快推进会计人员信用评价管理的举措,为探索建立会计人员信用评价机制,完善会计信用体系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强信用建设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亟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因此,通过多种措施,实施标本兼治,建设中国信用体系已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强信用建设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亟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因此,通过多种措施,实施标本兼治,建设中国信用体系已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2003年11月30日,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商务部副部长张志刚在第二届中国企业信用论坛上说,全国整规办将会同国家标准委等有关部门,抓好信用标准体系建设。张志刚介绍,为推进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我国各行政执法部门,正依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着手制定信用标准,建立信用档案,对各行业实行信用分类管理。税务总局制定了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办法;工商总局制定了对企业实行信用分类管理的意见;食品药品监管局制定了药品监督诚信管理暂行规定;质检总局正围绕内部的监管需要,研究制定相应的质量等级分类制度;财政、商务、建设、农业、旅游等管理部门,也已选择财会、导游、进出口企业、建筑施工单位等重点行业,制定诚信标准。  相似文献   

19.
工商部门如何充分发挥职能推动信用工程的具体实施,笔者想就此作一些探讨。一、工商部门参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定位社会信用体系是一种系统的社会机制,包括信用立法、信用监管、信用评价、信用担保、信用记录、信用教育等方面,涉及多个行业、多个部门,单靠哪一个部门都不可能包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全部责任。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是政府主管市场的经济监督和行政执法的部门,在参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应首先根据自身的职能和工作实际明确着力点,进行合理“定位”。我市启动的重庆工商“企业信用工程”,把工商部门定位为“信用监管”。…  相似文献   

20.
王波 《企业研究》2012,(10):153-154
当前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是"融资难",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克服中小企业自身的缺陷,完善信用担保机构体制,构建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本文主要将信用担保、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方面的相关理论知识与安徽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研究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改善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